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地区10国媒体记者访川一带一路给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袁婧)“未来有机会,我希望再次到四川进行采访报道。”4月13日,行将离开,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编辑哈雷耶娃表达了自己对四川的不舍。与哈雷耶娃同样不舍的,还有来自欧亚地区10个国家的13名主流媒体记者。过去5天,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组织的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年项目中国-欧亚中心(简称欧亚中心)媒体代表团访问四川。来自阿塞拜疆等10个国家的13名主流媒体记者,先后深入成都、绵阳、阿坝、雅安、乐山、眉山等地进行采访报道。据了解,中国-欧亚中心媒体代表团项目为期两个月,主要包括汉语学习、文化体验、国情讲座、走访部委和企业、赴外省市参观考察以及与中国智库、媒体、高校及民间组织开展合作交流等内容。四川是此次媒体代表团的第一站,在感受四川巴蜀文化和发展脉搏的过程中,媒体代表团记者纷纷表示:“一带一路”给四川带来更多合作发展的机会。“一带一路”让四川离世界更近“中欧班列(成都)运往乌克兰的货物有哪些,运回来的又有什么?”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服务大厅,站在“蓉欧+”通道及网络布局图前,详细了解了成都国际铁路港的运行情况后,来自乌克兰的记者、政治评论家科瓦利抛出了自己的问题。科瓦利去年也来过四川,对四川高速发展的经济印象颇深。“四川的开放程度很高,‘一带一路’给四川带来很多机会。”科瓦利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四川应立足自身特色,挖掘独有潜力,通过“一带一路”寻求国际合作伙伴。与科瓦利不同,大多数记者都还是第一次来到四川。在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欧亚中心媒体代表团的团员们亲眼目睹了即将通行在亚欧大陆的车辆正在生产线上逐渐成形,不禁纷纷竖起大拇指,为活跃在“一带一路”中的“眉山造”点赞。“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乌兹别克斯坦记者巴巴让诺夫感叹百闻不如一见,他认为四川富有创造力,他希望乌兹别克斯坦的企业能加强同四川企业的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绵阳科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科创企业的互相交流与合作。”把四川元素介绍给更多人在雅安茶厂,品尝地道的雅安藏茶,让欧亚中心媒体代表团大呼新鲜。不仅仅是品尝,实地走访蒙顶山茶史博物馆也让欧亚地区的记者们了解了四川茶文化“在乌兹别克斯坦,大家也很爱饮茶,几乎一日不离茶。”一边听一边记的记者库特恰诺娃表示,她会专门写一些介绍四川茶文化的报道,“这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工作,我相信读者们也会乐意阅读。”行至都江堰,白俄罗斯记者巴什凯维奇一直举起手中的摄像器材记录这项工程的伟大,“太神奇了,无法想象一个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可以在汶川地震中屹立不倒并且仍然沿用至今。”几天的走访也让哈雷耶娃感叹:“四川人聪明勤劳、富有创造性,而且非常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她表示,如果她的朋友们计划到中国,她会提议他们来四川看一看,因为这里保留了很多的传统文化,这里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晚报的记者瓦希里科娃对大熊猫尤其痴迷。“我的报道一定是从大熊猫切入,当然四川的地理优势以及产业发展也是我报道的重点。”瓦希里科娃表示,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当志愿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nr/14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