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baidianfeng/bdfcs/bdfys/index.html
人才日秒杀漂泊感
作者:六七、木子
世界上有没有蓉漂?这是个问题。
讲真,相对北漂、沪漂、港漂,成都实在没给人太强烈的漂泊感。无论你用哪种输入法,“蓉”和“漂”两个字都尚未黏在一起,百度也没给“蓉漂”弄个词条——这说明人家互联网公司,还蛮有态度滴。
但地方政府想对外来人才更暖更走心。去年,成都市将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设定为“蓉漂人才日”。那么,眼下距离第二个这样的节日,也仅剩下了一周。
从前天起,成都公安机关走进高校,一再向毕业生们宣传了成都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潜台词就是,本科生、研究生都别走,成都欢迎你落户。
妥妥的服务型政府,真真把人才当作了重中之重的城市战略。
年轻人们心旌荡漾,舍不得离开这座城市。地产商们藏好窃喜,悄悄在他们耳边说:嘿,你们好,刚需!
新政要撕掉离蓉的机票漂,本意指浮在液体上不动,或者顺着风向而移动。北漂,则意指外地人初到北京,很少有固定住所,搬来搬去飘忽不定。安全感缺失,房价又太crazy,就算混上十几年,脚下也只是“你们的帝都”。
蓉漂,从北漂延伸而来。不过,租房的外地人也经常把“我们成都”挂在嘴上,主场感满格。于是这个新词,并不太流行。
成都市政府设立“蓉漂人才日”,原意绝非承认外地人在成都有漂泊感,而是强调官方对外来人才极其欢迎、重视,并且乐意为留住人才提供各种服务。
年,成都发布的“人才新政12条”,可谓条条都是干货,条条都是实惠。
比如,“加大人才公寓保障力度,对急需紧缺人才提供公寓租赁服务,租住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满5年,按其贡献可以不高于入住时价格购买该公寓。”这条政策,直击毕业生“买房焦虑”的痛点,且暗含了“恒产者有恒心”的理念。
再比如,“凡属成都产业和企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在蓉工作,可申领‘蓉城人才绿卡’。”对于这类高精尖人才,成都职能部门会提供一对一的专员服务。
而“设立蓉漂人才日”,本身也是“12条”中的最后一条。人才高峰荟、人才招引、人才交流,各种活动此起彼伏,就怕真正的人才买了离蓉的机票、车票。
新成都们只融入不漂泊成都是对“漂族”最善良的大城市。
你不舍得吃人均过百的火锅,有更实惠的串串和冒菜。不愿买小贵的马卡龙,路边有蛋烘糕五块钱吃到饱。多花点银子住城南,你可以享受现代生活的通透与敞亮,每天上班走路即达五甲写字楼。住上点年纪的城东,消费便宜,还可感受纯粹的老成都生活。
开放,包容,舒服,自在。蓉漂是美好的到港,而非没有归属感的漂泊。
Mars是一位外籍蓉漂。这位曾经做过北漂、港漂的马赛人说,北京的门槛太高,又讲圈子,一个普通人真正要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既要讲能力,还要看际遇。香港虽说开放度极高,外籍人士不会有隔膜感,但这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实在太贵,甚至逼得中产阶级都成了彻底的房奴。“再说,有点儿自负的香港,并没有抓住新chance(这里应指新产业的风口),四大富豪永远是地产商,显得暮气沉沉。”
而成都就不一样。Mars做机械工程师,工作顺风顺水,白天打拼过以后,晚上还可以去九眼桥喝喝小酒,见人就招呼“撒驴”(法语“你好”)。现在的女朋友是成都本土妹子,两年下来,口音里的京味儿淡了,成都话倍儿溜。
根据政策,对他这种人才,可以直接在蓉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湖北人杨剑是北航硕士出身,因当年女朋友执意回成都,也追随“领导”的脚步,来蓉进了一家通讯企业。“当时为了落户,咬牙在中海国际社区买了一套大户型。过了两年,又买了一套作为投资。没想到年,本科生就可以在成都落户了,哈哈!”杨剑说得很轻松,因为他显然早已享受到了物业升值的红利,“成都的高新产业发展得不错,我给大学、中学师弟的建议是,赶紧来成都,这里的政府和市民,都欢迎有本事的外地人。”
现在,家里只要一来客人,杨剑铁定去厨房操作半小时,在饭桌上显摆自己做的回锅肉。不明就里的,还以为他是土生土长成都人。
地产商眼里有绿色的光去年,成都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人才净流入率,成都杀入全国前三。“海归就业创业最爱城市”排行,也是第三位。
在地产商看来,这不就是一波接一波的潜在客户嘛。
资源环环相扣。假如,成都没有新增人口,那么刚需带来的市场机会便会急剧萎缩,僧多粥少,多么可怕。
“其实成都的人才政策,跟房地产的关联度相当高。我们当然乐意看到高学历、高收入的人才留在成都,或者移居成都。毕竟,他们是最优质的购买力”,一位房地产营销经理表示,30岁以下的人才,是刚需盘的最爱,迈过这个年纪,又是改善的目标客户,“我都爱死他们了!说实话,我认为有的城市排斥外地人才,也是够愚蠢的。”
当然,如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推出了人才引进政策。全国各地的开发商,也明白这背后意味着怎样的机会——尤其是在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结束以后。
不过,成都市推出的租售并举、租购同权、人才公寓等政策,多少能稀释一点点楼市购买力,在理论上能为平稳房价产生一点点效力。
只是开发商们认为,跟“限购”的威力比起来,这都是毛毛雨啦。
广告:
-往期热门-
▼
莲花社区:一个童话社区的城市样本
北站闭关:成渝双城记的小野心
成都晚报江湖再见
某报谢幕?也许曲终人未散
机会成都:腾腾的豪宅,一叶知春
三圣乡花市,讲不出永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