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ldquo双创周rdquo主

9日上午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幕。继北京、深圳、上海后,本次双创周的主会场设在成都,这也是组委会首次将主会场设在西部。

(多张美图,向右滑动哦~)

启动仪式是被一支火炬点燃的,六名创新创业代表将这支代表着创新、创业的活力火炬,插入了成都菁蓉汇的舞台。其中,有四位代表都是来自成都的创新创业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斌,奥泰医疗董事长邹学明,医院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主任王莉。

家市级以上孵化器及众创空间

14只总规模12.35亿天使基金

超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

“人才新政12条”出台以来

30余万名大学毕业生及高层次人才落户

……

成都

作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人才日益聚集、众创空间体系不断健全、投融资服务逐步优化,成都创新创业平台要素正日益聚合完善,为打造双创升级版营造更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生态和所有人的生活。从某种角度来说,双创活动周就是一个大秀场,不仅综合展示一年来全国上下创新创业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和突破,也突出体现地方对国家各项“双创”政策的贯彻落实。

WHY

“为什么是成都?”

“为什么在成都?”

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频频见诸国内各大媒体的一个另类“城市之问”。继北京、深圳、上海以后,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今年首次走进西部,落地成都,无疑让外界再次聚焦这一“城市之问”。

主办方如是解读:“这是国家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安排部署,也是对四川和成都创新创业工作的充分肯定、激励和鞭策。”

一份中国城市“双创”指数排行榜单,则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上述之问:

以年9月为基准,成都的“双创指数”到年5月已接近2.8倍于基期;

到年,成都“双创”指数达到85.26,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四;

在城市“双创”能力分指数排名中,成都高居全国第二。

不断上升的双创指数,不仅凸显成都双创活力,也彰显中国新一线城市的发展潜力、发展活力。

WHY

从体制机制创新

澎湃双创之势

从生态环境优化

营造双创氛围

从人才机制创新

为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第一资源

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创”生态和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成都特色的双创之路。

动力从何来?

从全国首创的科技成果所有制改革“小岗村试验”,到出台具有全国比较优势的“双创新政十条”,从启动设立总规模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到引导设立全国城市中规模最大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从编制出台全国首个区域双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大力推行网络理政、实施“全网通办”,让创业者“最多跑一次”。

百度无人驾驶巴士

近年来,成都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贸试验区等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敢于破冰,勇于打通,多条经验被国务院列为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也激荡了蓉城大地的创新活力、创业动力。

平台如何建?

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余家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与国内外大学签约全覆盖,“菁蓉汇”“创交会”“蓉创茶馆”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柔性AMOLED双面显示超薄一体机

这些数字,构成一幅成都全域创新地图,喷发创新创业气象万千。其背后,是近年来成都对形成政府服务创新主体、高校驱动科技创新、企业主导创新孵化、协同推进先行先试的双创新模式,有效汇聚社会资源的不懈探索。

向何处聚焦?

“会弯腰”的柔性显示屏、“不怕水”的绝缘插线板……本次双创活动周期间,80家新经济企业的余项成果,全面展示着成都新经济发展之城、黑科技创新之都的风采。

日前,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而“立足国家开放大局,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培育‘七大应用场景’”,则是对这一“意见”的成都解读。从成都高新区聚集创新创业企业总数达家,到新潮传媒、医联、极米科技等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成都的“双创”升级版可圈可点。

人从何处来?

所谓“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而今,“老不出蜀”成为人们对成都宜居城市的用脚投票,而“少不入川”,则早已成为传说。

触摸虚拟世界,DEXMO可适用于广告、建模、医疗、训练、教育等各类VR商用垂直领域。

尤其自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发布以来,成都人才聚集益发呈井喷之势。《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成都以6.6%的占比,成为最受海归青睐的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北京、上海,领跑“新一线”;年春季求职期城市竞争指数排行榜上,成都跃居全国第二,在新一线城市中最受求职者追捧。新人才观感召下,“蓉漂”已经成为新的时代风尚,一个国际化人才高地正在全面构筑。

氛围如何造?

与之前相比,本次双创活动周首次开通了4条双创地铁线,首次启用了地方吉祥物“蓉蓉”。同时,7项重点活动和29项特色活动实现全民开放。一时间,“双创”成为全城热词,双创活动周成为全城盛大节日。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印证这座城市浓厚的双创氛围。

创新是成都的城市基因。从“都江堰”到“交子”,自古以来,成都一向“敢为天下先”。进入新时代,天府文化的传承创新,更是为城市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生态。持续开展的“创业天府·菁蓉汇”系列活动,厚植着成都城市创业沃土;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蓉漂人才日”,则为千万个蓉漂打造“心之归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正在营造一种风尚,鼓舞一种激情,让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在成都蔚然成风。

电驱动机械变速器

全球首个商业AI星座卫星

曲面屏

随着全国双创活动周

在成都的主办

“北有中关村

南有深圳湾

东有长阳谷

西有菁蓉汇”

全国创新创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放眼西部大地

充满创新活力

改革动力

人文魅力的

中国创新创业第四城

已是呼之欲出!

综合自成都商报(作者:刘琴)等

摄影成都晚报王欢、孙琳

编辑北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x/10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