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沪指低开震荡走低,尾盘一度大跌逾8%近点,跌破整数关口,深成指一度跌近点,跌幅超7%,创业板盘中曾创历史新高,最终收绿。沪指收报.35点,跌幅7.7%,创7年最大跌幅。之前A股一天成交量9千多亿,一天的成交量就起过了年全年。新一轮的牛市又来了吗?前期被套的股民又开始相信,股市是大有钱途的。连90后都纷纷踏入股票交易所,有人调侃85后、90后已成功接过了60、70后的“接力棒”。中国股市已风风雨雨中经历了20多年,每个人在股市里也有太多的“事故”。股市如江湖,是江湖就有波澜起伏。一夜暴富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别人身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下一个。
提起成都,不少人会想到古朴深幽的杜甫草堂,或者威严肃穆的武侯祠。但是老股民更会想到那条叫“红庙子”的小街道,这里曾是让多少人痴迷忘返的地方。“红庙子”是成都青羊区一条狭窄的小街。然而在年代初,这里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一级半”市场,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黑市”。它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革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大潮兴起,也伴着股票交易的规范化而没落。
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人排队买股票。那时的股票多半是五花八门的股权认购书
虽然从盛到衰不过短短两年多,但是“红庙子”对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普及股票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推动柜台交易纳入立法,以及此后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条南北走向、长不过米、宽仅十几米的小街,在年代初骤然兴盛,一张张花花绿绿的股票和一叠叠人民币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传递着。“红庙子”也盛名远播,成为一条热闹的股票权证街市。
年,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在成都红庙子街开门营业了,无论是国债还是企业债券都在此交易。此时的红庙子街就出现了两三个倒爷,一张纸板,写着收购股票、股权证的名称。
年,成都股民“讨说法”
他们收购的“股票”,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股票的原始凭证,大多都是手写的白条票据,加盖单位公章。这种“股票”源于年代末的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初,四川省股份制试点企业按照规定,向社会定向募集法人股和企业内部职工个人股,股票和股权证的发行量超过10亿元。
当时四川省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四川盐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曾在“红庙子”摆摊发行,所以此后股票、股权证、企业债券等证券拥有者便自发地聚集在这里交易。如何规范场外交易市场,制止非法黑市,为没有上市的股票提供合法的交易渠道,在当时掀起了理论探讨的热潮。
“到那一看就惊住了!”证监会一位曾经暗访过成都红庙子的人士提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唏嘘不已,“一条窄窄的小街,街上的人挤都挤不动。街边并排摆着一张张破桌子,桌上场景相似,左边摆着一摞股票、股权证;右边迭放起一万元一捆的人民币,最高的能有一尺高。”
年,成都股民“讨说法”
92年-93年是红庙子最火时,年,买到“假股票”的成都股民上街,扎断蜀都大道讨说法。上世纪90年代初,虚惊一场的“工益证券”。当年,成都工益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工益证券”一直没有正式上市,捉急的股民生怕稀饭化成水,在牛市口贴起了“大字报”。“工益证券”最终在年正式上市,让坚持到最后手头有原始股的人赚了一把。
“讨说法”的告示贴满街头
年,四川省展览馆里股票交易大厅的照片。那时,股市也逐步规范了,像“红庙子”那样炒地摊股也不存在了。每天炒股的散户准时到大厅坐起看盘,大户则有专业的大户室。展览馆曾出现过开户的成都人打堆堆,柜台前排长队,人挤人的盛况。
年,在展览馆二楼开户的人排班站队。当年这里有信托、国泰、华夏等几家证券交易公司。
经过10多年发展,去股市炒股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一件平常的事情。股市也从地摊股发展到正规的交易所,再到如今通过网络,看盘买票卖票手机就搞定了。
参考资料:成都晚报、《打街的自留地》
图片摘自:华西视觉、《打街的自留地》
主笔:徐老师
赞赏
长按广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广西省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sj/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