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
蜿蜒的绿道两旁,
盛放着成片的墨西哥紫绒鼠尾草
及零星的粉黛乱子草,
位于成都高新东区的丹景台景区
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里,
越过眼前的花群,可赏三岔湖全貌,
远望,隐隐可见天府国际机场的跑道。
地点:
丹景台景区
打造“样板”进行亩景观提升
在丹景台可以眺望空港新城、三岔湖等▲
位置:
成都高新区丹景乡。
从市区驱车前往,经第二绕城高速,大约1个小时便来到龙达。
丹景台道路两旁栽种了大片墨西哥紫绒鼠尾草及零星的粉黛乱子草摄影丹景乡苏琪斯▲
作为第一个市本级先导性、示范性重点项目,丹景台项目分首期核心区、中期拓展区、远期外延区三期实施建设打造。
整个核心区域,将建设特色驿站,进行展览馆周边半径0.6公里范围内的景观提升、上山道路改造及道路沿线景观提升等。
拓展区,建设内容为展览馆周边半径0.6至2公里范围内的景观提升工程,包括增绿增景、建筑风貌改造等工作。
外延区,建设内容为规划展览馆周边半径2至5公里范围内的景观提升工程,包括低密度特色建筑群式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增绿增景、建筑风貌改造等工作。
丹景台效果图图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在项目施工现场朝东方远眺,视线越过成片摇曳的格桑花,即可见三岔湖全貌。三岔湖左侧,地铁18号线工地如火如荼,再往远望,约16公里外,天府国际机场的跑道宛如一道白光,隐隐可见。
“丹景台之于整个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而言,在于它的‘样板性’。
”丹景台效果图图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丹景台观景平台项目于今年8月启动,进行生态化的处理,是该区域的打造理念,多选取乡土植物,就地取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景观,用自然的手法处理,不着人工痕迹,流露出原生态的美。在建设过程中,项目还将融入金沙文化元素,如环形道路灵感来源于太阳神鸟。
摄影丹景乡苏琪斯▲
摄影丹景乡苏琪斯▲
高新东区丹景台景区绿道▲截至目前,已完成丹景台等主体建筑基坑开挖、棵乔木栽植,30亩灌木地被栽植。正在加快推进“森林奇旅区”等约亩区域景观提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提升、规划展示、文化展示、休闲娱乐、运动健身、高端服务、对外交往于一体的多功能示范性景区。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将打造13个观景平台
根据规划,未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打造13个观景平台,包括在建的丹景台片区及狮子宝观景平台。所有观景平台的建设手法和思路,都将以丹景台景区作为参考。
丹景台效果图▲
观景平台的选择主要分为山脊主要观景点和半山主要观景点:
●山脊主要观景点,即在海拔米以上的山脊制高点,选择视野开阔、地势平坦、风景秀美的观景点,建设5处主要观景平台,通过山脊森林绿道进行串联,实现高处远眺山水林城。
●半山主要观景点,主要在海拔-米的半山,选择视野通透、可达性强、特色鲜明的观景点,建设8处主要观景平台,通过半山森林绿道进行串联,实现多点近览双城胜景。
与丹景台隔三岔湖相望的
马鞍山观景平台即将竣工
位置:
位于三岔湖北岸,距离成都约60公里,距离二绕1.8公里。
拥有27平方公里开阔的水域和18平方公里的湿地,是远眺三岔湖、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中心区及龙泉山脉的绝佳位置。
摄影空港集团综合管理部刘天宇▲
整个马鞍山观景平台绿化率达到85%以上,目前已栽植桂花、银杏、香樟等十多种树木及各种时令花卉。
不同的节点,将分别设置不同的特色植物和主题,从景观上突出四季的变化,达到春花秋彩的效果,从视觉上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感官体验,展示空港新城“国际、创新、临空、生态”的特质。
摄影空港集团综合管理部刘天宇▲
自去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交付土地范围内山体加固、人行道、木栈道、种植土平整及植物栽植工作,并进入正常维护阶段,展示中心主体建筑和装饰部分也已全部完工,正在等待设备安装。
摄影空港集团综合管理部刘天宇▲
下一阶段,将加快建设临空观景台电梯区域,并进行雕塑、休闲桌凳等设备的安装。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年“增绿增景”6.5万亩
截至目前,
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已完成6.5万亩“增绿增景”,
建成各级森林绿道约公里。
总长约公里的旅游环线
已开工建设里程约40公里
丹景台景区摄影丹景乡苏琪斯▲
年内实现“增绿增景”4万亩,
开展飞播造林试点1亩;
高质量建成丹景台核心区等重点景区景点
和一批“观山揽城”重点观景平台;
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环线,
计划建成旅游环线50公里;
建成森林绿道50公里,
建设“灌区、园区、景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信息来源:成都晚报等
编辑:严沁珂
赞赏
长按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ktaihe.com/cdwbfz/1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