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权威的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来源丨庖丁解news(ID:paodingjienews)作者丨王辛莉
原标题丨在地方如何写就好稿?这份大数据分析道出“中奖”秘笈
小牛所在的中新社,文字通稿总编辑奖每周评定一次,在全社一周播发的几百篇稿件中,“好中选优”筛选出七、八篇获奖作品,“中奖率”并不算高。尽管总编辑奖不能代表一切,但整体而言,它在某种程度上是稿件写作方向的“指挥棒”。
由于各领域诸多“大事件”多发生在北京,总社各部门跑口记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重大新闻的报道,因此地方分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进行耕耘,采写的稿件能够获评全社总编辑奖,实际上“难度系数”极高。
最近小牛就运用“大数据”工具,对年至年境内分社获得总编辑奖的相关数据情况及稿件的题材内容等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分析。
话不多说,来,“上数据”!年和年中新社文字通稿总编辑奖分别为条和条,境内分社获奖数量分别为70条和条,占全社比例为18%和23%。这里可以看出,年由于大事频仍,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所以好稿评选总量明显比往年多。下面,小牛主要从体裁、题材、策划等方面来“解”一下这些“news”,一起来看!好消息是稀缺“硬通货”
好新闻奖、好消息奖、现场新闻奖、独家新闻奖这四个类别中,好消息奖在这两年分别有34条和29条,多个周空缺。可以看出短、快、活、新的消息稿件依然是通讯社的稀缺“硬通货”。不盼突发,但“来了就盯死”
年,突发事件获奖报道21条,占30%。年,获奖疫情报道29条,水火等灾害性事故18条,共计占42%。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如果仅仅是罗列数据,则并无太大亮点,想要写就一篇突发事件好稿,须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写作特点。从以下获奖稿件可窥一斑:向上滑动阅览
《现场目击:台风扫过“中国蔬菜之乡”》
(山东是全国蔬菜基地)
《四川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救援:13名矿工被困80余小时的“绝地生还”》
(四川多矿)
《上海发生交通事故致台湾游客1死8伤》
(突出台湾游客情况)
《直击湖南浏阳一烟花厂爆炸现场:民房玻璃震碎厂房被炸平》
(浏阳是世界烟花生产基地)
《浙江永嘉村民忆堰塞湖决口:5分钟,水就到了三楼!》
(浙江是水乡)
《(第一现场)泉州楼塌获救男孩:“妈妈在我脚下,还活着”》
(疫情隔离突发事故)
当然,地方特色只是一方面。这些稿件要么发稿迅速,要么写作有特色,现场感比较强。总而言之,能获奖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无中生有”,呈现“策划的力量”
年和年获奖的策划报道分别有约17条和39条(疫情报道除外),分别占24%和38%。如何“无中生有”?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