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数据挖掘研发中心主任,沈浩说,如果利用好传统媒体的专业,突破新媒体的技术瓶颈,这将是很棒的事,“实现了多重载体的媒体系统,提供的服务有很高的民生贴近性,这种探索值得鼓励
★成都商报“我看未来20年”大型公益演讲
11件属于产品创新类,主要关注传统媒体如何创新表达,比如成都晚报社荣获“四川省志愿者服务贡献奖”、成都晚报社创刊《成都故事》形成报纸文化品牌;
“在我眼里,只要能把去年成都主要媒体机构的表现、重大新闻事件的处理等突出特点囊括进去,就可以被盘点进去”沈浩说,换句话,这个事件能对传媒产业全链条都产生影响,就能称得上“大事件”
成都晚报记者 刘依林
媒体融合类“大事件”包括“成都晚报社新媒体产成都晚报在线阅读品亮相,打造社区媒体集群””
产品创新类(11件)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去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2014年,中国媒体融合元年,新旧媒体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碰撞成都不例外,匆匆12个月里,包括本报在内的成都媒体大家庭一定有让你惊喜的大动作
★成都晚报社创刊《成都故事》形成报纸文化品牌
★新城快报社“24小时手游风暴”活动
成都晚报动作值得赞赏
7件属于媒体融合类,着眼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比如成都晚报社新媒体产品亮相,打造社区媒体集群
★《先锋》杂志复刊
“这种盘点的最主成都晚报电子版在线要动机,应该是媒体管理部门想在整体上对媒体融合发展进行把握总结过去一年各种媒体力量对本座城市综合表达起到什么作用,有利于下一步发展方向的选择”王珏,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长期担任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传媒集团阅评组专家,在她看来,理解传媒工作有助于读懂城市发展,普通受众看了这个榜单,会知晓过去一年成都媒体的变革,避免今后孤立地看待新闻事件,“和日新月异的媒体同步成长,才会变成更聪慧的受众”
★《每日经济新闻》与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办建立长效沟通合作机制
近日,“成都市2014媒体大事件”出炉,这份蓉城的首张媒体“大动作”榜单,盘点了三大类25个事件:
★以重大活动报道为突破,“看度”深入开展全媒体成都晚报登报电话融合报道
★广播剧《天爱》《天籁之爱》获四川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成都晚报社新媒体产品亮相,打造社区媒体集群
★成都市2014年少年儿童经典学习展示系列活动
★“创意设计周”促进成都文化创意产业迈向国际化
★第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圆满举行
★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正式上线
○专家点评
查看盘点的25个事件,成都晚报社荣获“四川省志愿者服务贡献奖”、成都晚报社创刊《成都故事》形成报纸文化品牌名列其中沈浩认为,这两项都很值得盘点和鼓励,传统媒体在报道、制作工作里,除了重视重塑公信力,还需要记住传播正能量的初心他表示,现在就应该强调媒体与受众的密切互动,志愿者是一个很好的纽带,能延展媒体发展趋势,把成都晚报联系电话线上线下串起来,“把志愿者凝聚起来、同时报道常态化很值得赞赏,既实现了媒体应有的告知功能,也不忘正能量的文化涵义”
媒体融合类(7件)
★成都商报社三大移动新媒体核心产品出击
成都首次盘点媒体“大动作”
★成都全搜索辟谣“春熙路砍人事件”
★成都电视台联合中央电视台推出“穿越鞍子河”大直播
★成都日报社打造一流的副省级城市党报理论周刊
成都首次盘点媒体“大动作”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事件能进入盘点?成都晚报记者联系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沈浩,看看从一个外围观察者的角度,会得到怎样的答案
活动策划类(7件)
7件属于活动策划类,聚焦新时期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比如第三届“成都百姓大书市”活动;
★成都电视台创新播出微型新闻纪成都晚报广告代理录片《乡恋》
★成都商报数字采编中心运营
在活动策划类“大事件”里,由市广新局、市博览局、成都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三届“成都百姓大书市”格外引人注目在沈浩看来,媒体策划的活动好与坏,主要看是否贴近受众诉求,社会性是否得到加强,该事件是个很好的例子现在是信息“碎片化”时代,大家的阅读习惯悄悄发生了改变,有声音提出要回归传统的书香生活,这跟庙会性质的活动不一样,它有文化的力量,媒体抓住这点,活动的层次自然上了一个台阶,“希望能继续延续下去,做出成都的本土特色”
★《新二环 同心环》纪录片受热捧
★成都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开播
★成都日报社实施全媒体融合,大力发展新媒体
★成都广播电视台举办2014年成都市汉字听写大会
★第三成都晚报电子版在线届“成都百姓大书市”活动助推全民阅读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启用
★成都晚报社荣获“四川省志愿者服务贡献奖”
如何治好白癜风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