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最近烟台人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热!
炎炎夏日,中暑的患者又多了起来。医院急诊科了解到,7月13日当天,急诊科共接诊中暑患者26位,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30%,当天,急诊科还接诊了一位体温高达42°C的热射病患者。
△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正在抢救热射病患者
热射病致死率高达50%
说起中暑,大家都有所了解,有的人还曾体会过中暑的滋味。在医学上,根据中暑的轻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类,“重度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急症,其中,热射病是重度中暑中最严重,致死率最高的一种急症。”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孔令亭表示,“当患者遭遇热射病的时候,身体短时间的高温、脱水会使得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引起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等身体多脏器衰竭,足以危及生命。”统计显示:热射病发生后,若不进行及时、有效救治,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左右。天热时,我们常说的“热得要命!”“热死了!”这些话看似夸张,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孔令亭为热射病患者进行检查
环卫工遭遇热射病,体温高达42°C
“热射病最主要的两个症状就是高热和意识障碍。”孔令亭副主任告诉记者,当天接诊的这位热射病患者是一位65岁的环卫工人,下午3点半左右,在市府街清扫路面的时候出现了意识不清、肢体抖动等症状,并晕倒在路边。这位环卫工人被工友紧急送到了医院急诊科,“接诊后,我们为患者测量了体温,她的体温高达42°C,体表有明显发烫的感觉,结合其意识不清症状和她工作的环境,当时的室外温度,我们判断她遭遇了重度中暑,患上了热射病。”
对于热射病患者而言,快速降温是当务之急,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用凉水为患者擦拭体表,在她的腋下、颈侧、腹股沟处放置冰块,用冰帽、冰毯进行物理降温。同时,迅速开通两路静脉通道,保护脑、肾脏、肝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用冰盐水为患者洗胃。“大约40分钟后,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体温也下降到了37.8°C,此后又送到急诊科病房进行进一步地观察、治疗。”孔令亭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患者已无大碍,很快就能出院。
出现中暑,及时降温最关键
“三伏天,出门在外或户外工作时要避开一天当中的高温时段,并做好必要的降温、防晒准备。对于耐热性差或是长时间待在凉爽环境的人群而言,更不能长时间地暴露在高温环境里,以免中暑。”孔令亭副主任提醒大家,一旦有人出现了中暑,首先要迅速将患者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为其扇风降温。重者,除降温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可用清凉油、风油精等降温药品,在太阳穴涂抹。一旦出现神志错乱、语无伦次、昏迷等重度中暑症状,应让患者立即平卧,进行冰敷降温等紧急处理,同时拨打进行求助。
他们是........
他们是.......
他们是......
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也就是说
身体的所有脏器都快要被“烤”熟了!
环境温度较高!
室外:在大气温度升高(32℃)
湿度较大(60%)
机体产热过多!
室外:对高温环境不能充分适应,
而长时间工作、剧烈运动或训练
散热障碍!
室内:室温较高而无空调时,年老体弱、肥胖、营养不良,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也易发生中暑。
在室内也会中暑????
对!!
高温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1)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2)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重症中暑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
中暑可以导致死亡。
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
大量饮水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总量约-毫升)
水温不宜过高
饮水应少量,多次
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适量的运动饮料(帮助人们在流汗的过程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
注意饮食及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
饮食尽量清淡
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多吃水果蔬菜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
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
如果一定要室外活动,注意防晒、降温
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
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UVA/UVB防护)
仔细计划行程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
最好避开正午时段
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
避免太阳直晒
请不要马上就进行激烈的运动
运动应逐渐增加强度
当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重,且胸闷憋气,尤其,已经感到头晕、意识模糊、虚弱,甚至晕倒的时候,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
迅速找到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或背阴处休息!
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开启空调!
使用电扇!
注意:气温升高至32摄氏度以上,电扇对减少中暑发生则效果甚微!
用凉水洗脸、擦拭身体
尽量减少炉灶、烤箱等的使用;如一定需要长时间使用炉灶、烤箱等,则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经常离开厨房,在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
结伴行动,关爱高危人群
1)关心同事:应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中暑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2)关爱老人:热浪来袭,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或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两次电话确认老人健康状况。
3)关怀病人: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的人,如:服用治疗抑郁症、失眠、血液循环不良的药物。这些人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学会帮助自己适应环境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应当有意让自己接触一些高温环境。
适当关闭一段时间的空调,清晨或傍晚到户外活动,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
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让小编很痛心的一条警示!
希望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能绝对重视!!!
热疹(痱子)
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少年儿童。这种皮疹在肌肤凉爽后不久可自行消失。
1.怎样识别:
痱子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丘疹或小水疱群。常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肘折处。
2.怎样处理:
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让感觉好一些。热疹的治疗很简单,医院接受专业的救助。
晒伤
人们应尽量避免晒伤。虽然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但它仍然是一种对皮肤的伤害。医院进行医治。
1.怎样识别:
皮肤变红,可以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
2.怎样处理:
如果未满1周岁或出现以下症状,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1)发热
2)水泡
3)严重疼痛
同时,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
1)避免反复日晒
2)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
3)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
4)不要挤破水泡
热痉挛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衰竭的一种表现。
1.怎样识别: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如果有心脏病史,或者正在进行低盐饮食,要特别 1)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
2)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3)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热衰竭
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它可以是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这是身体对因大量出汗而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做出的响应。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1.怎样识别:
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
1)眩晕
2)头痛
3)恶心或呕吐
4)大量出汗
5)脸色苍白
6)极度虚弱或疲倦
7)肌肉痉挛
8)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
发生热衰竭的人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此时,患者如有反胃、腹泻或呕吐,会失去更多体液导致情况继续恶化,甚至热射病。如果有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1)症状严重
2)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
除此之外,可先帮助病人降温,如果症状持续不好转或继续恶化,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2.怎样处理: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
1)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
2)休息
3)凉水澡或擦拭身体
4)开空调
5)换上轻便的衣服
热射病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温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1.怎样识别:
热射病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
1)头晕
2)搏动性头疼
3)恶心
4)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
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
6)怕冷
7)快速、沉重的脉搏
8)意识模糊
9)口齿不清
10)不省人事
2.怎样处理: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迹象,说明此时的情况很有可能足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1)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2)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比如:将病人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病人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病人身上;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气干燥时,将病人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3)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4)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5)不要给病人喝水
6)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小编温馨提示:神智不清患者可以使用复苏体位,以防呕吐物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
是可以预防的!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1、老年人(65岁以上)、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及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等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2、凉爽通风的环境是防止高温引发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护措施。
3、当气温达到32摄氏度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4、夏季要 5、多喝凉水及不含酒精的饮料,增加液体的摄入量。
6、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更多新闻
惊魂40分钟!莱山一小区高楼电梯停电,母子被困!丨附被困电梯求生法则
这个消息,今天在烟台人朋友圈里传疯了!有远见卓识的家长都在云南治疗白癜风白癜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sj/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