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年是具有诸多象征意义的一年。北京奥运会被普遍看作改革开放的成绩单,正如学生以期末考试结束一个学期,成绩单的提交,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改革开放时代的结束。同时,自宋代以来形成的官民两分的社会结构,也在这一年出现了官民权威的逆转。年以后,即便是官方意图,也倾向于以民间面目执行,民间的权威性似乎压倒了官方,装扮成民间身份的网评员现象就是一个明证。本文通过年一起小规模却影响深远的网络争议事件,试图还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环节,追踪国际文明标准切入中国社会的方式。
§1.争议的引发年春节,正月初六的晚上,在中国最大的网络摄影论坛《色影无忌》,网友dajiala发布的一篇题为《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疑似造假》的质疑,在接下来的60小时内,为中国摄影界和新闻界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网友dajiala的质疑贴,发表于年月1日1时17分,以这样一句话开场:
这是一张大家都很熟悉的片子,当初看到它的时候曾经让我眼前一震:青藏铁路上的火车和野生动物通道上的藏羚羊在同一个时候出现在作者的镜头之中,多么精准的一个决定性瞬间啊!所以之后照片入选CCTV影响年度十大图片,作者也获得无数殊荣……一切都很完美……对于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来说,刘更成为了我的偶像之一[1]。
在dajiala看来,刘为强之所以成为他这个摄影爱好者模仿与学习的“偶像”,是因为他抓住了一个极为难得的瞬间,摄影人称之为“决定性瞬间”。可是,在北京的地铁站里近距离的观察,使他发现了一条疑似拼接线:如果这是两张照片拼接起来的,那么岂不是说,所谓的“决定性瞬间”根本就不存在?dajiala对于照片的信念[]开始动摇,进入了怀疑状态。
火车不难拍到,藏羚羊尽管很难拍,可总有人拍得到,但是,火车、藏羚羊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且能被摄影师捕捉进一个完美的画面,很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如果这个瞬间是拼接出来的假货,那么,制造这一假货的摄影师,也不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反而是应该唾弃的造假者。尤其是,官方的中央电视台把这张照片选入“影响年度十大照片”,以CCTV的信誉为其背书,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中国外交部长曾经以它为证据,面对国际组织说明:青藏铁路的建设没有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随后被全球00多家媒体转载。
网友“一回生”在跟帖中回忆起自己在藏文版报纸上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黑白版)时的迟疑与震惊,那时他盯着这照片看了很长时间,才自言自语道:“如果是真片,我崇拜作者,如果是做过的片,这玩笑就开得太大了[3]”。
这是否真的是一个开得太大了的国际玩笑?带着对获奖照片真假的疑问,众多摄影人开始聚集到dajiala所发布的主题下,展开集体探索。
§.第一轮探索:最初的质疑最初的分析,由原帖作者dajiala带来,众多的网友在同一个主题下跟帖回复参与。引发事件的那条疑似拼接线,因难以确证而不了了之。接下来,dajiala搜集到各种版本的获奖照片,查看其Exif信息[4]。通过对比发现,从CCTV“影响节目组”取得的获奖照片(以下简称照片A)与从刘为强个人网站下载的照片(以下简称照片B),看似同一幅照片,Exif信息却大相径庭。照片A的Exif信息显示照片拍摄于年6月3日,照片B则是同年9月14日,其他拍摄参数也多有不同[5]。
不过,由于Exif信息是可以任意编辑修改的,所以并不能作为绝对可靠的证据,但是不妨碍从中寻找线索。照片A的Exif信息显示,快门速度是1/15秒。稍有拍摄经验的摄影爱好者都知道,1/15秒的快门速度,并不足够快,拍摄一般人的奔跑,都无法把人的动作瞬间凝固住,更不用说把以飞奔著称的藏羚羊拍摄得这么清晰了。这显然不是一个有经验摄影师的拍摄参数。在没有更多的证据出现之前,Exif信息只能作为未解之谜留下来,是需要作者本人出来解释的第一个疑点。
不过,在此时,名人刘为强还不可能来回应不知名网友们的初步质疑。这张羚羊照片,由于牵连了众多权威机构,已经让人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连这都可能造假。有网友就表达了对怀疑的不以为然。网友xtennisss是前三位回帖者之一,他认为这是“疑神疑鬼,都是华南虎给搞的[6]”。而网友Leonyon则表示,如果是假的,将“比周老虎更可恶[7]”。
在核对拍摄日期的同时,dajiala顺带发现刘为强6月3日发表在“佳友在线”的日记。
他惊奇的发现,在刘为强自称的在掩体中等了“八天八夜”的那段时间里,刘为强在网上活动频繁,至少发表了5个主题帖子,难道可可西里无人区掩体里可以无线上网?即便可以,又如何保证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续航?尽管抓住了前无古人的“决定性瞬间”,在3日及随后的日记里,他却只字未提。这是第二个疑点。
网友“子非鱼”指出了照片的第三个疑点[8]:藏羚羊极度谨慎,附近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起它们的警觉,导致它们飞奔而去。可是这群藏羚羊不早不晚,却偏偏赶在有火车经过的时候,闯过铁路桥洞,这有悖常理。当然,刘为强曾解释说,他等了8天8夜才等到这难得一见的一刻,就算是万中唯一的机会,也有可能遇见。要知道当时青藏铁路火车试运行还没开始,试车的次数不会太多,8天中除了预先知道的火车路过时机,其他的时机都不可能有火车羚羊同时出现,就算是趴到坑里等,也确定不会有火车经过。更不说摄影最需要光线,夜晚趴在掩体里等什么呢?
网友质疑的第一阶段,从发出主题的1日晚到次日早晨,网友提出的所有疑点,都还只是集中于不合常理之处,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疑点之多,已经激起越来越多网友的热情。13日凌晨4时45分,网友“老魔”发帖[9]说:“一个周老虎还没打死,又来个刘羚羊?”17分钟后,子非鱼发帖“呼叫技术派”。
从技术角度上看,最可靠的证据是相机拍照时的原始RAW文件。网友“一言”表示,传统胶片拍摄的照片,以作者出示底片证明其原创性。而数码照片,则应该要求作者出示软件所不能修改的RAW原始文件[10]。随即得到网友artlei的附议,指出“作者应该拿出RAW来回应质疑[11]”。正常情况下,摄影人遇到这么难得的场景,一定会不停地连拍。如果拿出一连串的连拍RAW文件,将轻松平息事件。缺乏RAW文件这一漏洞,显然是组织方——CCTV——的漏洞。不过,网络上零星质疑的微弱影响,远不足以引起CCTV的重视。没有RAW文件,就没有可靠的证据。网友“都督”也意识到,依靠“各种分析、数据,再怎么怀疑,都(只)是怀疑,因为,刘可能就是运气好[1]”。
网友的第一轮探索,针对获奖照片的真假问题,进行合理性分析。但是并没有成功。以都督的表态为标志,又重新回到疑惑状态,网友们不得不展开新一轮的探索。
§3.第二轮探索:偶像的倒塌都督的潜台词是说刘可能真遇到了小概率瞬间,这说明都督对好照片的判定依据,是“瞬间”。然而,中国官方的新闻媒体,却不以“瞬间”评判新闻照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曾提出过新闻精品的三项评价标准:政治性、显著性和必读性。“政治性”被列到了第一位。
刘为强获奖照片所蕴含的政治性,正如他在颁奖典礼上所言:“我想在年7月1号的时候,能把藏羚羊、火车、人和自然的这种和谐,用我的一张图片表达出来。”年7月1日,中共建党纪念日,青藏铁路试运行。青藏铁路作为建设在世界屋脊上的一条高原铁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之一。在毛时代建设共产主义“大同”社会[13]失败以后,邓小平在年代初提出建设“小康社会[14]”,并量化出“人均GDP达到美元[15]”的具体指标。年,中国人均GDP首度超过美元。按照邓小平的标准,中国应该已经达到“小康社会”了。然而,社会问题却层出不穷,群体抗议事件连年迅猛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胡温新一届政权,在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和谐”一词是可以类比“大同”、“小康”的大战略。刘为强在这一句话中两度提出“和谐”,且以“和谐”为主题预先设想了一个拍摄画面,其以“政治性”为导向的创作观不能说不到位。
得益于对摄影创作的政治性理解,刘为强得到的回报不仅限于摄影大奖,同时他的影响也渗入到新闻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以刘为强为主要例子撰文,将刘为强的作品列为以“政治性、显著性和必读性”的新闻精品典范,将刘为强列为“值得同行学习”的榜样[16]。可以说,刘为强,通过以“政治性”为首要标准的摄影创作,已然成为了官方眼中横跨摄影界、新闻界的双重榜样。
正因为此时的刘为强依然是强大的,在色影无忌的网友们为技术上的质疑终究停留于“怀疑”而暂时受挫之时,一部分网友开始思考新闻摄影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国家利益?还是本身的真实?另外一部分网友仍然执著地力求揭示“决定性瞬间”的真假,他们开始超越照片画面的拼接疑点,转向确定刘为强拍摄瞬间的时间地点。与此同时,更多的网友则从刘为强个人网站及他发布在网络上的其他照片入手,寻找线索。很快的,更多刘为强的可疑照片被网友翻出来,大家群策群力进行技术分析。从13日到15日中午,在对获奖照片的质疑呈胶着状态的同时,网友们因逐个确定了刘为强其他的诸多拼接照片,而推动了网络打假渐入高潮。
早在质疑之初,dajiala就在刘为强的个人网站上发现了一张夸张的留念照,张开双臂呈V字型的刘为强在一湖前留影,刘的头顶上是一个宽过他肩膀的巨型月亮。有拍摄月亮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么巨大的月亮,通常是用天文望远镜才能拍摄出来的。这毫无疑问是一幅拼接照片。
网友“黄非红粮票本”则从“佳友在线”网站中找到一幅刘为强在保护藏羚羊的烈士索南达杰墓前献哈达的照片,在16毫米的广角镜头下,又拼接了一个大小、月相、角度完全不符合天文规律的照片。
网友“随风81”就一张刘为强在高原明月下烧烤的留念照指出,广角和长时间曝光是不可能拍出月亮上的细节的,网友“涨不停”则指出这张照片的Exif信息显示拍摄时间是年8月4日,那一天的农历(月亮历)是七月十一,月相不是圆的。照片中的圆月肯定是假的[17]。
尽管如此,个人留念照拼接地再怎么夸张,毕竟不属于新闻照片造假。网友们的追踪发现,不光在每一张留念照上,刘为强都喜欢拼接进一个月亮,就是一些风景照中,也有这一嗜好。
网友YRR发现在刘的一幅逆光拍摄的鸟群掠过湖面的照片中,圆圆的满月竟然位于画面正中。网友lymex指出,由于满月的位置与太阳相对成度角,所以即使有,也应该在拍摄者的位置,而不是相反。而且满月时月亮升起,太阳就落下,怎么可能在月悬中天的同时,又有充足的阳光在水面粼粼反射[18]?所以这里又多出一个拼接的月亮。
一张表现《珠峰下的藏羚羊》的照片,也被dajiala揭露出来。网友zy指出,即使在海拔米的珠峰大本营拍到的珠峰,两边也是有山遮挡的,而这张照片上没有遮挡的珠峰,要到海拔米左右才能拍到。如果在那个海拔高度发现了藏羚羊,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可就是重大发现了[19]。其他熟悉珠峰环境的网友随即证实,那一带根本就没有藏羚羊出没,这只是一幅不负责任的拼接图片。
13日下午,Dajiala从《DEEP》杂志上发现了刘为强的一幅疑似拼接照片,这幅题为《遇见西北狼》的照片展现的是一只狂奔的狼正扑向一只逃命的羊的精彩瞬间,但狼过大和羊过小,比例不合常理。
14日早上,网友“白发姥姥”从“佳友在线”找到了一张单独的“西北狼”照片,两幅照片上狼的瞬间姿态完全一致,背景不同。网友“一路骄阳”通过比较细节,发现两张照片中狼蹄附近掀起的砂石尘土是重合一致的。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就发现了原来作者为了提高作品的精彩程度,在狼的嘴巴前,硬生生地拼接进了一只羊。网友kemmi评论说:“看到这张片子时,震撼呀!现在还震撼个P呀[0]!”
到了15日上午,尽管尚未有确切造假证据指向刘的获奖照片,但在众多被揭露的其他假照片面前,刘为强作为摄影人偶像的形象坍塌了。15日凌晨,网友BigIS仿照刘为强拥趸的口气说:“这本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但你们居然质疑?我将狠狠地站在山顶唾弃你们每一个质疑的人。这座山叫道德[1]”,又说“刘老师是我们摄影界的骄傲,请不要再中伤它……这是嫉妒……不要把个人感情凌架在保护国家的珍稀涉危动物之上[]”。BigIS的回贴很快就招来不明就里的网友zgjzp的反驳,称他“是看到这么多人怀疑你的偶像,一时气急了才语无伦次吧[3]?”随即有网友善意地告知zgjzp,其实BigIS只是幽默而已。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到三天前,dajiala在主题帖中称刘为强为自己的偶像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妥;质疑开启56小时后,谁要是再把刘为强当做偶像,就已然成为一个笑话。即使看不出这是笑话的人,也会义愤填膺地去驳斥。可以说,此时刘为强的形象,正从一个付出惊人努力、捕捉精彩瞬间的偶像,不可逆转地滑向一个惯于拼接照片、假造完美瞬间的典型。
网友的第二轮探索,针对这样的信念:刘作为偶像合不合格。这轮质疑因发现大量假照片而在15日早晨获得新的信念,即:刘不但不是偶像,而且还是负面典型。这并没有改变“好的榜样值得学习,坏的榜样应当引以为鉴”的信念,改变了的是榜样的标准。官方的榜样标准因滞后于社会进程而被击溃,符合国际通行的一般标准被作为一切榜样的前提。但这还没有解决获奖照片真假的问题,网友们只能继续探索。
§4.第三轮探索:胜利的假象
在网友们扒出大量造假照片的同时,那些致力于定位刘获奖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的网友们,也不断取得进展。13日点13分,白发姥姥在网络上找到了一张刘拍摄的单独的藏羚羊的照片,背景中没有铁路桥也没有火车,前景中的石头与获奖照片中的完全重合[4]。可以确定是在同一个机位拍摄的。这张照片的Exif信息显示其拍摄于年6月6日13时34分,快门速度1/秒。这张并不出彩的照片,没有什么造假的理由,技术指标较为正常,将可以作为证据链中的一环。点43分,网友“豺狼笑”定位了获奖照片的拍摄地点:“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30公里外的五北大桥动物通道[5]”。与打假同步,另一场关于新闻图片标准的讨论也呼之欲出了。
事实上,dajiala并非第一个质疑这张照片的网友。早在这样照片刚刚面世不久,年7月4日,在“新浪青藏铁路摄影大赛”将其作为获奖作品公示期间,就有新浪网友在该作品下留言质疑其为拼接合成,但是无人理会。年11月0日,在“佳友在线”摄影论坛,名为“打假先锋”的网友以《惊天大骗局,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与火车出现在一个画面上强暴了所有人的眼睛!》为题发帖,质疑此获奖作品造假,但旋即被论坛管理员回帖指为“恶意中伤”,并在3小时后删除质疑贴。这位管理员给出的理由是:“这是佳友刘为强拍的,人家在可可西里坚守天,你行吗。网站有几次马甲(匿名)恶意中伤刘为强,这不只过又是其中一次。”在“佳友在线”网站,以“风流才子”为注册名的刘为强有着众多的粉丝和盟友;在现实中,刘为强是《大庆晚报》摄影部主任。这张获奖照片曾经给刘为强、给《大庆晚报》、甚至给大庆这座城市带来令人艳羡的荣耀。在大庆工作的网友“云层之上”后来回忆说,他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火爆场面:接连几天的表彰大会,报上连篇累牍的事迹报道,非常令人感动[6]。
在色影无忌论坛,以刘为强吃苦、坚守等英雄事迹为理由反驳造假质疑的,先后有影虫7、M6TTLMP、特快专递等网友,但敌不过要求揭示“瞬间”真假的大批网友。网友“素材世界”回帖责问dajiala说,“你要是跟摄影师没仇就是心理BT(变态),你发的这个目的是什么也许包括你自己都不晓得,最后造成什么影响却是人人看得到的”,“真要证明谁是造(了)假,你也成不了名,要证明了没有作假,您更下不了台,何必呢[7]”。素材世界提出了一个“打假目的说”,认为公开打假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素材世界看似颇懂“江湖规矩”,也就是现实社会中在摄影圈和新闻圈混的规矩。现实中这两个圈子都是受党领导的,是有着政治与专业双重规则的场域,即便素材世界真的擅长在双重规则之间踩钢丝维持平衡,一旦转换到网络中,他所深谙的“江湖规矩”就不再起作用了。网友们来去自由,不受任何人的领导与制约,只认摄影专业的一般国际通行规则。可以说,在这个网站上,无论什么样“不和谐”的声音都能发出来。正如网友“寻梦香巴拉”与主流打假大不和谐的回帖,他表示,自从周老虎事件以来,人人见影皆惊,“这种怀疑一切的做法实在不可取[8]”;他认为图片的后期处理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的,打假应该以摄影比赛的规则为标准,还要注意照片主体有没有违背客观事实。按他的观点,规则允许的就不能算做假,再小概率的瞬间只要可能存在,事后人工复原或拼接,都可以算后期处理,而不应算做假。
对此,网友qxinxing~d70回应道:“新闻图片的标准是什么[9]?”由此一问,引发了一轮关于新闻图片真假标准的讨论。网友“幼儿园的阿姨和阿叔”找到了一篇深圳宝安日报社黄裕南题为《新闻摄影图片的评价标准》的文章[30]。文章中说:
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前身--首都新闻学会新闻摄影学术组——提出了评价新闻照片的“五求”标准,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十几年来的全国新闻摄影评选也基本上是按这“五求”标准进行的。
文章指出,求新、求真的新闻标准与求活、求情、求意的艺术标准之间的冲突已经日益为新闻摄影评选带来困扰。这个多重标准已经不合时宜。作者主张以新闻性的瞬间为标准,“没有新闻性的瞬间,就不是新闻照片”。这篇发表于年的讨论文章显示,“新闻性的瞬间”在当时的中国,还远不是所有从业人员的共识,甚至还没有成为新闻摄影图片的标准,其权威性还仍然在讨论甚至争论之中。新闻领域的规则是什么?早在年代,官方就组建了新闻立法起草小组;年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披露说,中国正在起草《新闻法》;可是,10年过去了,现实正如网友“素不相食”的回帖:“悲哀地叹一句:中国还没有新闻法[31]”。事实上,直至今日(年1月4日),中国的《新闻法》仍然没有出台。这确确实实是一个标准混乱的领域,有时有着双重标准,有时可能又有着多重标准。不同标准之间的内在冲突,一旦经由哪怕偶然事件引发而进入现实世界,就会造就这一个和下一个“刘羚羊”。
在以BigIS为代表的网友,突破了刘为强的道德高地之后,并没有占据它,而是迅速超越了它,通过讨论新闻照片的标准,展现了更多的中国摄影人在混乱标准下的尴尬处境。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个别人的道德问题。与身处“体制内”受到的双重或多重标准制约的摄影人不同,网络上的摄影爱好者,没有“政治性”导向的压力,新闻图片标准问题一经讨论,很快达成共识,网友们关心的只是——就新闻摄影本身而言的规矩——“瞬间”的稀缺程度。事实上,打假的突破正是从对拍摄“瞬间”的时间、地点的还原而取得的。
零星证据的积累已经超过天,证据链渐渐衔接起来。月15日11时9分,目击证人出现了。网友“小河沿”跟帖发布了《南方日报》记者郎树臣的自述。年5月份,郎树臣受报社派遣前往青藏铁路拍摄沿线的环境保护。6月5日,在青藏公路公里处,司机发现“在大约公里远的铁路桥下有一群羊”。郎树臣下车摸到桥上准备拍摄,但苦等6小时,这群藏羚羊“一点挪动的意思都没有”。郎树臣只好决定第二天再去。
第二天早上6时出发,......1时50分,羊群终于来到了桥下。又40分钟过去,羊群还在桥下徘徊。13时33分,头羊率先穿过了青藏铁路的安全通道,接着成群的藏羚羊排成一字形奔跑着通过了青藏铁路[3]!
小河沿同时上传了郎树臣在桥上拍到的藏羚羊飞奔过桥洞的照片,桥上并没有火车。有了郎树臣的目击证言和照片,证据链瞬间完整了。接下来,Antonio分析[33]:根据郎树臣的证言,年6月6日下午13时33分,头羊穿过桥洞。而刘为强散布于网络上的其他藏羚羊照片中,有一张的Exif信息显示拍摄时间为同一天下午13时34分,据此可以确定两人拍到的是同一群藏羚羊,可确认刘的这一张藏羚羊照片为真。由于获奖照片前景中乱石和影子,和6月6日真实照片中前景的乱石和影子完全重合(本来影子应该相差30度)。可以确定,刘为强获奖照片上的羊,其实是6月6日这群羊。但是,6月6日,藏羚羊穿过铁路桥的时候,并没有火车经过。试运行的火车曾在6月3日经过这座桥,刘也公开宣称他的获奖照片时6月3日拍摄的。据此判断,刘获奖照片上的火车是6月3日拍摄的,而藏羚羊却是6月6日的那一群。也就是说,这是一张合成的“新闻照片”。
得益于完整的证据链,Antonio的分析重建了拼接造假的事实,迅速得到广泛的肯定,对网友们来说,此时,真相已经大白了。
9分钟后,网友“忧天”发帖说:“大家别争了,我已经跟刘老师通过电话了[34]”。忧天的采访随即发表在迪派论坛,这是刘为强第一次正面回应造假质疑。忧天在其文章中称:
由于这幅照片影响深远,曾有人撰文将之作为摄影“决定性瞬间”的论据,作假质疑一出,引起了广泛 这幅照片“压根就没有作为新闻照片发表”,而是将数十幅原始照片作为素材提供给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制作宣传画之用,画面中羚羊照片、火车照片的确不是同一时刻拍摄,是本人在同一地点拍摄的,当时做为宣传画,大家以为火车和羚羊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更有感染力”才“七手八脚”合成在一起的,制作时有多人在场,并未有“故意隐瞒”。
这幅照片除作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宣传画、明信片素材外,首次对外公开发表是在中国环境报,并非作者本人投稿,而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照片公开发表后被中央电视台发现,并入选“CCTV影响年度十大图片”,在中央电视访谈时,刘已经明确表示这是一幅合成照片,只是节目组认为“这无关紧要,反而会削弱影响力”才未在公开节目中播出。
网友的第三轮探索,确认了获奖照片为假。本该进入一种稳定信念的网友,发现这只是胜利的假象,刘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一笑置之”,不认为自己有错。尽管网友们接连取得了两轮探索的胜利,但是,“好的榜样值得学习,坏的榜样应当引以为鉴”的信念仍然没有得到确认,网友再次回到疑惑状态,还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探索。
在中国传统中,最初明确的榜样观念,见于年出土、年公布的郭店楚墓竹简[35]中《诗经?缁衣》篇。缁衣即黑色的朝服,这首诗以王侯洗了又洗的纯色朴素朝服为隐喻,呼吁王侯君主爱好朴素的纯德、做平民的榜样,从而“使民望之”:通过获取民望(民众的政治寄托)来治理国家。
那么,仿效什么样的例子去做呢?要仿效“仁”。“仁”字本义为“亲”,与亲不同的是,亲是见面在一起的亲密,而仁的古字是上身下心的“”,是指骨肉血缘之亲。后来,孔子把“仁”概念中人与人的血缘关系发展成道德关系。到了孟子更进一步,提倡“仁政”而把“仁”概念发展成一个政治概念。君主与平民之间,要仿效骨肉之亲那样互爱,实现“仁政”的理想。
俄罗斯汉学家郭静云(OlgaGorodetskaya)在对简本《缁衣》分析后认为,“(仁)”概念是先秦《缁衣》的思想中心:“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君民如同身心般一体化是通过“君行民效”——君主做臣民的榜样——来实现的[36]。也就是说,“榜样”是实施统治的具体方法。
在中国传统中,这种“君民一体”的统治框架,一直延续到“毛主席和人民一体化”的当代政治。毛本人也曾经直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代中国,能不能给平民树立可供效法的榜样、模范、偶像、典型、先进等等,是涉及保持党民一体化的政治功能,不仅是衡量领导能力的重要指标,甚至渗入整个党组织,成为日常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CCTV把刘为强树立为一个“偶像”,可以说只是中国“仁政”传统的延伸。然而,在事件中,中国传统的“榜样”受到了国际通行“标准”的挑战。前者总是要有一个具体的人或物来供民众效法;后者却只是一个明确的定义,所有人都以同一个“标准”作为参照,更适合于平等观念普及的社会。
刘偶像形象的倒塌,并不是在获奖照片被证实造假之后,而是在这之前,在刘被揭露惯于以“月亮做签名”任意拼接造假的时候,就发生了。所以,“榜样”可能因为自身人格的缺陷而倒塌;标准却不受个人命运起伏的影响。
尽管“标准”在中国的社会进程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刘羚羊事件的时候,网友只是讨论了新闻图片的标准,却还没有就“标准”本身的内涵进行主题性探讨。
§5.第四轮探索:舆论的力量打假过程中,大家刚刚讨论过新闻图片的标准问题。此时,刘为强及其辩护者们,若是再持新闻图片强调政治性的论调,无异会自取其辱。他们绕开了这个问题,转而否认其获奖照片是“新闻图片”,辩称其最初不是作为新闻图片发表的。刘为强急于为自己辩解,随口道出了可可西里管理局为了宣传效果,一点都不介意造假;还明言了CCTV认为照片真实性“无关紧要”。
强大的CCTV绝不是可以轻易栽赃的,刘为强公开造谣的可能性极小。在中国,CCTV家喻户晓的节目是每天19时开始的全国新闻联播,这一节目中新闻播放的顺序,永远按照新闻主角权力地位的小大排序,从来没有按照新闻的重大性来选择头条。说CCTV以政治性而非新闻性为首要原则,对中国人来说是不证自明的事情。面对排山倒海的造假质疑,刘为强的策略,是放弃“决定性瞬间”原则,抓住“政治性”原则作为救命稻草。但是此时刘为强犯了一个策略性的错误。他似乎忘记了自己在接受CCTV访谈时,亲口说过的话。仅过了3分钟,刘为强那段煽情的自述,就被网友“二扁”翻出[37]:
当守候到第八天的时候,也就是年6月3日,苍天呀大地呀都被感动了:多只的雌性藏羚羊群体来到五北大桥桥下。距离我的掩体只有多米!这些肚子大胆子小的高原精灵们这次没能精明过我。它们停停、走走、看看,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儿。连喘气都费尽了:“哥们儿,快点过吧,我受不了了。”也许是我的哀求感动善良的藏羚羊们,当确定整个世界只有羊类的时候,它们走过了必须走过的五北大桥。在掩体里看到如此情景的唯一的人类,我拿起了相机。正用相机疯狂“扫射”的时候,另一个奇迹出现了:五北大桥上一列试运行的火车巨龙般蜿蜒走过!
刘为强“苍天呀大地呀都被感动了”这番夸张言辞,尤其在造假揭露后,显得特别刺耳而让人无法原谅。
网友“考拉”说:“虽然刘承认获奖照片合成,然而我没有一点胜利的感觉,只有失落,一点迷茫[38]”。对此,网友mydimples表示有“同感”。刘为强轻描淡写承认拼接的同时,仍然以政治榜样自居。这引起了网友更大的反弹。网友“阿占”的回复[39],颇能代表一大批网友的心情:
从刚一有这贴就开始白点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ls/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