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九寨沟、乐山大佛的大气,新都桥、丹巴甲居藏寨的秀丽,亚拉雪山、贡嘎山的粗犷……2014年,孙立平发在博客上、微博中自己拍摄的川内美景,显示出最近4年来,他的镜头几乎摄遍了大美四川
孙立平与四川的缘分不仅于此去年3月8日,站在2014年第二期金沙讲坛的台前,孙立平为成都市民带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的专题演讲实际上,除了成都,孙立平还到过川内很多城市,多数为了拍摄
因为独特的构图和立意,网络上孙立平有一大批“粉丝”;生活中,他被大众所熟知却是曾担任习近平“论文指导教师”的坊间传言关于这件事,孙立平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澄清过这是一场误会,希望各位不要再以讹传讹
留下诸多四川印记
“喜欢四川人的生活态度”
百度成都晚报广告百科上对孙立平的评价是:“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以保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著称”在摄影视觉上,他依然有着一大群粉丝众多拍摄地中,四川拥有较高的出镜率,网友称之为“四川旅游代言人”
去年2月28日,他上传摄于2010年7月7日的乐山大佛,这是他认为自己拍大佛比较漂亮的一张4月5日,他再上传一组眉山拍摄的风光照,片中有劳作的老人、蜿蜒的山区公路等等,无一例外以绿色系构图,取名“春天的颜色”6月1日,他上传2013年3月31日摄于阿坝州理县的羌寨碉楼8月7日在乐山,他拍摄了一张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汇流照片时常拍摄四川风光,以至于网友调侃“教授成四川旅游的代言人了,应该要一笔丰厚的广告费啊”9月4日,他向网友们推荐2011年10月2日摄于四川雅安上里古镇的照片,片成都晚报官网中河岸边围坐着三三两两茶客,他说:“喜欢四川人的生活态度”12月22日开始,他则陆续上传深冬川西行的照片
社会学视角下的光影
人物名片:孙立平,辽宁人,1955年5月7日出生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1981年进入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班学习1982年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0年1月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南风窗》评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图据孙立平微博)
多图晒深冬川西行
看孙立平微博的人对他常用的拍摄设备并不陌生,无非三种——尼康d200、d800单反相机以及偶尔使用的手机关于孙立平的拍摄设备、照片色彩、构图、立意是否有其独特风格?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院长曹培鑫眼中,孙立平的照片多为大全景照成都晚报登报电话,普通广角镜头就能满足,对相机也无太多要求,“因此,他选择的机型完全能满足拍摄需求”曹培鑫特别关注了此次深冬川西行的组图,认为孙立平的照片多采用三角形构图法,即在一个画面安排三个点,且三个点不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三角形的支撑这种构图方式较为活跃,可以较好地强调前景与背景的关系,需要注意三点位置的安排一定要舒适,避免喧宾夺主
【业内评价】
“摄影作为一种影像语法,是多意且模糊的”与拍摄的技巧相比,曹培鑫更愿意说说孙立平拍摄照片的立意2014年的最后一天,孙立平在微博上发布一张烟雾缭绕的山中风景,配文“今天,是2014年最后的一天在这个时候总应当说点什么说什么呢?最想说的,也许是这么一句话:历史将会表明,2014,将会是告而不成都晚报广告部别的一年我是说,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逻辑在改变表面的最明显,深层的更长远”曹培鑫看来,这颇有些社会学者厚积薄发的思想与表达痕迹,这也是他与大多数拍摄者相异之处
2014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者钱理群发表《告别的时刻到了》一文,表示要过半隐居的生活,把最后的时间留给自己和家庭孙立平在其微博上转发了这篇临别之作,对钱老的话深有共鸣,“回忆起几年前,一位报社的老总问评论版负责人,孙老师怎么不写东西了?回:还让他写什么,该说的都说了其实,前些年我就开始慢慢退出”作为一名社会学者,孙立平自有其观察和分析社会的方式,“慢慢退出”的他选择了用镜头对焦所见众多拍摄地中,四川拥有较高的出镜率(如图)
不厌其烦给出原图下成都晚报订报电话载链接
去年1月10日,孙立平在微博中上传了一组2011年拍摄的九寨沟美景,照片中的湖水蓝绿相间,深浅交织,这是他第一次与网友们分享自己所拍的川内美景有网友问这样漂亮的照片是用什么机型、设备拍的他答:尼康d200他说单反的咔嚓声带给人的感受是卡片相机无法提供的有网友开玩笑:“孙老师,网上说,玩单反穷一生哦”孙立平则说,自己节制就是了,他不追求设备,连安装在相机镜头前用于过滤自然光的附加镜头都没有
孙立平喜欢拍摄,看他微博和博客的人不难发现他尤爱拍景,几乎不拍人物有网友问缘由,他说基本无法拍人物,因为老觉得没征求人家同意,是一种冒犯,所以顶多也就拍点人物剪影于是,在其微博和博客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流动的云、变幻的晚霞,成都晚报官网以及每到一地关于树木、花草、奇石、峻岭的洞察
2014年的最后一次出游,孙立平有机会来到他“魂牵梦绕”的川西,沿着岷江,逆流而上进入阿坝就是汶川孙立平原来去过汶川,此行并没停留接着是理县,原来也走过一段,包括那很有特色的羌寨由于时间有限,除了偶尔停车,拍拍路边的景色,他直奔毕棚沟一路上,孙立平在古尔沟拍摄了岷江上犹如宝石般的水面;洒落在绿树丛中,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的藏寨;……微博上,孙立平常常上传自己在各地拍摄的风景照,这次深冬川西行自然也不例外每每上传,不少网友为他的构图点赞,说想下载用作手机或电脑的桌面背景,他也不厌其烦地给出原图下载链接
关于拍照的一点体会,在孙立平3000余条微博中,仅仅提过一次,“拍成都晚报登报照总要找好的景点好的光线比如红红的晚霞啊但不如意者常八九很多时候风景光线就是不怎么好,怎么办?我的态度是,与其遐想晚霞,不如在现实中努力”这是孙立平在社会学视角下对摄影的理解,或许也是他对生活的理解
“这是一个隆冬的季节,这是一个似乎不适合旅游的时候但恰好有一个机会,让我来到这个魂牵梦绕的川西”2014年最后一天的凌晨,孙立平用文字记录下这场深冬川西行
白癜风用什么药能治好背部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