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篇李宗明矿山岁月九与兰草花相

李宗明

在矿山的7年多,我历经的生活片段何止千篇,但如今细细数来,值得永记的也就那么几十篇,这其中有去阴湿的深山里找寻幽兰及与兰草花相关的几个故事。

兰草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其香味被赋予“王者之香”和“天下第一香”的美誉。兰草植株犹如袅袅婷婷仪态优雅的淑女,美而不妖,艳而不俗,其花香沁人心脾,故我国历代的文人骚客都对它宠爱有加,称其为“岁寒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吟诗作赋赞美兰草的美姿和奇香者甚多,这当中以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北宋黄庭坚等作的“幽兰赋”最是广为传诵。

来自全省各地的数千知青进驻?江矿区3个多月后,就是另一年春暖花开时节。每当我们工余饭后漫步在矿区的公路上,总有一股令人神清气爽的馨香不时随风袭来,让我们心旷神怡为之陶醉。有花卉爱好者告诉大家:那是山上兰草开花的香味。兰草的花香幽深、淡雅,可随风传得很远,还说野生于丛林中的兰草非常珍贵,好品种价值连城。野生兰草别名“深山隐士”,行踪极其隐秘,即便嗅到了它的花香,要找到它扎根之地也绝非易事。

不久,?江矿区周围山上盛产各种野生兰草的消息传到成都,引来了杜甫草堂、南郊公园、青羊宫等处开来大卡车,派人上山采取拉网式的方法采集兰草。我和小曾、铭谦等喜爱兰草的一帮朋友见此状况,感觉我们再不下手就来不及了。于是我们从此一有空就往山里那些阴湿的、土壤多腐殖质的杂木林和荆棘丛里钻,不辞辛劳地搜寻兰草的芳踪倩影。

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凡去山里参与搜寻兰草的工友绝少有空手而归的。我和铭谦、小曾等几个兰草迷在半年之内多次得手。有一次我们特别走运,竟在一片阴山的灌木丛中找到了不同品种的10多株兰草,这是我们山中寻访野生兰草空前绝后的一次好运。我们将这些兰草用山里的藤蔓捆扎成团,掂量了一下,足有40多斤。回返途中,我们采取轮流背负的办法,翻山越岭10多公里,终于将这批“花中君子”从那幽暗的深山老林里带回了现代化的宿舍楼。我找来几个破旧的洗脸盆,将这批兰草暂时委屈在里面。为了让这批和先前采集到的芳草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我和铭谦他们从第二天起,就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自造花盆。

做花盆实际上一点也不复杂,但首先必须用黄泥做好一批模子,或圆或方是大是小那就要看各人的喜好。模子做好后,我们就去找来水泥、沙子和细小的石子,按比例加水搅拌均匀后,仔细覆盖在平放于地面的模子上,接下来便是去找来一些干草,平整地盖在反扣于模子上的花盆的底部,然后每天往草上喷一次水。5天以后,一批形状各异的自制水泥花盆便出现在我们宿舍的露台上。我们先后共自制各型花盆好几十个,自用有余,还送了些给其他工友,并先后带了10余个回成都。至今我家里还有两个幸存的自制花盆,历经40多年的岁月沧桑,它们都已长满了青苔,完全没有了当初那青涩的模样。

那10数丛来自大山深处的兰花草,在我们为其开辟的新家园中生长旺盛,发育良好,每当它们喷香吐郁时,整个宿舍楼都弥漫着一股温馨提神的气息。有一年的3月,兰草开花特别多,那分外醒脑的奇香竟然使我们开始了胡思乱想。某日铭谦对我说:“听说菜谱里有一道宫廷菜叫‘兰花肉片’。眼前有这么多兰花,我们自己也可以炒一回来尝尝鲜嘛。”我一听此言,正中下怀。

我们说干就干,由铭谦去找人买黑市猪肉,我则将10来个花盆里的兰草花剑悉数剪下,有冒尖尖的一大搪瓷碗。待铭谦买回高价猪肉,我便操刀将其细细切成肉片,拌上清豆粉,加上些许泡红辣椒,炒成了大半洗脸盆兰花肉片。我们叫上隔壁寝室的苏友和刘大哥等一起来品尝,结果大家都未品出一丝兰花的香味,感觉那炒过的兰花吃起来就像是在吃绿豆芽。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候的作法简直就是在糟蹋圣贤,那么名贵的兰花,居然被我们当做绿豆芽吃了。后来我们弄清楚了,菜谱里那道兰花肉片的制作方式和配料,与我们炒的这盆兰花肉片真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们听信了?江矿区盛产兰草这一传说后,纷纷来信求索或是在我们回去休假时登门拜托。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化解这道难题的,我自己在那些日子里总感到肩上被压了一副重担。因为当大家都知道兰花草身价的时候,矿区周边山上的兰草已被采集殆尽,要想在近山再找到兰草已成梦想。但是,我又不愿使亲友们太失望,总得多少有些表示才行,于是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小曾、苏敏等有空便带上干粮和水壶,艰苦跋涉到大山纵深里搜寻兰草。

经过多次奔波,我们也找到些兰草,但距亲友们的需求还差得太远。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无意之中又有了新的发现。首先,我们发现大山深处的侧耳根长得格外肥嫩,株径超过筷子,叶片大似苕叶,并且一找到就是一大片,以至于我们为了采集这可口的野蔬,竟将找兰草的任务丢在脑后。其二是那丛林中的朽木上多长有黑褐色的木耳,每每遇见,也能采集两三斤。几个月积累下来,我们回成都休假时,背包里就总有一两斤野生干木耳。其三是小曾有一次居然在一个山坳里发现了一片厚朴林,这可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我们于是用刀切割了好几枝带回矿上,有抽烟嗜好的刘大哥见了,高兴得了不得,忙找我们要了一大截厚朴枝干,用刀连夜削成了几根烟杆。听刘大哥介绍,厚朴除了有消积食,治哮喘和便秘等功效外,还有止咳去肺热的作用。用厚朴枝干做成烟杆抽烟,就再也不会咳嗽上火了。

除了我们这3项新发现外,还有几个工友在大山深处的白桦林里发现了野生天麻。野生天麻从来就身价不菲,即便在那低收入、低物价的年代,每斤干品也要卖50元左右。因此消息一传出,便在全矿工友中掀起了“上山找天麻”热潮,去深山里寻访幽兰的群众运动至此便渐渐冷落下来。

作者简介:李宗明,年2月9日出生,四川省商务厅退休人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理事,金牛作协会员。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成都晚报、四川日报、青年作家、等报刊上发表小小说、散文、译作等20多篇,计10余万字;在国际市场杂志、经济日报、国际商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计20多万字。退休后,写有60余万字16个题目的自传体系列文章,其中《我的大学》于年被成都大学校刊连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bbfz/11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