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第一篇文章的朋友,催着我要看第二篇,还有人觉得没猛料。虽然离开了,也不能说老东家的不是呀。我这五年为齐鲁晚报是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也得到了很多回报。就像很多人说的,是晚报成就了你,离开了晚报,你什么都不是。这句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大家认得是齐鲁晚报,而不是认你这个人。
年2月22日,齐鲁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兼今日烟台总编辑廖鲁川离开烟台,回到济南担任生活日报总编辑。这个日子我记不住,是他的老战友告诉我的。记得廖总走的时候,我们一起吃饭、唱歌欢送他,我唱了一首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
不久之后,我迎来了第二任老总齐鲁晚报副总编辑金云伟,蓝色快报的刊号后来被《近报》拿走,《近报》现任总编辑也正是金总。
刚换老总,当然是要好好表现,干活更卖力了。有付出就有回报,五月初报社内部竞岗,我成功竞上机动部主任一职。当时时政部的柳斌竞上社区部主任,孔雨童竞上文体副刊部主任,刘清源竞上时政部副主任,候文强被任命县域运营副总监。这也足以看出,时政部确实是报社的黄埔军校。
机动部和社区部之前是一个部门,老主任是鞠平,当时也是报社人数最多的部门,干活出力也是最多的,尽管收入不是最多的。她现在已经是今日烟台广告副总经理。从她手里接棒,压力还是很大的。这位鞠姐雷厉风行,对下属也很大方,作品多次获得齐鲁新闻奖。
新组建的机动部有蒋大伟、王永军、尹海涛、苑菲菲、于飞、张倩倩、张珊珊。再后来,韩逸、吕奇、张晶、孙淑玉也都加入进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刚上任,肯定是带着大家猛干呀。那时候单位两辆采访车,一辆是帕拉丁,一辆是东风面包。这两辆车有一段时间,长期在我手里,因为我们部门主要做突发,赶上司机没空,我就自己开着车出去。当时也算是拿着单位的车练出手了,导致我现在的驾驶技术杠杠滴,当然开手动挡不行,俺也不买手动挡呀。
自己干记者可能是一个好记者,管理一个团队就不那么简单了。蒋大伟身高,站在我旁边都感觉到一股寒风袭来,不过干起活来像我们海阳人,嘎嘣脆,出色完成了很多报道任务。当年的招远麦当劳案,当晚我在网上发现后第二天就安排他去采访,可惜的是该稿子被和谐了,后来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我和张倩倩再次前往招远,不过这时候是跟一帮省内外的媒体一起了。要不然,这个稿子很有希望得当年的齐鲁新闻一等奖。现在,大伟去了烟台一家房地产公司。
王永军,有点腼腆,比较温柔,也很细心。对我很是支持和照顾,上我家吃饭都是吃之前打扫一遍卫生,吃完了再打扫一遍还把垃圾带走。永军不太懂得拒绝,很多人找他办事都答应,所以报社大部分人都很喜欢他。尤其是,他的女人缘不错,不少女性同事都会找他吃饭、散步,排解心中的苦闷。永军离职后去了近报,后来又去了济南人民广播电台。
其他人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跟我私聊,或者直接找他们。
在机动部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出力不讨好,我们做突发新闻的,经常是半夜、一大早就要赶往现场。虽然做了很多不错的稿子,但是不少稿子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见报,我们的价值没有体现,自我感觉的良好也在下降。同时因为蓝快的出现,我们漏了很多重大稿子。再加上我生性耿直,不会阿谀奉承,每次主任例会上,我是挨批最多的。心里当然委屈,但是依然带着伙计们行进在新闻路上。
后来,今日烟台开始发展县域,候文强、齐金钊、王晏坤、吕奇先后被派到莱州。之后,赵金阳、钟建军也先后外派。期间,领导多次找我商量下去,我当时不想下去,是因为感情的事,就不多说了。我甚至给领导写信要辞去机动部主任一职,只想干个普通记者。
晏坤昨天找我说是没提他,我失误。在这里补上,时政部后期王晏坤、宋佳两员大将加入,我们时政部简直是不可一世。王晏坤当时跟我合作了很多稿子,这位临沂伙计做稿子很扎实,独自做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稿子。做人也是没得说,虽然现在已经是某公司中层,但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伙计。他跟媳妇在火车上相遇相爱的故事,我在写山东省最后一趟绿皮火车时,也提到了。被他们的爱情感动,9月25日是他们大喜的日子,祝福他们新婚快乐!想学习在交通工具上如何搭讪,并且如何走到婚姻殿堂,可以找他请教。
金总在烟台这段时间,今日烟台首次发行量突破了十万份,大家士气高涨。当时我们收入改革,不少记者每个月的收入都过万,今日烟台进入了一个高速运转时期。
这期间,蓝色快报停刊,不少伙计来到今日烟台帮忙。机动部前后来了杨玉丽、石磊、王钦帅,不过这些大拿又陆陆续续走了。杨玉丽在齐鲁待了很短时间,却跟韩逸合作了烟大保洁员吃剩饭重大新闻,引起全国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ls/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