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15/5935279.html
卿哥普法
QINGGE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一个人办“报栏”不难,难的是那一份长达24年的坚守。
他,就是青白江“化工路社区阅报栏”的创办人,坚守初心的老党员、普法志愿者——张洪恩。
近日,《人民日报》
以《坚守23年的“洪恩报栏”》为题,
报道了他的感人故事。
张洪恩,男,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生于年7月,四川好人、成都市文明市民、川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青白江区化工路社区阅报栏创办者。他24年坚持不懈,每天更新报栏内容,每年自掏腰包余元办报栏,累计贴报23万张,阅读达24万余人次;他24年初心不改、扶危济困,还为他人提供法律援助,被评为“四川省离退休干部先进干部”。
牢记使命,再次上路
一位已经退休的老人,
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
为什么会想到要搞义务普法宣传呢?
原来,退休前
他曾是川化集团的法律顾问,
平时经常看到一些人
因为不知法、不能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吃亏,
更有一些人由于不学法、
不懂法、不守法,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此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仿佛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这样的信念让张洪恩踏上了漫漫普法路,他决定发挥自己的“余热”,以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广大百姓服务。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张洪恩报栏”在青江路边开张了,而这一搞就是二十四年。24年来,张洪恩义务办起的“川化阅报栏”已经成了青白江区一道靓丽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这个阅报栏一推出,
每天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大量的群众,
看报的、咨询法律知识的人络绎不绝。
他每天要进行紧张的接报、
分类、阅报、张贴、展板等工作,
精心为读者们准备“精神食粮”,
当好社区群众的“法律导读员”。
热心普法,维护正义
除了利用报栏大力推进法治宣传,
张洪恩还有另一个身份——
华西律师事务所的知名律师。
他对慕名而来的求助者,
总是认真询问,耐心解答。
对要打官司但经济困难的人,
更是分文不收、随叫随到。
近年来,张洪恩担任了化工路社区
“侨家港湾—馨化老党员工作室”调解员,
负责法律咨询、调解纠纷;
他还创办了“法制专栏”,
让居民朋友知法、懂法,
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合法权益。
多方报道,一身荣光
24年如一日。“张洪恩报栏”给张洪恩晚年带来了快乐和丰富的人生,同时更给他带来了“名气”。《光明日报》《成都晚报》《工人日报》《四川日报》等全国近20多家中央、省、市、区各级各类媒体曾先后报道过张洪恩的先进事迹。
“桑榆虽晚霞满天”!如今,年过八旬的张洪恩,带领社区“张洪恩们”,天天坚持办设报栏、义务普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律师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END
更多文章链接:
成都青白江区顺应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需求三字诀三提升营造公共法律服务新生态
新型诈骗出现!一条短信让人倾家荡产!
所有人,定金和订金傻傻分不清!别再被年夜饭“套路”了!来源:综合于区内素材
编辑:小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