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简介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505800.html当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峻形势下,医护人员勇敢地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专业摄影记者正在逆向而行,走在最危险的地方;而业余摄影人也蠢蠢欲动想去“创作”,但是此时此刻,政府及医学专家三令五申号召我们每个人少出门和不出门。作为一名公民在国家有难的今天,遵纪守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个摄影人要和祖国同舟共济,把“宅”当成一种境界,把“宅”视为一份责任,在重大事件——疫情面前,想想每天千千万万为武汉驰援日夜奔波的人们和每天不断增加的新增确诊病例与新增死亡病例,我们真的不能出去添乱,宅在家里静静地看见外面的世界,祈盼更多的患者转危为安,希望风清月朗疫情早日结束!面对这场病毒大事件的每一个亲历者见证者,我们要致敬那些在前线与病毒抗争的英雄,致敬在前线用镜头记录这次事件的记者们。我们深知这毕竟是一场特殊的战“疫”,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冲到前线去的,即便自己“心慌手痒”有这样或那样拍摄的冲动,但为了保护好我们自己,保护好我们的家人,同时保护好他人,不给社会添乱,那就蜗居在家吧。其实,摄影并不是天天在外“创作”或“采风”你就有多大的成效。所谓“温故而知新”,在休整中翻翻有关摄影资料和已拍照片,也不失从中获得新的领悟与提升。疫情期间,我天天在家翻箱倒柜,整理过去拍摄的照片,并翻出了去年成都网红打卡的“鸯鸳楼”。“鸳鸯楼”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区红瓦寺街18号,这里原本是四川大学教职工的老宿舍,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因两栋7层楼的老房子之间紧密交叉连接成“之”字形的楼梯,楼层之间用双向楼剪刀梯层层相连和互相通行,故网友给它取了名字叫“鸳鸯楼”。走进鸳鸯楼,陈旧过时的门窗和破烂凌乱的家具、斑驳陈旧的墙壁,似乎就像是穿越回了那个年代,走进一个老成都、一个小香港、一个小围城……或许还是现在这个世界太喧嚣、太繁杂、太炫艳。久而久之,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审美情趣又开始返璞归真,追求复古化,于是成为许多潮男潮女争相涌入拍照的打卡地。本想这些照片尚需反复拍摄后择日再“见天”。但鉴于现在“宅”家太久,似显有点无聊,就当大家翻翻“娃娃书”罢了。张西南男,年2月生于成都,中共党员,大本学历。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年高中时期喜欢舞墨弄画,写写素描、画画国画;年在成都春熙路排队买了台“海鸥”,尔后“弃画玩机”拨弄照相机,从此,一头“发烧”扎入业余摄影……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摄影作品,上百幅摄影作品先后在《成都晚报》、《人民铁道》、《工人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经济日报》、《河南日报》、《贵州工人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以及“图虫网”、“津门网”等新媒体刊发。同时,屡次在国际、全国、省(部)、市级专业摄影展览中获奖和展出;并在《大众摄影》、《摄影世界》、《摄影与摄像》、《人民摄影》、《中国摄影报》、《摄影画报》(香港)等主流杂志和报刊上刊发或摄影赛事中获奖、入选。其个人摄影成就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摄影家全集》(年9月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fz/1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