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照亮人生中外经典文学讲坛预告丨本

▲点击收听

文学照亮人生

中外经典文学讲坛

本期主题

文心墨语:一场山东美术的文字之旅

主讲嘉宾

郝桂尧

特邀画家

单应桂、张望、李学明、韦辛夷

时间

年12月15日(周日)

上午10:00

地点

山东书城二楼

◆◆◆

联合主办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东省作家协会

特邀承办

山东人民出版社

资深新闻工作者、作家、学者与四位著名画家激情开讲,让文学与艺术在碰撞中迸射火花,为您带来一场关于山东美术的文字之旅!

主讲嘉宾简介

郝桂尧年生,山东莱州人,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是一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作家、学者。曾经参与孔繁森、朱彦夫等重大典型报道。文学方面以地域文化和美术现象为主题的文化大散文创作为主,擅长纪实文学、散文和诗歌的创作。出版有《俺是山东人》《西藏在上》《山东人的酒文化》《太阳梦》《穿越第三极》《孔繁森》《朱彦夫的故事》《西藏,》《水墨山东》《全运村传奇》《新巨龙》等多部专著。主编过西藏第一套文学品牌丛书“藏羚羊”。散文《太阳梦》入选过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参与山东省《话说山东》的撰写工作,并主笔。执笔创作的《孔繁森》,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隆重推介,被多家晚报同时连载;入选新华出版社“四十年40本书”。《朱彦夫的故事》成为全国推介的宣传读本。

特邀画家简介

单应桂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祖籍山东高密。年参加工作,任新华书店编辑部(后为山东人民出版社)助理编辑。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业于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先生。从事美术工作60多年,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美术人才。现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省美协顾问、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山东女书画家协会顾问、山东女书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年画艺委会委员等职。年和年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代表作品有《湖上的婚礼》(获全国二等奖)、《做军鞋》(获山东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逃亡》(获正义·和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美展特别荣誉奖)、《沂水欢歌》《春风》(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村妇女组画》等。作品先后在瑞典、芬兰、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20余个国家展出。出版有《单应桂画集》《单应桂国画选》《砚边寄情》(散文)。传记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编入《世界杰出人物》及《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世界妇女杰》等。中国画作品《当代英雄》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卷)及《百年中国画展》《百年中国画集》,版画作品《三口之家》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年画作品《做军鞋》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年画卷),《湖上的婚礼》入编《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选》。

☆☆☆☆☆☆☆☆☆

张望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其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艺术展并获奖《麦子》获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大奖(最高奖)《青麦》获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铜质奖《花季》获94国际水墨画大展优秀特别奖《金色年代》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舞动的城市》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重生》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视觉中国——呓象——张望水墨艺术展》在巴黎盖利瑞克博物馆举办《为学、为艺——张望从教30年绘画艺术展》在山东省博物馆举办年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

出版专著《水墨象形》、《艺术与生活》、《张望国画作品集》、《艺术阵线——张望卷》、《模特与水墨人物写生》、《二十一世纪中国实力派画家文献——张望》《水墨大家——张望》《学院美术30年——张望》等。

☆☆☆☆☆☆☆☆☆

李学明

年生于山东莘县。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李学明》《传世典藏·当代名家长卷精品·李学明——踏雪寻梅》《守望者心迹·李学明——从山林到庭院》《李学明画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学明》等。

☆☆☆☆☆☆☆☆☆

韦辛夷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人物画,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年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刘国辉教授工作室,为首届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成员。曾任第四届、第五届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五届、第六届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第六届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书画学会副会长,济南终身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有《鸿蒙初辟》、《蓄须明志》、《马陵道》、《灵山法会图》、《在那个夏天》、《小岗村之夜》、《广陵散》、《怀沙》、《好日子》、《拯救希望》、《大地之子》、《闯关东》、《拾荒者》、《苟坝的马灯》、《稷下学宫》、《鞌之战》、《腊月二十三》、《吾问西东》等。其创作风格凝重奇谲,具感染力和人文内涵。被誉为“融古今中外于一体,得诗文史舆之四味”的实力派画家。其水墨小品恬淡隽秀、意韵悠长。曾多次出访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埃及、越南等国家进行艺术考察交流活动。出版美术专著《占有空间·韦辛夷水墨人物画创作心迹》、《当代中国画精品集·韦辛夷》、《金手指美术自学丛书·写意人物》、《写意古装人物·仕女篇》、《写意古装人物·钟馗篇》、《中国画名家丛书人物名家·韦辛夷》、《名家·韦辛夷画高士》。出版文集《提篮小卖集》、《担水劈柴集》、《我看可以》。

记者节专访郝桂尧:

矗立于文化丛林的"孤独雪山"

一直想写点关于郝桂尧的文字,却一直没动笔。不是懒,而是怕。怕写不好。其实,关于郝桂尧的故事,记者老早就知道很多。比如,率先从他笔下走出了家喻户晓的全国先进人物典型孔繁森、朱彦夫……作为新华社资深记者,郝桂尧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新闻前辈,更是一座文化富矿。尤其是关于西藏和山东的,随意聊起一个关于两地文化方面的话题,他能和您聊上三天三夜仍让您感觉“不过瘾”。网络世界里,郝桂尧昵称自己为“孤独雪山”。雪域高原以其特有的犷朴澄澈,丰富、净化了郝桂尧的心灵,更让他产生了挥之不去的“西藏情结”。以至于他回到山东数年后,仍说自己“走在济南的大街上,总感觉头顶上飘着一个东西,它与我如影相随,它是西藏。”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郝桂尧的“西藏情结”逐步铺张开来。郝桂尧坦言,自己开始研究并逐渐痴迷西藏文化,缘于著名作家马丽华当年在西藏日报社的一次讲课。马丽华说,在西藏工作的记者,每次采访动辄就要跑几百公里,如果仅仅采写一条小消息,实在有点资源浪费,记者们在完成份内工作的同时,不妨多写点关于当地藏民风土人情的东西,这些文字将来或许会成为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马丽华的一句话,让正值“文学青年”的郝桂尧热血沸腾。走到哪,写到哪,见什么,写什么,渐渐成了郝桂尧此后数十年新闻生涯中不自觉的习惯。“我写东西的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年到年,主要生活在西藏,属于西藏文化积淀阶段。从年到年,是我回到山东后,对西藏文化的梳理成型阶段。这个阶段除了写一些关于西藏文化的书,也一直想深入了解山东文化,但由于此前长期在西藏生活,总感觉在山东没“根儿”,深不下去,这种感觉确实让人很痛苦。从年到现在这10年,我对山东文化逐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山东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怎么写也写不完。”谈及自己的创作历程,郝桂尧思路敏捷且清晰。天道酬勤。西藏10年。郝桂尧对西藏文化近乎痴迷地研究与发掘,为他日后的西藏文化系列创作带来了丰厚回报。年冬,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学习孔繁森同志的重大决定。其时刚从西藏调至新华社山东分社工作的郝桂尧,因在藏期间与孔繁森有些渊源,感触颇深。创作激情空前高涨,在白天照常上班的情况下,仅用短短十几个夜晚,一部近16万字的大型纪实报告文学《孔繁森》便横空出世。《孔繁森》书稿交付新华出版社印刷前,时任中组部部长张全景亲自为该书作序。该书出版消息一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及《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播发,迅即在全国引发了《孔繁森》“热”。不仅持续畅销80多万册,还被《大众日报》、《钱江晚报》、《成都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竞相全文连载。此后,郝桂尧的西藏文化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从年至年,《西藏,》、《曙光从东方升起》和《老西藏》接连3本描述18军和平解放西藏、累计90多万字的著作陆续出版。其中,《曙光从东方升起》荣获当年四川省优秀图书奖。年,由郝桂尧主笔与杨凤山等人合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朱彦夫》出版,再次引发全国轰动。同年,郝桂尧从“感觉西藏、性格西藏和灵魂西藏3个不同层面,撰写出长达18万字的散文集《西藏在上》,为那些热爱西藏、想了解西藏的人们,提供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精神和文化之旅”。随后郝桂尧主编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套以散文为体裁、以西藏文化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ls/10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