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部门和空气质量综合分析部门对过去24小时、48小时的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模式预报结果与气象部门进行污染形势的会商,各自介绍未来24小时,72小时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并得到相对准确的初步预报结果
每日凌晨 开始进行数据初始计算
由系统“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空气的变化趋势
“所谓预报都有不确定性,综合分析,预报准确性达到60%已算比较高”谭钦文介绍,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尚处在试运行阶段,还需不断改进和相关经验的总结与积累,预报的准确度会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逐步提高
昨
每日下午2点,环保与气象部门会再次进行会商,重点关注是否有特殊天气变化,如冷空气或突发降水,并形成书面天气状况分析
日下午5时06分,市环保局官方微博“成都晚报遗失登报@成都环保”发布(右图)这条“成都市区空气质量预报”,成都由此成为西部率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的城市昨日,市环保局召开新闻通气会,详细介绍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工作机制和运行原理
并同空气质量监测、气象监测等多个系统的监测数据,结合污染源的变化情况等
在上述基础上,再研制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建立相应预警预报模型
上午9点-10点间 得出初步预报结果
●对区域大气污染的分布、污染物的化学组成、污染物来源,以及主要污染物如pm2.5的污染程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备受关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在本月上旬对外公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预案启动,“目前发布24小时空气质量预报,与用于启动预案的数据并不完全等同”市环境监成都晚报登报电话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谭钦文坦言,预案启动需要未来72小时空气质量预报数据,而这一数据还在试运行阶段
成都晚报记者 白茹
“1月2日晚上到3日成都市以多云为主,近地面逆温层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层结稳定,风速小,局部地方有雾,气象扩散条件较差由于污染物长时间积累,预计1月2日、3日成都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
“空气质量预报正借助数值模型和统计模型不断改进和完善”市环科院正高级工程师周来东向记者介绍,所谓数值模型,是根据污染源分布情况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依托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在空气中的反映情况,以及清除情况;此外还会结合统计模型,即历年来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的观测结果,两者结合推测未来空气质量
●成都晚报登报电话气象、航测、卫星遥感及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相配合,要能够模拟量化气象变化对污染物生成、转移、加重、涤除程度的影响
●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谭钦文介绍)
●有区域的较为准确的污染源数据库
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
预报流程
下午4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将之前会商结果结合模式预报、气象预报结果进行人工修正,最终形成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预报
据了解,预报信息除在成都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发布外,还在成都市环保局官网、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官网,以及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中发布
预报结果这样取得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