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在年成都市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
龙泉驿区妇联积极参与、精心组织、广泛宣传
最终
获得了先进集体的称号
家,是停泊的港湾
家,是幸福的源泉
家,是心灵的归宿
快随嬢嬢一起来看看
这次活动
咱们龙泉驿区都有哪些家庭获奖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发挥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良好家风、讲好成都故事、推动城市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市妇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年蓉城幸福家成都市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层层发动、组织推荐、群众自荐、他人举荐等方式,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事迹突出、感人至深的先进家庭典型。全市各地各单位积极参与、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创新推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涌现出一批工作先进集体。
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市妇联、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
市教育局决定对“孝爱和睦”“教子有方”
“勤俭自强”“友善公益”“清正廉洁”“爱岗敬业”
“绿色健康”“重义守信”“书香文明”“移风易俗”
等10类共户
年成都市“最美家庭”
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等
30个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先进集体予以表扬
爱岗敬业家庭—陈力家庭
家风家训:诚恳踏实做人,认真勤奋做事。
事迹材料:陈力,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工作于成都市航天中学。孙伟,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同年6月入伍。夫妻俩常年两地分居,陈力勇敢地挑起家庭重担,做丈夫的坚强后盾。孙伟很感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把对妻儿的思念化作奋战的动力,踏实工作、尽心尽责。作为军嫂,陈力深知军嫂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她不但工作成绩优异,而且把对国防的爱延伸、扩展、升华到支持丈夫的工作上。作为军人,孙伟深知肩上所担负的重任,始终踏实工作,尽职尽责,不辜负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结婚5年来,他们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生活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岗敬业、坚守幸福的初心。
绿色健康家庭—高悟生家庭
家风家训:做人正直,做事勤奋,独立自强,与人和睦友好,做一个平凡的人,生活在快乐中。
事迹材料:高悟生曾经是一名知青,上山下乡的经历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塑造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了他与人为善的性格,84年他与经历相似的黎嘉群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如今,他与爱人黎嘉群都已退休在家,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俩一直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践行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全家坚持绿色出行,在小事中注重节能减排,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美化、绿化居住环境。同时,积极主动在社区、邻居、亲友、朋友间开展节能环保绿色宣传,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传达给更多的人。年,夫妻俩参加龙泉驿区“最美阳台”评选活动,从近名参赛家庭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名。《成都晚报》、成都市妇联新媒体等宣传报道了家庭绿色生活。
勤俭自强家庭—朱红英家庭
家风家训:踏实做人,勤恳做事。
事迹材料:朱红英家庭是大家眼中勤俭自强家庭的典范,朱红英是同安街道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同时,她也是远近闻名的“龙泉阳光月嫂”。朱红英的丈夫叶远富在20岁时因工伤导致右手高位截肢,家庭的所有重担都压在朱红英一个人的身上,她一方面照顾丈夫和孩子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月嫂技能赚钱养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起整个家的希望。年,在四川省首届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上朱红英一举获得全省(育婴组)第1名,并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总决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龙泉阳光月嫂。一直以来,夫妻俩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和谐相处,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同时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她先后被授予龙泉驿区“年度新闻人物”“金牌工人”“十佳匠心人物”等称号。
书香文明家庭—宋兴琼家庭
家风家训:与诗书为友,携美善同行
事迹材料:我们家书香氤氲:饭桌上,客厅里,沙发边,书房中,过道上,卧室里甚至阳台前都有书的身影。这些书内容丰富。有经史子集,有诗词歌赋,有文学艺术,有哲学经济,有管理时政,有教育科学。这些都是一家人喜欢的精神食粮。
我们都是书的知音:一家人都知书爱书护书惜书,见好书就读,经常废寝忘食。做家务时、晚餐时、散步时,都是我们读书分享的时间。尚未成年的儿子往往头头是道地讲出他的看法,体现了独立思考综合思辨能力,让我们喜出望外。爱人不仅在事业上干的满怀激情、有声有色。工作之余勤于读书写作,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他善于诗歌创作。“行走记胜,读思撷珍,人生况味,家国深情”,著有广受行家和读者好评的《龙泉山笔记》。儿子在广泛阅读中汲取营养,成为了思想独立、见解深刻、文笔幽本默的小作家。其《漫谈宋江》等广受阅者好评。我也在书香的滋养中,享受着阅读的芬芳。读书更助我事业成长:读书心得获成都市读书征文一等奖,课堂大赛区一等奖,《圆柱的表面积》在教育部重点课题交流活动中展示,获得专家教授、领导、教师的高度好评,同时还获得“区学科带头人”“区十佳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的爷爷也是爱书人,不仅喜欢看书,还擅长小楷和行书,被人称为“农民书法家”。
书香让我们的思想更为充实,心灵更加健康,生活更有情味,追求更加高远。与诗书为友,携美善同行!
孝爱和睦家庭—张强家庭
家风家训:清白做人,勤俭持家,孝敬老人
事迹材料:张强是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的一名老师,二十六年来,他们夫妻俩坚持把微笑带给家人,坚持孝敬父母,为的是守望祖辈留下的那片“绿洲”。张强祖辈是湖广填四川时来到龙泉驿区的,张强父母身体力行践行孝道,给他留下了深深烙印,张强常说:“从小感知父母的仁慈与善良,父母养我小,我养父母老”。
自此张强和妻子蔡发英默默践行孝道和奉献爱心,不离不弃照顾生病的父亲,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受到熏陶。尽管当时张强家庭也并不富裕,他却用微薄的工资收入帮助兄弟完成六年的学业,资助班上三名学生完成小学学业。工作之外,张强十年坚持无报酬为小区志愿服务,多次解决小区出现的维修难题,处理邻里之间矛盾,让小区在卫生、安全、和谐方面的成效都有明显的提高!
友善公益家庭—吕启鹏家庭
家风家训:对待亲朋好友团结友善;对待家庭积极进取、诚信守法、耕读持家;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助人助己。
事迹材料:吕启鹏家庭是一个关爱特殊儿童的友善公益家庭。年以来,吕启鹏和妻子张雅琴专注帮扶一群患有心智障碍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成立了车城“幸福村”特殊儿童之家。2年多以来,吕启鹏夫妻全身心都扑在为特殊儿童帮扶服务上,经常去图书馆找有关特教的专业书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授孩子们有关语文、数学和生活自理类的基础课程,夫妻俩也逐渐从志愿者逐渐转变为专业社会工作者。
目前,“幸福村”已从最初的4个家庭发展到拥有70余名特殊儿童和余名家长,已累计组织实施关爱帮扶活动余场次,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张雅琴为“张妈妈”,张雅琴也被评为龙泉驿区道德模范,张雅琴夫妻帮扶特殊儿童的感人事迹也多次被《中国网》《成都日报》《成都商报》《龙泉开发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展望今后的生活,吕启鹏夫妇心中一直有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持续帮助特殊儿童及家庭的公益梦,把“幸福村”孩子的康复与创业相结合,找到一条切合“幸福村”实现就业的路子。
家,平凡却又温暖
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一份铭记在心的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
能让逆境中的人们突破重围
抬头看到远方的光亮
让美德传承、正气远扬
为最美家庭点赞!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