乔木、灌木、花草形成高低错落的绿化景观,
一道新的城市风景线——
新川湿地公园
即将展现眼前
新川创新科技园湿地公园新川之心公园中水湿地一角(摄影:郑毅)
“中水+湿地”是什么?
中水是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污水(下水)间的水体。中水虽然不能饮用,但用于湿地建设却是“宝物”。
将中水利用和湿地建设结合起来,能减少城市废水污染,节省优质水源(自来水),并通过中水湿地建设,营造公园、湖泊和护城河等观赏性景观,有效增加湿地面积。
进度
▼
据了解,新川创新科技园湿地公园将于今年年底竣工。4号湿地公园建设了70%,而2号和3号公园也已破土动工。
规划
▼
2、3号湿地鸟瞰效果图
4号湿地鸟瞰效果图
新川湿地公园由4块湿地组成,整合了公园、河流与休闲设施,以自然方式洁净水体,并完善生态功能,形成高品质的滨水活动空间。
功能
▼
湿地净化设计图
中和污水处理厂把污水处理至一级A标准后,将分别注入4块湿地,通过湿地的垂直流净化,实现近期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远期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的目标。经湿地处理的中水,每年可向洗瓦堰及新川之心补充多万吨再生水源。
景观与湿地净化结合设计图
在湿地公园,植物通过过滤污染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来净化水质。在园区内地势低洼处,公园设置了景观性雨水花园,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通过周边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亮点
▼
2,3号湿地效果图
2,3号湿地滨水栈道效果图
●在3个湿地公园,分别规划了不同的植物特色区以及各类功能性建筑。
湿地公园管理用房效果图
●在湿地公园,建造了一处平方米的配套用房,包括教育展示厅、卫生间和管理用房等。这里也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台,还配有观鸟亭,自然美景一览无余。
湿地公园亲水栈道效果图
科普教育设施效果图
●将打造生态湿地科普展示区。在净化体验区,游人能感受到整个水循环系统。净化的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怎样的人工以及生态处理方式,把水净化后怎样为我所用,这些都会得到展示。
延展阅读成都目前已编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正在全面推进个海绵示范项目实施,积极推进“五大工程”、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工程、海绵型城市水生态工程、绿地工程、小区建设工程、道路工程、加快建设、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两大示范区”。力争到年,全面建成个示范项目。
桂溪生态公园
摄影:梁磊
去年10月开放的桂溪生态公园,面积约1亩,沿绕城高速外侧而建,是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大型公共绿地,天府大道从中央穿园而过。
海绵功能:
桂溪生态公园是一个集海绵城市、多元水景、多样景观、市民交流活动和应急避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绿色平台,屋顶、路面、停车场等元素都集中体现了透水的功能,就算遇到暴雨,也不容易造成积水
摄影:梁磊
园区水系与周边水系相连贯,联系锦城湖与锦江,并兼顾月牙湖和江滩公园的补水,形成完善的区域水系统;公园的东西地块各有一片湖面,锦城湖水是其主要水源;同时公园内还建设了雨水循环花园、广场水景等多种类型的水景观,并结合地形设置了滨水空间,供市民玩耍。
肖家河中水湿地
肖家河中水湿地建成4年,已供应再生水源约1亿吨。
听得见水声,却看不到水迹,绿油油的水生植物成片长在干燥的碎石地面上;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中水)流入土层,经24小时的层层净化后,主要补充到肖家河、南杆堰等水系,为锦城湖、国际社区公园、铁像寺水街、大源中央公园等城市绿地水系链项目提供优质景观用水,还有一部分作为绿化和道路冲洗保洁等市政用水。
信息来源:新川创新科技园、成都晚报、成都高新新闻中心
编辑:李涵黄迪安
新浪微博:
成都高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x/1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