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为新闻报道插上ldquo翅膀

彭洋出诊时间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16/9192503.html

来源丨庖丁解news(ID:paodingjienews)作者丨刘占昆

原标题丨文字记者拍“大片”

无人机为新闻报道插上“翅膀”

全媒体时代对文字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稿写作、视频摄制、“无人机”航拍……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中新社江西分社记者刘占昆,为我们分享“上帝视角”俯瞰新闻现场带来的无限想象和全新的创作空间。

从古至今,人类对天空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相信很多人都曾梦想拥有一双翅膀,在天空以“上帝视角”俯瞰这个世界。近年来,随着消费级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普及,作为新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一项极具创新的技术,无人机也成为新闻从业者手中的一项利器。▲图为江西奉新县百丈山盘山公路。(摄影刘占昆)历经纯文字、图文、读图时期,新闻报道进入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互动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融合报道时代。全媒体时代下,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后方编辑的界限日益模糊。为顺应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转变报道理念、形式和手段,利用航拍、直播、VR等现代传播技术,快速补齐融媒体技术应用这块短板。▲图为年,记者攀爬在建南昌最高楼双子塔才能获取高空俯瞰视角。新的拍摄视角、拍摄方式、传播方式,让无人机为新闻报道插上了“会飞的翅膀”。特别是无人机自身拥有的技术优势,例如视角独特、操作便捷、节约成本等,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慢慢地成为媒体从业者采集新闻素材的一种新技能。▲图为江西修水县东浒寨“湖光山色”。(摄影刘占昆)年被称为“航拍无人机”元年,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开始走在世界前列,新闻传播行业当然也不例外。这一年,无人机在新闻报道领域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时展示出独特视角、机动灵活及能够保证记者安全等优势,让它大放异彩。▲图为年10月,记者手持大疆精灵4无人机在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南昌舰”退役后停泊南昌现场采访。作为一名已使用无人机五年的“飞手”,如今想起第一次操控无人机“起飞”时的场景,依然充满新鲜又显紧张。这或许是人类对新事物探索时的一种本能,既有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心态,又有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心理。▲图为年7月,航拍洪水围困中的江西省鄱阳县昌洲乡南湖村,洪灾现场一片泽国。(摄影刘占昆)曾经必须借助热气球、坐飞机或者爬高楼才能实现的“高空视角”,而无人机能让我在地面操控使拍摄成为可能。特别是从小小的操控屏幕中就能即时看到无人机所呈现的独特航拍视角,这种身临其境俯瞰新闻现场的感觉,也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和全新的创作空间。▲图为年,记者乘坐热气球“飞跃鄱阳湖”进行采访。年11月,江西省宜春市丰城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造成74人遇难、2人受伤,这是当年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由于现场封锁,在到达现场无法进入冷却塔内部的情况下,我第一次利用无人机航拍突发事件现场。而航拍的照片很好地呈现了事故现场的全貌,不论是整体的大场景,还是冷却塔坍塌后的内部细节,都可以从航拍照片中看出。▲图为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一电厂在建冷却塔施工平台倒塌,该事故共致现场74人遇难,2人受伤。此图获人民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摄影优秀奖。(摄影刘占昆)可以说,借助无人机这一航拍工具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为新闻记者又好又快地完成报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保证记者的安全下,无人机可以迅速进入新闻现场,保证该类新闻的及时性。此外,在获取新闻图片和视频的过程中,无人机也可以及时查看灾难现场,为文字报道的细节描写乃至救援现场的决策提供详实的资料。▲图为年,记者乘坐直升机在江西弋阳龟峰进行拍摄。对于无人机在新闻报道领域中的运用,最常见的莫过于新闻摄影或摄像。与传统新闻摄影或摄像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无人机新闻摄影或摄像最重要的前提是能够安全起降和飞行。安全飞行是所有航拍的基础,旨为摄影或摄像提供技术基础支持。所以说,航拍摄影师首先是一个能熟练操控无人机的“飞行员”,只有无人机飞行技术过硬,才能拍出好的摄影或摄像作品。▲图为庐山秋韵。(摄影刘占昆)最后,对于无人机新闻摄影或摄像来说,拍摄前或结束后还要对新闻现场的人物进行必要的补充采访,通过核实准确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与事件相关的新闻素材或背景情况,以保证在后期的图片说明或视频解说写作中不出现新闻失实。▲图为年1月1日清晨,记者使用大疆御2无人机在南昌赣江畔航拍新年日出。需要提醒的是,从安全角度来说,对于初学者应尽量避免在大型活动、赛事现场或人员比较密集、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航拍新闻角度虽好,但安全更重要。一味追求让新闻“插上翅膀”后的独特视角,而造成“折翼”下的意外安全事故,那便得不偿失。▲图为年,记者使用大疆精灵4无人机航拍山地自行车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5G、AI、VR等新技术新事物不断涌现。如今,无人机不仅仅用来拍摄图片或视频,还可以在网络直播、AI视频、虚拟现实等融媒体报道中进行实战应用。如何让无人机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发展新态势、新视野和新未来,这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关

作品

《江西鄱阳湖水位暴涨破历史一堤之隔泾渭分明》▲图为年7月12日,航拍位于鄱阳湖东岸的江西鄱阳县珠湖联圩,一侧为清澈的鄱阳湖内湖珠湖,一侧为因暴雨变浑浊的鄱阳湖外湖,呈现一堤之隔泾渭分明的景观。此图获中国新闻社年度好稿优秀图片。视频航拍作品:《瞰见赣州》▲年8月,刘占昆导演并参与航拍的短视频航拍作品《瞰见赣州》获“飞跃赣州美出新高度”赣州旅游风光全球航拍大赛金奖。视频航拍作品:《鸟瞰四季江西》▲年元月,为通过无人机航拍镜头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赣鄱大地上的绝美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刘占昆联合江西全省近30位航拍摄影师,共同策划制作了一部时长6分多钟的航拍短片《鸟瞰四季江西》。-完-近期热点文章◆心疼,34岁女记者吴薇猝然离世◆“会议认为”“会议指出”和“会议要求”有什么区别?◆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支招:如何搞好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凤凰卫视管理层大变动尘埃落定,徐威、孙玉胜放弃体制内身份进入凤凰卫视◆“不封路”报道高票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地方媒体抢到中央级大新闻◆年最全新闻线索来了◆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见习记者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都晚报》死亡,媒体应该汲取哪些教训?分享新闻业务经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12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