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人民日报一撇一捺(ID:rmrbzbs)
作者丨撇捺
鹳栖云水间
近日,大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横跨江苏省宿迁市、徐州市的骆马湖湿地栖息觅食。近年来,随着禁渔、禁止非法采砂相关措施的不断完善,骆马湖湿地生态不断恢复。图为2月3日,栖息在骆马湖的东方白鹳。 陆启辉摄刊于《人民日报》.2.4第14版宁静的湖面泛着涟漪,优雅的水鸟自在栖居。霞光落在湖面上,也落在鸟儿的羽毛上,让图片的颜色有了层次感,近处的蓝、远处的黄,和更远处的紫,冷暖对比形成的跳跃感带来了视觉上的惊喜。对角线分割的构图也给了画面很好的延伸感,自带悠远的回味。此外,东方白鹳是一种极珍稀的鸟类,性情警觉,能拍到它们成群栖息的样子,实属不易。这张照片一出现,便吸引了编辑的目光。——生态版程晨
“空中花园”施工忙图为2月4日,工人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空中花园”区域施工。作为北京冬奥会重点工程之一,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已基本完成赛时钢结构施工,预计年7月,项目将按时交付北京冬奥组委。赛时钢结构主要包括各种钢支架和钢格栅,用以满足赛时各类数据机房、机电设备的安装需求。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将承担主媒体中心(MMC)功能,为全球媒体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人民日报记者贺勇摄刊于《人民日报》.2.5第2版横平竖直的“井字形”线条,一圈圈往外延伸的圆形和射线,精心剪裁的对称画面,图片的线条美率先吸引读者的视线。钢支架和钢格栅组成的不同图形铺满画面,层层叠叠,在不同的组合中又形成新的图案,让图片充斥着几何之美。仰拍从另一个视角记录下建设者别样的劳动画面,人物身影的小巧又和建筑物的庞大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画面主体——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的鸿图华构之美。作为年北京冬奥会重点工程之一,图片记录下工程重要节点完成的瞬间,具有新闻性,澄澈的蓝天好似冰雪运动的底色,为图片增加了一抹亮色,也为一年后的北京冬奥会留下更多期待。
——要闻二版郭雪岩
瞧,表演多精彩2月6日,江苏省海安市博物馆举行民俗表演、非遗展示等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和浓浓的年味。图为市民近距离欣赏表演。 姜海摄刊于《人民日报》.2.7第4版用门框作为取景框,从台下孩子的视角观看表演,构图巧妙,角度新颖。孩子在舞台下的痴迷与专注,无形中说明了表演的精彩。摄影本质是一种表达,巧妙的表达,需要让人眼前一亮的发现力,这也是此张照片的取胜之道。
——要闻四版陈亚楠
“深海一号”能源站顺利抵达目标海域2月6日,历时18天、航行海里,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顺利抵达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落位“深海一号”大气田(陵水17—2),开启海上系泊、安装和生产调试工作,标志着我国首个米自营深水大气田又向正式投产迈出了关键一步。图为“深海一号”能源站在3艘大马力拖轮共同牵引下抵达目标海域。傅文水摄刊于《人民日报》.2.8第1版进军深海大气田,大国自有重器。这是一张“动”力十足的照片,令人充满想象——远处碧空如洗,眼前沧海如玉,在3艘大马力拖轮共同牵引下,“深海一号”能源站从烟台出发,历时18天,最终顺利抵达目标海域。一座10万吨级的生产储油平台连续航行海里……在无垠的大海上,这座大国重器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海洋强国战略发挥重要作用。——要闻一版赵政
三峡航运忙图为2月6日,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江段,几艘船正在穿过秭归长江大桥。当日,三峡水库水位达.93米,蓄水后的水库航运条件更加优越。 郑坤摄刊于《人民日报》.2.8第11版摄影是光影的艺术。照片只有两种色调,却运用得十分恰当,借助自然光营造出一种朦胧之感,像一幅印象派油画。在明暗光影中,大桥悬于天地之间,线条极为简洁,船舶从桥下穿行而过。美丽三峡,繁忙航运,别有一番意境。
——经济版韩春瑶
坚守岗位安心过年图为2月8日,长沙地铁6医院站至六沟垅站暗挖区间项目现场,几名来自四川的工人在安装拱架……春节临近,该项目通过发放新年红包、春节慰问物资和筹备年夜饭等措施,让留守岗位的多名建设者安心暖心就地过年。 李健摄刊于《人民日报》.2.9第10版这是一幅过年前夕隧道工人们还坚守岗位、辛勤劳动的生动场面。画面选取的构图视角十分别致,几位工人依靠身体和臂膀的支撑,搭建起一个“优美的弧度”,给欣赏者视觉上以圆润的美感。同时,画面的结构感也很强,工人师傅们劳动置于前台,后台是深邃无比的铁路隧道,照相机咔嚓记录间,形成了无限的视觉纵深,和强烈的远近对比效应。灰暗的隧道壁恰好给了照片最自然的光影,从被拍摄物体本身借光,形成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打光效果。
——要闻六版康岩
本期统筹:巩育华、娄霄霄-完-近期热点文章◆六家省报改了新华社通稿题,哪家改的最好?◆“不封路”报道高票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地方媒体抢到中央级大新闻◆年最全新闻线索来了◆中央总台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持词文稿◆“送温暖”频频翻车,暴露部分官员媒介素养不足◆8天之内,2家媒体,因编审错误公开道歉!◆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新闻职称评审将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见习记者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不放过小线索,让这名记者拿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广告法禁用词案例集锦◆《成都晚报》死亡,媒体应该汲取哪些教训?◆评职称非常实用!聊聊填报职称评审材料那些事◆她5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次特别奖,1次长江韬奋奖,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