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赵平情系华蓥山

情景蓥华山文/赵平车到蓥华山门,雨势非但没有减弱,比刚才还更加急密,看来,要在雨中登蓥华了。好在相对于曾经的雨中攀登赵公山、穿越青城两河乡,这蓥华山对经常徒步登山的我们没有那么艰辛,反倒是多了几分悠闲轻松。历史上,什邡蓥华山就一直是"西川胜境"佛教文化的集萃地。相传,自古以来,从山脚老蓥华寺到山顶新蓥华寺,百里游山道上错落有致的坐落着四十八座寺庙,明代清朝时期香火越发旺盛,民国初年这里就已经成为川西佛教圣地、什邡佛教朝拜的一处胜迹。随着年代渐渐久远,蓥华山的大多数寺庙都已遭毁坏,遗迹也荡然无存,唯有一座钟鼎寺还留存至今。始建于明朝的这座钟鼎寺,历来是朝拜蓥华山的中点,也是什邡重要的旅游景点,可惜在“5·12”大地震中遭受重创,毁损严重,经过几年的恢复重建,焕然一新的钟鼎寺迎来了第一批远足的人们。我们此次前来,就恰逢钟鼎寺重建开山。顺着长长的石阶缓步上行,雨中的蓥华如同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卷,绿野满山,苍翠清新,白雾缭绕,古人云“蓥华叠翠”果真是名不虚传啊。看沥沥雨丝飘拂在眼前,观滴滴水珠悬垂在枝头,这雨让满山松树绿得澄碧、绿得纯净,一阵阵潮润爽心、饱含松林气息的清冽空气直往我的鼻腔里钻,霎时间,浑身的每个毛孔都欢快的张开,贪婪的吸纳着这来自大山的灵气。行至半山,不远处隐隐传来悠悠的钟声,不禁令人徒生隔世之感,怅怀思古之情。修葺一新的钟鼎寺当然谈不上巍峨雄伟、金碧辉煌,但也是香火缭绕,香客云集,纷飞的细雨也挡不住人们进香的热情和虔诚。沿寺边小路上行到几里之外的钟楼,但见钟楼四周青草依依,小径通幽,林涛阵阵,古松苍然,缥缈的云雾游走在山腰林间,几乎让人忘记了此时身在何处,恍游于梦幻仙境之中,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心境油然而生,一时间,心里突然涌上来几行诗句:清凉的山风,轻轻拂过疲累的心,清澈的冷泉,悄悄冲去内心的尘,辽远的天际,飘过来祈福的钟声……相对于叩钟问鼎,朝山祈福,在蓥华山脚下的穿心店凭吊地震遗址就完全是另外一番心境了。离开钟鼎寺,经过红白镇,持续了一个上午的雨渐渐停息,公路上已经完全看不见雨的踪影,奇怪的是,刚在地震遗址前下车,那雨竟又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莫非这是上天的眼泪?穿心店原本是一家磷化工企业的生产基地,大山环抱中的地震遗址铅云低垂,浓雾萦绕。惨烈的穿心店,悲情的穿心店。一座高达30多米的干燥塔倒卧在遗址大门处,成了这里的标志性景物;远远看去,车间、办公楼已化为一片片残垣断壁,大量生产设备锈蚀斑驳,被丛生的杂草簇拥,布满了暗绿的青苔;细看宿舍楼上,地震发生前人们晾晒的衣物还在风中轻轻摇荡,像是无言的为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走进遗址旁的纪念广场,抬头仰望高耸的纪念碑上那一行金灿灿的大字:“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压抑低落的心情为之一振,是啊,大自然的力量固然强大无比,但人类的力量更是不可战胜,正是凭借这种力量,我们从灾难走向了重生,从悲壮走向了豪迈!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有时候,情与景竟是那么的和谐统一,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蓥华山,你让我的感受是如此的真切。作者简介:赵平,生于20世纪60年代,业余时间喜好写作,文章散见于《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晚霞报》、《蓉城周报》、北京《音乐周报》及《沙河风》、《四川散文》、《晚霞》杂志等省市级报刊,现从事国企管理工作。本刊系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四川省记者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刊本刊编委会和顾问团队由会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艺和新闻系列高职称专家若干人组成,由法人秘书长编,编委成员为著名中青年作家、传播专家。本刊编委(按姓氏笔划排列)牛放王学东王蔚向以鲜伍立杨成都凸凹李银昭张勇姜明聂作平贾璋岷蒋蓝本刊顾问杨牧王爱飞曹纪祖栈桥伍松乔梁勤孙建军涂太中田闻一陶开敏文善本刊主编:徐建成责任编辑:杨国胜本期编辑:贺敏后期编辑:詹玉麒稿约:欢迎会内外朋友来稿,来稿内容体裁品种不限,包括文学、文艺、文化,包括文字、图片和音乐、音像作品。欢迎在纸媒已发或待发的佳作投稿本刊。来稿务请注明:此稿作者授权《文艺船波》或《船波文艺》微刊原创首发。投稿邮箱:

qq.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jj/1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