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流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坚持“以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以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高端高效、集约集群原则全力推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面对持续的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双流区确立了“突出发展新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4大主导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规模倍增、能级跃升”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一区三园”的工业空间布局,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着力抓规划明路径、抓促建扩投资、抓载体强支撑、抓创新转动力、抓环境优服务,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向好、高端发展。
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经济提档升级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是产业增效的保障。近年来,双流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整合资源,大力扶持企业转型,支持产业创新突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位于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的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LC光分路器芯片,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让光通信网络中有了“双流芯”。
自创立以来,飞阳科技在双流扎根已经整整10年。在这期间,企业充分运用自身技术团队的研发优势,不断突破创新。随后,企业又斥资1.8亿元,建成了我国首条产业化的平面光波导晶圆加工线,将研发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而“飞阳科技平面光波导芯片工程化平台”更是得到中国工程院专家组一致认可,称其符合当前国际上集成光器件产业的发展方向,不仅将有效替代进口并增强我国在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更对支撑产学研用结合、培养我国高端光通信和物联网传感器芯片设计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而位于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的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相继远赴俄罗斯和美国,参加莫斯科国际通信展和拉斯维加斯国际电子产品订货展,成功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此前不久,该企业成功打通6寸砷化镓芯片生产线,突破了国外对中国高端射频芯片的封锁,成为国家高端芯片供应安全的重要保障。另外,该企业研发的氮化镓及高端光电工艺的新产品也有望在年内发布。
为进一步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双流区一直致力于做优平台,强化载体,大力推动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核电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在产学研合作项目、创业投资、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建设。同时,还着力构建区域大孵化体系,不仅建立了大学生(青年)创业园和孵化园,更积极推进航空动力小镇和物联网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模式成效初显。
同时,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四川大学等30多个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聚集,也成为双流科研教育和人才储备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不仅如此,双流区还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2人、省“百人计划”专家45人,“成都人才计划”12人的双流,在高层次人才总量上名列全市前茅。丰富的科教资源、人才资源和创新载体,都将成为双流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和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双流致力于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提升工业动能活力。加快环川大智慧经济圈规划设计,加速推进大学科技创新园、各大学研究园和产业园建设,着力构建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梯级创新创业孵化体系。落实“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打造“月赛+论坛+联谊”相结合的双创活动体系,从融资支持、政策扶持、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构建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突出“创客公园”、大学科技创新园等亮点打造。同时着力打造“银河·”产业基地、核动力产业基地、信息安全产业基地3大四川省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加快47km2产城一体天府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规划建设,确保中物院“银河·”年内全面建成投用,促进区内企业与科研院所间加强技术对接。
工业强基工业发展后劲十足今年,双流区充分发挥投资底盘作用,按照“挖潜扩能一批、开工促建一批、建成达产一批”思路,大力抓好项目引进和促建,力争引进10个5亿元以上项目和1个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确保完成今年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同时,双流区着力促进重大项目多投快建通过开展工业‘竞进拉练’、加快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企业服务和强化工业专项督为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双流区重点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快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和完善产业链条的核心项目,狠抓项目促建,扎实开展工业“竞进拉练”,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区领导包联制度,加强能源、土地等要素保障,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和建设难题,推进项目加快建设。深挖投资增量,促进新开工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力促中电子、中电科、金发科技等重大项目年内多投快建,多方协调争取,确保工业投资应统尽统,力争完成全年投资目标。
在东升街道银河路的中物院银河·产业基地,一期建设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正加紧规划筹备中。从外表看来,它似乎只是一座普通的大楼,但在这里却汇聚了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新材料研究中心、先进功能材料及制品研发中心、光纤波导激光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创团队。灵宜食品安全检测技术、X射线CT球管、PET放射性药物生产系统、优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红外晶体陶瓷等“高大上”的科研成果都出自这里,让人叹为观止。
不仅如此,目前双流区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形成合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壮大。除海威华芯和中物院之外,核动力产业基地一期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即将收官,部分设备已先行投入使用,待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这里将凭借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建成国际水平的核动力研发基地。中电科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中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也都在有序推进。
“科学布局,形成产业聚集,才能释放出更多的发展能量。”在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一区多园、多向支撑”的临空先进制造业布局,不断规划打造高端产业专业化园区,目前,8.4km2“天府芯谷”正在规划建设中,立足中电科项目推进2km2信息安全产业园建设,并依此规划打造“自主可控计算产业创新创业基地”,依托成都航宇等高端项目,加快推进“航空动力小镇”规划建设,并取得了22.5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与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成都国际生物产业城,基本完成2.6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圣湖生物等4个生物项目签约入驻。随着各专业化园区规划建设的提速推进,园区载体承载能力显著提升,高端产业加速集聚。
(综合:成都晚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