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2日下午两点半,轻安书品“面对面”的读书活动,作家、知名媒体人苗炜先生将携最新小说《面包会有的》莅临轻安书店,与作家杨葵、作家洁尘一起,聚谈和美食,小说,爱情与生活有关的话题。
《面包会有的》是苗炜年的最新小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包含了他最新创作的两篇小说《面包会有的》与《土豆烧熟了》。小说以美食入题,将食物与道德的宏观议题融入小说绵密的细节之中,读者可窥见他广博的学识和精确的小说技艺。小说主人公品尝美食的经历,反映了过去三十年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翻天覆地的变迁,苗炜试图拨开人类旺盛食欲的表层,以文学的视角剖析其背后隐藏的变化。
第二篇《土豆烧熟了》将大背景置于四百年前的南京,以两位西班牙传教士的经历为主线,不仅折射出大航海时代人类心灵与饮食的革命,也描绘出了明末中国普通人和贵族的饮食风物。小说中的穿越情节更是引人入胜。
|品书|
《面包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是挨过艰难时世的咒语,也是杨大卫奋斗多年的生活成果。他安心地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可以吃到地球上最稀有的美味。一次美食巡礼,他与朱海伦完成了两个吃货的隐秘相识。不料杨大卫遭遇一场恶疾,几乎丧命。美人离去,重生的杨大卫也不得不告别美食,仅靠简单烹制的食物为伴。吃得简单之后,他的欲望也随之发生改变,怀念起面包还未泛滥的那个年代。
《土豆烧熟了》
探险家哥伦布、麦哲伦为地图添上新的大陆和海洋,哲学家笛卡尔、牛顿变更心灵在宇宙运行的轨迹,但是谁发起了人类味蕾上的一次次革命?几百年前,土豆传入欧洲,贵族们起初只观赏它的花朵;番茄则被认为是不可食用的,因为人们吃它的叶子中毒了。
在那巨变频发的时代,西班牙青年陆亚烈跟随老传教士庞迪我,来到了中国南京。结识神秘的朋友之后,他们看到了三百多年后的地球仪,亲口尝到了炸薯条蘸番茄酱。在土豆和番茄的美味进化史之中,陆亚烈是被选中的那人,将见证诸多奇迹。
|苗炜谈写作|
我原来以为写小说可以回避一些大问题,但写着写着就发现其实你没法回避这些,如何看待国家、传统……这些问题你回避不了。我是个挺爱开玩笑的人,原来写专栏文章很喜欢幽默、恶搞这种趣味的东西,但已出版的两本短篇小说集中没有这种,写长篇时就把自己的这一面发掘一下。我写小说从年才开始,也没形成所谓自己的风格,可以想写什么写什么,我更希望能多变化一点,多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写小说更多是处于自言自语的状态,想的、写的就是自己的事儿,读者也是觉得对自身有意义才会看。媒体的发言状态是外向的,而小说是内向,让人把向外的开关关了一下,更深入地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