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标题制作的10个要领,你掌握了吗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s://m-mip.39.net/pf/mipso_8049006.html
来源丨华文融媒云(ID:zghwrm)作者丨刘国昌编者按:常听见周围一些年轻媒体人说“做题难”、“做出好题更难”的感慨声。想就这个问题做一番探讨:如何才能在做题上“转难为易”?确实,在新闻写作中做题是一个比较难的环节,但也不是“难得不得了”。只要按照做题的要领去做,把做题的程序都走到了,再加上平时不断磨练,就一定能成为做题的高手。结合数十年写稿、编报的经验,我总结出“标题制作的10个要领”

要领一:静心读全文

无论是记者自己写稿做题,还是编辑给别人稿子做题,阅读全文、熟悉全文,是做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只有仔细读全文,才能在梳理基础上掌握其中的要点、亮点,为做题打下基础。大家知道,消息写作一般都有那么几个层次:导语、主新闻事实、包括背景在内的次新闻事实等。从写法上说,大都是“倒金字塔”形式。做题时一定要把这些层次、环节仔细了解后,方可动笔拟标题。有些编辑似乎在这方面做得尚未到位,他们往往粗粗一溜、没有仔细看全文就动手做题;还有的图省事,从导语里挑一两句话就当成标题。凡此都是不妥当的。题从文中来。不认真阅读全文,不在阅读全文基础上找要点、寻亮点,那怎么可能做出好标题呢?

要领二:模式记在心

新闻标题有自己的模式,就消息标题来说,有肩题、主题、副题的区别。其表现形式有5种形式:(1)“肩——主”结构(2)“主—副”结构(3)“肩——主——副”结构(4)“一行主题”结构(5)“双行主题”结构这5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各自有各自的规则和逻辑,需要很好地熟悉和掌握。只有对这些规则和逻辑了然于心,熟练掌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也许有人会问,这5种形式如何运用呢?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稿件重要程度;二是版面位置。一般放版面头条、二条的稿件,标题要“精心打扮”。可以考虑“肩——主”结构或“主—副”结构。特别重要的稿件可以考虑“肩——主——副”结构。现在有些高校校报、企业报头版上的一行题比较多,有的字数还较多。这种状况要改变。

要领三:抓点不求全

一条消息里的新闻信息可能会很多。就新闻事实来说,有主新闻事实,也有次新闻事实,但不可能全都上题。怎么办?要善于抓点,即把最主要之点抓出来上题,突出要点。在这方面要有敢“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胆识,克服“求全思想”。切不可“这也想上题那也上题”。比如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报道关于胜利油田发展的消息,里面内容较多,挖潜、攻关、开发、保护等,每一个内容都值得上题。但记者和编辑仅仅抓住“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这个“点”做题,并加了一个副题:“60年发现81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5.87亿吨”。醒目突出,吸人眼球。

要领四:概括标实质

除上面的“抓点”以外,还要“善于概括”。这是做题的“画龙点睛”之功。善于提炼和概括,是重要的手段。要有“不被浮云遮双眼”的本事儿,把稿子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找出来,用最简练的文字标出来。当年 回国的消息原标题是:中国人民 回国。人民日报社资深编辑钟立群老师冥思苦索,拟出了以下的标题:车辚辚马萧萧凯歌贯云霄(肩题)最可爱的人回来了(主题)这个标题,足显了善于“提炼和概括”的功夫!

要领五:全力找动词

消息的主题一般是主谓结构或主谓宾结构,因此做题时一点要把动词找准、用好。这个动词用好了,标题就生动、具体了。比如:中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再如:我军一举荡平西藏山南叛匪又如:西安发现大型古墓群还如:赞盛况学精神谈体会在“找动词”方面,要多下些功夫才行。

要领六:字数有规定

主题一般超过11个字,超过了就啰嗦,读得不顺畅。做题是“炼字”功,善于简练、精确,尽量把可有可无的字删除。如“百名肿瘤专家举行赈灾抗癌诊疗咨询”这个题,16个字,太长了。改为“百名肿瘤专家义诊赈灾”,10个字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有些主题字数过多,一则冗长、沉闷;二则版面占地方大、且不好看。肩题没有像主题那样“11个字以内”的限制,可以多一些,但也不能过多。肩题讲究文字简洁、对称。如:金风送爽花争艳多姿多彩庆佳节(肩题)各族群众喜气洋洋欢度国庆(主题)——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副题在字数上没有要求,有时还可以做成“副题组”,为主题服务。

要领七:字少意要多

标题贵在简洁、精炼,字数不宜过多。但字数少,并不意味着表达的意思就少,或不完整。有经验的编辑在做题时,不仅讲究字数少,而且还力求意多。也就是说,尽量在较少的字数里表达更多的意思。比如,“月饼小了,市场大了”的标题(北京晚报年标题),仅8个字,但表达的意思却很多。大家知道,每年中秋节时月饼供应充足,且越做越大。但一过完节就无人问津了,造成极大浪费。北京一家糕点厂针对这种情况,改变追求“大”的时髦,将月饼做得小巧玲珑,结果打开了市场,供不应求。“月饼小了,市场大了”这个标题把这些意思都表达出来了,且有一定的悬念。做到字少意多,需要有一定的文字驾驭水平和概括分析能力。这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磨练,逐步提高。

要领八:妙笔拟词句

在我国新闻界有不少做题的行家里手,他们拟出的标题往往令人叫绝。当年张友鸾老先生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一题,形象、深刻。被誉为“标题王”的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老报人贺捷老师做的标题:“瑞雪飘飘落蔬菜源源来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市民吃菜”——武汉晚报年12月10日头版头条题中的“瑞雪飘飘落蔬菜源源来”尤其精彩,获得了当年全国好新闻好标题奖。做题贵在“妙笔生花”,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要善于用准确、精炼、生动的字词拟标题,把标题做得有文采,有意味。表面看上去有人做题是“一挥而就”,其实都是产生于苦苦思索、深思熟虑之后。

要领九:会议新闻标内容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会议新闻的标题问题。会议新闻的标题,不能只有“举行”、“召开”的字样。要把会议最主要的内容标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把有限的钱用到最急需的地方”一题,就是当年(年)举行的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的标题。记者没有做“会议举行”的标题,而是把从会议上获得的新闻做题,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要领十:求新切忌“标题党”

把标题作好无止境,要不断求新、出新。但切忌“标题党”。那些故弄玄虚、望风捕影、题文不符、猎奇涉艳等“标题党”手法,时有所见,害人不浅。“标题党”为何屡禁不止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利用做题要有“亮点”、“悬念”的要求,把题做到邪路上去了。有鉴于此,做题时务必要加点小心,不要被“标题党”所诱惑。小结语制作标题是记者、编辑的一门基本功,几乎天天都要用上,天天都在衡量你的功夫练得如何。有鉴于此,作为一个媒体人务必要把做题功夫锤炼好。只有将其练好了,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全能的媒体人!(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完-近期热点文章◆案例

写好改好一篇电视新闻稿的8个角度◆心疼,34岁女记者吴薇猝然离世◆“会议认为”“会议指出”和“会议要求”有什么区别?◆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支招:如何搞好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凤凰卫视管理层大变动尘埃落定,徐威、孙玉胜放弃体制内身份进入凤凰卫视◆“不封路”报道高票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地方媒体抢到中央级大新闻◆年最全新闻线索来了◆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见习记者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都晚报》死亡,媒体应该汲取哪些教训?分享新闻业务经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13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