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杀头也要自己教女儿”;如今,父
?烦心事、疑问事、不平事,请向我们陈述,我们为您分忧解难;
?突发事、新鲜事、奇闻事,请向我们报料,我们为您追踪报导。
报料(同
本报周牧实习杨为为摄影报导
泸州市纳溪区一女孩的家长李铁军,以不让孩子上学,改由自己培养的在家教育方式,与当地教育局、学校和现行法律对抗着。
鉴于开庭前的所有调解努力均告失败,被冠以四川省首例索讨教育权纠纷的泸州9龄女孩李鹃(化名)状告父亲李铁军不让其读小学1案,将于5月19日在当地法院公然开庭审理。
李铁军之所以被告到法院,其缘由在于他认为目前教育制度落后,不能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他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完全可以在家将孩子培养成才。他的做法被孩子的母亲李安树知道后,她遂以女儿的名义,走进了法院。
母亲代理递交诉状
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理9岁半的女儿李鹃向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李鹃62岁的父亲违背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剥夺女儿受教育权利,要求法院帮助女儿重返课堂。
家住泸州市纳溪区下麻柳沱的李鹃在诉状中说:“我今年9岁,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今年2月开学时,我父亲不让我到学校读书,他说学校是误人子弟,学不到东西,长大后不能成才,还不如他自己亲身教我。学校老师、区教育局、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们都劝过他了,但我父亲无动于中,仍坚持不让我到学校上学。现在开学已一个月了,我每天都被关在家里,被迫走父亲为我设计的‘成才道路’,我多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在校园里幸福、快乐地生活,我快疯了,叔叔阿姨们,救救我吧!我多么想重新回到校园啊!”
消息传出以后,李铁军一下子在泸州成为众所周知的“公众人物”。其自己教孩子的方式,一时引来众说纷纭。
女儿:家里好玩不想回校
5月11日上午9时30分,泸州市纳溪区七化建宿舍。此时正是大人上班、小孩上学的时间,宿舍大院显得非常安静。唯有不时传来的阵阵小提琴声,打破这安静的气氛。
循着声音,在1间非常破旧的房子里,见到了这对父女。李铁军正在教女儿用小提琴拉《梁祝》,9岁的李鹃明显手法生疏,曲子拉得断断续续。的到来,使她得到摆脱,李铁军同意她到对面的房间看电视。穿着拖鞋,李鹃几步蹦了过去,跳上一张床。
躺在床上,李鹃专心地玩着一枚大头针,对的发问,时不时回答1句。“在家里好玩吗?”“好玩。”“想不想到学校读书啊?”“不想。”玩着玩着大头针不见了,李鹃满床找,突然又冒了1句:“想”。
父亲:我自学成才知识丰富
从外表看,丝毫看不出李铁军已是62岁的老人,他身体结实,面色红润。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说话声音洪亮,语速很快,一旦开始说话,他人很难插嘴。他会依照自己的思路,将自己的想法1直说下去,不受任何干扰。
“如果说学历的话,我连我女儿现在的学历都不如。”他说,当年家里穷,一直没有受过甚么教育。直到20多岁进入七化建当铆工后,才开始自学摄影、天文、医学、音乐等知识。
“虽然没有文凭,厂里的活,没有我干不下来的,七化建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奇人。不瞒你说,我是泸州市最早开照相馆的人,也是最早的暴发户。”李铁军为自己感到自豪:“我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人,由于我有丰富的知识。”
正由于有了这些经历,李铁军对现行教育体制有种由来已久的恶感。不管他人如何劝说,李铁军拿定主张要在家里自己教女儿。
以后开厂让女儿来管
李铁军对女儿的要求非常简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引导,“培养孩子一个好的性情,酷爱自然,酷爱人类。只要实现这点,我就心满意足了。”正由于不要求女儿当官发财,也不要求女儿出名,所以李铁军丝毫不在意孩子有没有文凭。
但是李鹃将来始终要面对社会,解决生存问题。对这一点,李铁军有自己的打算,“我当了几十年的铆工,对金属非常熟习,加上美术很好,我准备以后开个不锈钢雕塑厂,让女儿来接收。”
杀头也要按我意思办
李铁军对李安树的看法极其卑劣。在接受采访时,他首先就提出:“我从来没有结过婚,李安树不是我的前妻。”李铁军称,他只是和李安树同居了12年,并有了女儿李鹃。由李安树“闹”起的官司,李铁军说,她并没有征得女儿的同意,起诉书全是李安树自己写的。
“我不怕打官司,我为女儿好,我有错吗?”李铁军认为学校没有能力、没有条件让女儿接受好的教育,而自己则有能力有条件让孩子遭到好的教育。
“但这场官司极可能判你输,你会不会接受判决啊?”在这个问题上的追问,让李铁军感到很反感,“就是杀头也要依照我的意思办!”
但事实上,李铁军现在在某种程度上有所让步,他已时不时地同意女儿上午到校学习。
父·亲·语·录
李铁军:学校教育误人子弟
“学校是误人子弟,学不到东西,长大后不能成才,还不如自己亲身教。”李铁军认为,目前社会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愈来愈明显,在教育模式上不寻求个性化怎样能适应社会?而现有的教育方法和制度过于呆板、僵化,正在抹杀孩子的天性。
“每一个娃娃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因材施教的话,娃娃读了书出来有甚么用,现在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多嘛!”他说,现在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太陈腐了,很多东西学了以后根本就没有用。
“现在像我女儿这样的小学生,一堂课的注意力,最多能保持20分钟,所以小学的教育就应当围绕这20分钟来设计。”李铁军认为现在学生每节课45分钟的设计有毛病,应当缩短上课时间,延长休息时间来锻炼身体。至于学校的应试教育,更让李铁军感到不安。“老师为了成绩,学校为了升学率,全部围绕几个拔尖的学生转,那像我女儿这类中等的人,咋个办?”
如今,11年过去了,父亲李铁军的教学成果如何?女儿李婧磁又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呢?
年8月17日上午,20岁的李婧磁坐在画架前,照着1本素描书临摹“亚历山大大帝”头像,父亲李铁军时而在旁边指点几句。她画了擦,擦了画,一个小时过去了,“亚历山大”依然没有露出大致轮廓。这个场景,仿佛李铁军开始将女儿李婧磁从学校接回家的时候,只是时间已过去了11年,当年的小女孩已长成了落落大方的大姑娘,父亲李铁军的两鬓又增加了一些白发。
如今,11年过去了,父亲李铁军的教学成果如何呢?对此,李婧磁大方坦承,自己连初中试卷都考不及格。父亲李铁军也承认,女儿在语数外和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方面均学艺不精。但李铁军坚持认为自己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说,他在培养1名伟大的科学家。
从泸州市纳溪城区的一条窄巷进入,向着长江方向步行约两千米,就到了李铁军和女儿居住的地方——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筑公司退休职工宿舍,被纳溪人称为“下七化建”。小区里古木参天,共有4栋青砖楼房。如今四周都是新小区,这些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楼房,相比之下显得有些破旧。小区居民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全部小区显得十分安静。
李铁军一家住在1楼,客厅墙壁和屋顶画着各种星座图,狮子、小熊一应俱全,几幅油画和石膏像挂着,还有一幅裸女画是李婧磁妈妈李安素所画,其他山水画则是李铁军的作品,一张“铁军画不卖不送”字条被虫蛀了几个窟窿,质地看起来很响亮,吊扇一吹就飘来飘去。靠窗的地方摆着一台电子琴,另一边书桌上摆着《人体解剖入门》《素描技法》《名家国画技法·古代仕女》等书,旁边墙壁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字写着“知识就是力量”。和11年前相比,屋里并没有太多变化,只是新增了笔记本电脑、WiFi和一笼共5只虎皮鹦鹉。
年8月17日上午11时左右,李婧磁在窗前支起画架,开始临摹“亚历山大大帝”头像。她画了擦,擦了又画,李铁军偶尔指点几句。近一个小时过去了,“亚历山大”依然没有露出大致轮廓。
“这么一直坐着画,累不累?”问她。“这是我爱做的事情,不觉得累!”她一边说,一边拿起橡皮擦掉了一根画歪了的线。
学习完善术开始练习音乐,李铁军和女儿一人拉二胡,一人弹电子琴,合奏了1曲《二泉映月》。不过,这首曲子中中断了两次,一次是父亲拉错了,一次是女儿忘了调。
“你们又新学了甚么曲子?大概有多少首了?”问道。“好几十首了!”李铁军说,除《二泉映月》和《梁祝》,还有其他一些歌曲。
看到对李婧磁展现的美术音乐才能面露困惑,李铁军有些着急,冲着问道:“我来问你,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丑女分别是哪些?”表示不知。他立马叫过女儿,女儿答道:“分别是嫫母、钟离春、孟光、阮氏”。
实际上,几年前,在一个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李婧磁就用一样的问题考住了一堆人,这让父亲李铁军非常满意。但是,人们却在质疑:一个孩子掌握诸如“四大丑女的名字”这样的知识,对今后的成长和成才有多少帮助呢?不过,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如今已74岁的李铁军依然嗤之以鼻。
和11年前相比,74岁的李铁军两鬓又添了些白发,除此以外并没有太大变化。虽已年过7旬,但精神劲儿挺不错,喜欢一边吸烟一边大声谈论事情。照他的描写,自己离开学校后相继对天文、医学、音乐、美术等进行研究,是一名“奇才”。正是由于自己前半生将时间放在科研上,直到50多岁才有了女儿。
一边吸烟,李铁军谈起了过往。他从自己开相馆谈到画油画,从在“七化建”当工人谈到中国人口的增减,然后谈到了“恐龙灭绝既不是由于火山,也不是由于气象缘由。”李铁军补充说,这是自己最新的“研究”,等有适合的机会就公之于众。不过,对他的这套理论,小区邻居们有些不以为然,“研究天体运行连一台天文望远镜都没有,说出来谁信?”
这样的质疑从11年前就开始了,除对他研究的质疑,更多的质疑和指责是针对他把女儿带离学校一事。但对外界的意见,他一直非常不屑:“除教人拍马屁,学校里学不到东西!”李铁军手一挥,丢掉了一个烟头。当年,正是由于这样的观点,女儿李婧磁只在学校里待了3年,便被父亲接回家“自己教”,这引发了李婧磁母亲李安素的不满,于年将他告上法庭。泸州市纳溪区法院判决:李铁军违背《义务教育法》,限他在判决生效5日内送女儿返校读书。
对这个判决,李铁军表示“宁肯坐牢也不送女儿到学校读书”。尔后,由于多方面缘由,这个判决并未履行。从此,李婧磁再没踏入学校一步。
说起当年的决定,李铁军讲述了自己的理论,他说自己就是研究人的,并称人分为“大脑发达”和“小脑发达”两种。“小脑发达的人,记忆力好,学东西来得快,反之则来得慢。”李铁军解释,女儿属于后者,学东西比较慢,因此需要让她一遍一遍地学。
在邻居们看来,李铁军是个“油盐不进”的人,当初曾有很多人劝他最少让女儿读完初中,他一概不听。对年“将女儿培养成科学家”的豪言,李铁军表示女儿正在打基础阶段,关于“生物磁场”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等有适合机会就会公布,这是对大家的一个许诺。”李铁军说道。问他“适合机会”是什么时候?李铁军仿佛有些不高兴,调转话头说起了自己“关于癌症成因方面的‘研究’”,并表示已有了答案。
11年来,李婧磁和她的同龄人一起成长,有的已上大学,有的行将升入大学。李婧磁曾有个很好的火伴“蛋蛋”,今年行将上大学,两人在
让邻居印象深入的是,随着李婧磁一天天长大,李铁军父女愈来愈以独来独往的形象出现在邻居眼前。“小时候,院子里还有小朋友和她一起顽耍。后来,大家都到学校念书,就几乎没有见到娃娃们一起耍了。”邻居毛婆婆叹了一口气。
“11年里,你到底教了你女儿甚么?”面对的追问,铁军冷静地说道:“教甚么?她现在的研究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科学家的贡献会超过李婧磁。”对李婧磁具体在研究甚么,他只泄漏是关于磁场和生命方面的,但具体内容要保密。
当问李婧磁到底学到了甚么时,李婧磁称,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做人的原则。“是什么原则呢?”追问。这时候,李铁军皱着眉头,不耐烦地接过话头:“做人原则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原则”。
这11年来,父女俩靠他的退休工资生活。李铁军坦言,自己每个月有多元钱,“但我们只花元左右”。在李家,发现他们异常简朴,今年夏天这么热,他们也没有添置空调。
曾有人劝李铁军给女儿找个事情做,让她适应社会,“你已经74岁了,现在有退休工资,将来你走了,娃娃拿甚么谋生?”可李铁军对此一点也不担心,表示女儿以后可以靠劳动谋生,“实在不行出去擦皮鞋也能找到一碗饭吃。”
对女儿的现状,李婧磁的母亲李安素十分痛心。一名女邻居介绍,就在当年打官司后不久,李安素曾回到纳溪找女儿,希望能带她一起生活,但未成功,“女儿不听”。
由于李铁军和李安素没有扯结婚证,李婧磁至今没有上户口。“周围邻居和亲戚都劝他把女儿的户口上了,他坚决不上。”一名邻居说。
说起这个问题,李铁军很生气,表示“喊我去上也不会去”。“没有身份证连车票都买不了,难道不担心吗?”面对的问题,李铁军表示买不了就不出去。接着,他就不愿意再谈这个问题。
但是,躲避话题明显阻挠不了女儿的成长,也阻挠不了现代生活的影响。对和电脑,虽然使用时间不长,李婧磁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无师自通”。7月16日泸州出现了火烧云,她也发了4张照片,配文“晚霞如此美好”。
相比之下,她觉得父亲的进步没有她明显。“很多新词语他都不懂,解释半天才明白,很快又忘了甚么意思。”李婧磁举了“醉了”这个词作为例子,“他总以为是饮酒喝醉了,讲过很多遍他还是不懂”。
李婧磁告知,其实再过两个月,她就满21岁了。对未来,父女俩有些小小的意见不合。李铁军认为弄科学研究,没有人会很早结婚,要结婚就只能中断科研。而李婧磁则表示,虽然自己目前没有意中人,但她想在25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正·面·教·材
李浬:回家施教无可厚非
李浬,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教师,素有“长袍先生”之称。15岁时,离开学校在家自学。后通过自考中文,在大学教坛谋得一席之地。
对李铁军在家教育孩子的做法,李浬认为,目前的教育体制确切存在很多问题,家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让子女在家自学本无可厚非,毕竟学校教育只属于教育中的一种类型。在当今的教育制度中,学校不会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学生们接受的都是如出一辙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成绩便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是好学生,能上好学校,而成绩差的则被全盘否定,只能接受“次等”教育。而家长让子女回家自学,就能根据子女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实现因材施教,方法得当的话,可以弥补教育中“一刀切”的缺点。
但他同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不是适合还值得商议,毕竟回家自学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各种影响,9岁的孩子孤身一人进行学习,会使她在成长进程中缺少群体性,而且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掌控是不是准确,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反·面·观·点
教师: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小学是一个人进行社会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人的许多想法和行动就是在这个时期逐步构成的。”
成都1所著名外国语学校的特级老师厉老师认为,在小学阶段,娃娃接受知识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学校里,通过和他人接触,到达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而李铁军的做法不但违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而且还变相将女儿封闭起来,这样做的结果不利于娃娃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此你怎样看?你的朋友又怎样看?
来源:成都商报蒲康林罗敏摄影报导 综合络
儿童白癜风能治愈吗白殿风早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