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第35届桃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   四川省作家协会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   成都市青白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青白江区作家协会   青白江区诗词楹联学会   二、活动内容   (1)征文主题:以桃花为媒,反映我区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呈现新时代青白江发展的新面貌。   (2)征集时间:即日起至6月15日。通过媒体刊登诗歌作品征集启事,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诗歌作品。   (3)评选时间:6月15日至7月1日。稿件征集具体事宜由区文联负责,稿件评选由区文联协调省、市作协完成。   (4)文学作品宣传。获奖作品将在《新青白江》报刊、新港文艺等平台登载,特别优秀作品将推荐到省、市级刊物登载。   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奖金各元;   二等奖4名,奖金各元;   三等奖6名,奖金各元;   优秀奖10名,奖金各元。   四、投稿须知   (一)申报的作品须积极向上。   (二)投稿需标注参加青白江区第35届桃花诗会诗歌征集活动,并留下投稿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三)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刊发的作品不得申报参与评选。   (四)每位作者报送同类别作品不超过2件。   (五)作者应保证提交的作品为其个人原创作品,并对该作品拥有所有权及完整的知识产权,无任何权属纠纷。参加本次活动则视为接受和同意主办单位的要求,主办单位可以采取各种形式无偿使用获奖作品用于公益活动。   (六)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于6月15日前将创作作品电子版发送至区文联邮箱:qbjqwl

.   桃花诗会始于年,第一届在清泉镇举办,由本地诗人和诗歌爱好者自发组织。此后,每年春季举办桃花诗会的传统绵延至今,给青白江乃至整个蓉城平添几多诗意盎然。   溯及诗会源头,要从年9月,四川省区县级第一家文学函授讲习所——青白江区文学讲习所诞生讲起。当时,全区余名文学爱好者,踊跃报名参加青白江区文学讲习所的学习。年3月中旬,青白江区文学讲习所所长王国云带领50多名文讲所的骨干学员,来到清泉镇团结村2组廖家山(又称桃花山)上,举行桃花诗会(笔会),在桃树丛中吟诗作赋。时任《星星》诗刊主编白航、《成都晚报》副刊部主任编辑张大成等人应邀参加。诗会临近尾声时,专门从事研究苏东坡的汉学家、美国友人唐凯琳女士闻讯后,也赶来山上参加诗会。这次诗歌笔会,即青白江的第一届桃花诗会。随后,白航在年的《星星》诗刊6月号第19页,刊登了题为《别开生面的桃花诗会》消息;随后,又选编了我区文讲所学员余庆双、陈思奇等6位创作的诗歌,在《星星》诗刊发表。张大成撰写了散文《桃花诗会归来》,刊登在年4月24日《成都晚报》“锦水”副刊头条,从而使青白江桃花诗会声名远播。   时至今日,青白江桃花诗已成功举办34届;先后在清泉镇团结村(即如今的桔丰村)、友谊村(即如今的花园村)、龙洞村、五爱村,姚渡镇龙门村等地举办过桃花诗会,其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青白江享誉省内外的一张文化名片。   从年到年,青白江桃花诗会跨越世纪之交,绵延三十多年。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诗会延期至此,但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心中那朵桃花不凋谢,诗意就会永远流淌。故第35届桃花诗会虽然迟到了,但绝对不会在春天缺席。   我们在青白江,诚挚期待五湖四海的诗友们来稿!

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fz/10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