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幕。继北京、深圳、上海后,本次双创周的主会场设在成都,这也是组委会首次将主会场设在西部。
(多张美图,向右滑动哦~)
启动仪式是被一支火炬点燃的,六名创新创业代表将这支代表着创新、创业的活力火炬,插入了成都菁蓉汇的舞台。其中,有四位代表都是来自成都的创新创业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斌,奥泰医疗董事长邹学明,医院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主任王莉。
家市级以上孵化器及众创空间
14只总规模12.35亿天使基金
超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
“人才新政12条”出台以来
30余万名大学毕业生及高层次人才落户
……
成都
作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人才日益聚集、众创空间体系不断健全、投融资服务逐步优化,成都创新创业平台要素正日益聚合完善,为打造双创升级版营造更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生态和所有人的生活。从某种角度来说,双创活动周就是一个大秀场,不仅综合展示一年来全国上下创新创业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和突破,也突出体现地方对国家各项“双创”政策的贯彻落实。
WHY
“为什么是成都?”
“为什么在成都?”
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频频见诸国内各大媒体的一个另类“城市之问”。继北京、深圳、上海以后,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今年首次走进西部,落地成都,无疑让外界再次聚焦这一“城市之问”。
主办方如是解读:“这是国家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安排部署,也是对四川和成都创新创业工作的充分肯定、激励和鞭策。”
一份中国城市“双创”指数排行榜单,则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上述之问:
以年9月为基准,成都的“双创指数”到年5月已接近2.8倍于基期;
到年,成都“双创”指数达到85.26,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四;
在城市“双创”能力分指数排名中,成都高居全国第二。
不断上升的双创指数,不仅凸显成都双创活力,也彰显中国新一线城市的发展潜力、发展活力。
WHY
从体制机制创新
澎湃双创之势
从生态环境优化
营造双创氛围
从人才机制创新
为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第一资源
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创”生态和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成都特色的双创之路。
动力从何来?
从全国首创的科技成果所有制改革“小岗村试验”,到出台具有全国比较优势的“双创新政十条”,从启动设立总规模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到引导设立全国城市中规模最大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从编制出台全国首个区域双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大力推行网络理政、实施“全网通办”,让创业者“最多跑一次”。
百度无人驾驶巴士
近年来,成都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贸试验区等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敢于破冰,勇于打通,多条经验被国务院列为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也激荡了蓉城大地的创新活力、创业动力。
平台如何建?
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余家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与国内外大学签约全覆盖,“菁蓉汇”“创交会”“蓉创茶馆”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柔性AMOLED双面显示超薄一体机
这些数字,构成一幅成都全域创新地图,喷发创新创业气象万千。其背后,是近年来成都对形成政府服务创新主体、高校驱动科技创新、企业主导创新孵化、协同推进先行先试的双创新模式,有效汇聚社会资源的不懈探索。
向何处聚焦?
“会弯腰”的柔性显示屏、“不怕水”的绝缘插线板……本次双创活动周期间,80家新经济企业的余项成果,全面展示着成都新经济发展之城、黑科技创新之都的风采。
日前,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而“立足国家开放大局,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培育‘七大应用场景’”,则是对这一“意见”的成都解读。从成都高新区聚集创新创业企业总数达家,到新潮传媒、医联、极米科技等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成都的“双创”升级版可圈可点。
人从何处来?
所谓“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而今,“老不出蜀”成为人们对成都宜居城市的用脚投票,而“少不入川”,则早已成为传说。
触摸虚拟世界,DEXMO可适用于广告、建模、医疗、训练、教育等各类VR商用垂直领域。
尤其自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发布以来,成都人才聚集益发呈井喷之势。《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成都以6.6%的占比,成为最受海归青睐的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北京、上海,领跑“新一线”;年春季求职期城市竞争指数排行榜上,成都跃居全国第二,在新一线城市中最受求职者追捧。新人才观感召下,“蓉漂”已经成为新的时代风尚,一个国际化人才高地正在全面构筑。
氛围如何造?
与之前相比,本次双创活动周首次开通了4条双创地铁线,首次启用了地方吉祥物“蓉蓉”。同时,7项重点活动和29项特色活动实现全民开放。一时间,“双创”成为全城热词,双创活动周成为全城盛大节日。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印证这座城市浓厚的双创氛围。
创新是成都的城市基因。从“都江堰”到“交子”,自古以来,成都一向“敢为天下先”。进入新时代,天府文化的传承创新,更是为城市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生态。持续开展的“创业天府·菁蓉汇”系列活动,厚植着成都城市创业沃土;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蓉漂人才日”,则为千万个蓉漂打造“心之归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正在营造一种风尚,鼓舞一种激情,让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在成都蔚然成风。
电驱动机械变速器
全球首个商业AI星座卫星
曲面屏
随着全国双创活动周
在成都的主办
“北有中关村
南有深圳湾
东有长阳谷
西有菁蓉汇”
全国创新创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放眼西部大地
充满创新活力
改革动力
人文魅力的
中国创新创业第四城
已是呼之欲出!
综合自成都商报(作者:刘琴)等
摄影成都晚报王欢、孙琳
编辑北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