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

  “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涉及余位现当代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和心路历程,介绍了中国职业科学家群体形成、演进的曲折历程,讲述了他们为国家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及做出的贡献。在此,我们把科学家们卓越功绩背后的故事陆续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些可敬的人。 

——编者

  林为干是我国著名的微波理论专家,被公认为我国微波学界的奠基人之一。从教60多年,林为干培养出数百名硕士,80余名博士,均成为推动我国微波事业的骨干。同行评价,林为干在我国电磁场和微波理论研究和教学领域的贡献无人替代。年,香港中文大学邀请林为干作学术报告,尊称他为“中国微波之父”。

  抗战胜利赴美留学

  年,林为干出生在有“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省台山县。林父饱读四书五经,是一名律师。受父亲影响,幼年的林为干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年,年仅15岁的林为干以“家乡状元”的身份考取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后本科毕业,成为一名电话技术员。抗战时期,林为干不惧敌机轰炸,钻密林、跨大江,在云南保山前线架设、检修电话线路,保障战时通讯。

  ▲年6月,林为干在昆明。

  年,24岁的林为干结识了在昆明邮电局当会计的江苏姑娘邓蓉芬,两人经常相约打篮球、排球,不久就走到了一起。结婚一年,儿子林诘玉出生。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林为干获得出国学习的机会。当年9月,怀着胜利和留学的双重喜悦,林为干告别妻儿,踏上赴美旅程。

  变卖家当准备回国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优美宁静的校园,林为干十分珍惜在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学习机会,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所有成绩都是A。一年后,林为干顺利入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林为干出国后,妻子邓蓉芬带着孩子离开云南,来到重庆邮电所工作,后又辗转到南京、广州。

  年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李四光等大批留学生、学者、科学家纷纷冲破阻挠回到祖国。年,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后,林为干将论文“一空多模微波滤波器”投寄到美国《应用物理》学报,后来该论文被刊发在学报年8月号首页。年3月,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后,林为干开始了回国准备:先变卖自己的家当,卖了小汽车,退了租的房子,然后移交工作,约上11位留学生等时机成熟就回国。美国当局想用高薪留下他们,遭到断然拒绝。

  海上向祖国求救

  二哥林为梁是林为干决定回国的主要动力。“二哥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林先生回忆,年,林为梁与陈潭秋、毛泽民一起在新疆被军阀杀害,他终生身铭记这位27岁就牺牲的革命烈士,“我答应了二哥,一定要回来建设新中国。”

  年8月,林为干从美国启程,先是美国西海岸不放人,好不容易离开了,在船即将到达香港时,他们又被通知不能在香港登陆,将被原船送回。“已经快到祖国的大门了,哪有回去的道理?”林为干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决定试着用船上的无线电给广东省教育部门发去求救信号。

  在公海上漂泊两天后,对方回电说,将派船来公海迎接,接到这一消息,11位留学生高喊:“祖国万岁!”几天后,林为干等在广州登岸。

  而这时,在广州邮电局附近一个简陋住所里,妻子邓蓉芬正在家中,就着昏暗的灯光替7岁儿子补习功课。敲门声传来,林诘玉跳下凳子,似乎有心灵感应一样喊着“爸爸”就去开门。门外,一身西装打扮的林为干放下手里的皮箱,一把抱起了儿子。

  “做一辈子的研究生”

  回国后的林为干先后在岭南大学、华南工学院任教。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林为干成为学校首批“元老”级别的教授。年春天,林为干带着妻儿在火车上度过一个特别的春节后来到成都。

  ▲年6月,林为干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学时与导师J.R.Whinnery在一起。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为干每天照常到教研室钻研电磁波技术,后来他遭到批斗,被丢进“劳改队”,做勤杂、疏通下水道……这时他仍不忘科研,每晚悄悄拿出藏在被子下的学术著作,借助昏暗的灯光学习。年至年,林为干将“文革”期间的学习和研究汇集成册,先后出版《微波网络》、《微波理论和技术》、《电磁场工程》、《电磁场理论》四部专著共余万字,成为学科经典著作。

  年,林为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学术界对其科技贡献的肯定。年,林为干从科研和教学一线退下来,但丝毫没有懈怠,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从事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此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林为干发表了余篇学术论文,独著或为第一作者的近30篇。年他获得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年,林为干在实验室。

  年5月18日,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授予林为干名誉文科科学博士学位,这是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第一次将这一荣誉授予一位中国学者。用林为干自己的话说,年的博士学位,是靠自己奋斗取得的。而50多年后的博士学位,是别人送来的荣誉。

  在林老现在的夫人朱建华眼里,林为干“没架子、不讲究,工作忙碌、生活将就”,脚上的皮鞋一直穿到坏才舍得换;一根皮带用了40多年断为两截,找鞋匠接起继续用。林老先生的桌上有很多剪报、笔记、草纸,连报纸的中缝、边角上都写满公式。“做一辈子的研究生”是林先生的愿望。学生们称林老先生为“一辈子的学者”。

  (本文参考资料:成都晚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最给力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5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