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丨年山东贸易规模和国际市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年全省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鲁晚报记者:去年山东经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下一步打算如何持续推进?

关兆泉答: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外需不稳、重启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始终把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加力推进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个补短板项目、个专项债券项目以及“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全年增长3.6%;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4.9%和7.1%;“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8.7%,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3.1%、6.9%和9.7%,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抓在手上,全力提速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加大项目协同推进力度。强化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谋划储备、落地建设和统筹推进,按季度更新“四个一批”投资项目清单,实现动态实施、有序滚动。聚焦“十强”产业、“两新一重”、社会民生,重点抓个以上省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亿元以上。全年组织2-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梳理准备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二是深化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紧跟国家土地管理改革方向,针对性调整省级重点项目安排结构,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统筹保障。加大省级能耗、煤炭指标收储和土地指标省级统筹力度,盘活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烂尾园区、“僵尸企业”、停产企业占用土地,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每季度向金融机构提供项目清单,适时开展融资对接活动,引导加大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精准把握国务院研究确定的九大投向领域,储备一批早晚要干、看准能干的重点项目,加大专项债券衔接争取力度。强化已发行债券项目推进实施,尽快将债券资金转化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拉动。

经济导报记者:年,尽管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山东外贸进出口仍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臧耀刚答: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全省商务系统会同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外贸,坚定不移促创新,全省5万多家外贸企业迎难而上、“打满全场”,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年山东省外贸呈现逆势增长,好于预期,好于全国,并刷新历史记录,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全省进出口总值2.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17.3%;进口.6亿元,下降4.1%。进出口、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6个和13.3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4个和0.8个百分点。

二是化危为机,创新贸易模式增添发展新动能。新增临沂、东营、潍坊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烟台三站市场2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枣庄二手车出口试点,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济南莱芜区等10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贸业态模式不断丰富完善,贸易与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制定印发5个综试区、2个市场采购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提升发展行动计划》,争取纳入跨境电商“”“”出口试点,举办“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全国通关一体化。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84.5%,展示出山东外贸在逆境中“稳中提质”的强劲韧性和活力。

三是多措并举,线上线下拓市场深入推进。围绕重点国家、重点产业,举办28场山东出口商品系列“云展会”,组织企业开展精准配对洽谈,多家企业参展,达成意向成交6.8亿元。首创“线下展品展示+线上视频对接”模式,在日本、巴基斯坦、肯尼亚举办第22届大阪展等4场展会,达成意向成交4.7亿元。支持多家企业上线阿里巴巴国际站拓市场,精心组织多家企业参加网上广交会、华交会等国际性展会。“齐鲁号”欧亚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列。年,全省对美国进出口增长26.4%,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4.4%,对“一带一路”进出口增长9.1%,比重提高至30%。国际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

四是凝聚合力,服务支持企业精准有效。组建全省稳外贸工作专班,上线运行“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强化省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防疫物资进出口、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稳住了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建立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开设“直通车”高效解决企业遇到的用工不足、原材料短缺、物流不畅、融资难融资贵等具体问题个。密集出台稳外贸“15条”、稳外贸外资措施清单“32条”等超常规政策,创新推广“鲁贸贷”“出口订单融资封闭贷款”,安排资金3.7亿元加大国际展会、出口信保、外贸新业态、国际供应链畅通等支持力度。累计指导家企业获批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防疫物资出口增长.9%,成为拉动外贸增长新亮点。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年山东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其中资源环境领域改革攻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明确要求全面完成各项节能降碳目标,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陆万明答:年,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省节能降耗形势良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效突出。

一是新能源布局加快推进。山东作为能源消费大省,聚焦能源转型,坚定不移走清洁化能源发展之路,持续加快新能源建设,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全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0.1%,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年发电量增长10.2%,占全省发电总量的14.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减少发电用煤.2万吨。

二是外电入鲁规模再创新高。为保障全省电力增长需求和稳定供应,坚定不移实施“外电入鲁”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了能源结构。全年“外电入鲁”净输入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0%,减少发电用煤.9万吨。清洁省外来电极大地减少了我省碳排放。

三是清洁能源替代效果良好。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及兰炭替代煤炭消费,大力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加快推进沿海LNG接收站、输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多措并举拓展供气渠道,全年调入天然气.9亿立方米,增长14.2%,替代煤炭消费.7万吨;全年利用兰炭近万吨,替代煤炭消费.0万吨。

四是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深入推进,工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81.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效率提高0.7个百分点,炼油效率提高0.3个百分点。

五是煤炭压减工作成效显著。煤炭消费压减是我省年重点攻坚任务,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开展了系列工作,聚焦可再生能源、核电、外电入鲁、天然气“四大板块”做加法,突出煤炭、煤电“两大行业”做减法,紧盯提升新型能源发展水平做乘法,压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9万吨,比上年下降10.4%,压减煤炭消费.7万吨,为完成“十三五”全社会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总的看,随着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十三五”时期我省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年底,我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4%,超过“十三五”下降目标1.4个百分点。预计年继续稳步下降。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bbfz/12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