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新闻前哨(ID:xwqsb)作者丨张屏原标题丨小题材也能获大奖,真飒6月23日,第三十七届湖北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我采写的《父亲一条船两摩托连通女儿上学路》(后文简称《上学路》)获评一等奖。《上学路》讲述了武汉青山村村民万新建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坚持通过摇船和骑摩托、开电动车的方式,每天送女儿万雨升跨越梁子湖到对岸的升华小学上下学的故事。在此次的74件一等奖作品中,《上学路》是少数几条草根社会新闻之一。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里出现“摇船上学”的故事,自然是稀奇的,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稀奇“本身,而是其折射出的朴素深沉的父爱,和真正有效陪伴孩子的教育理念,这正是时代所呼唤的。此次获奖经历也证明了,新闻题材没有“大”“小”之分,找准新闻题材在时代大背景中的位置,生动去呈现其与时代的连接,新闻便有了深度与广度,便折射出更大的新闻价值。一条朋友圈引发的选题作为一名教育口记者,我有许多的教育战线朋友。我时常会看看大家的朋友圈,从中寻找新闻线索。年1月,地处梁子湖畔升华村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升华小学的校长李明菊发了一条朋友圈,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发了多张图片,介绍她和学校老师们寒假家访的过程,其中提到,到最远的学生家只能靠学生父亲摇船过湖来接,这条路也是学生的上学路。这条朋友圈得到了很多点赞,许多教师朋友留言“老师家访真辛苦,要注意安全“,我看到后脑中则冒出了很多问号:”现在都是就近入学,为什么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中还会发生这么艰难的上学故事?“”现在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位现象明显,照顾、接送孩子的绝大部分都是母亲,在农村更是如此,父亲往往是打工外出的角色,为什么这家是由父亲接送?“”他们的上学路一定很坎坷,会发生什么事?“很明显,此事的新闻点就不在于当天的家访,而在这对父女的上学路。我赶紧给李校长留言,在得知小女孩万雨升和她的爸爸万新建已“摇船上学“两年半后,我立刻向李校长表示,希望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随这对父女走一遍他们的上学路。在做好前期沟通工作后,我们等了快一个月,年2月20日,开学当天,我和摄影记者黄土峰、视频记者何婷按照约定,早早来到距报社70多公里的万家,顺利完成对万家父女的贴身采访,次日独家报道《上学路》发表在了《楚天都市报》封面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bbfz/1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