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野人怀土,小草恋山,想念成大旧时光

校友简介

谢晓苏,男,成都大学78级中文系校友,现任成都日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成都市第12届,13届政协委员,享受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曾在成都市四川红旗柴油机厂工作,年高考后,到成都大学中文系,年毕业,到当时的成都日报文艺组担任编辑;年改版为成都晚报社,相继担任副刊部编辑,主任。年,被调到新成立的成都晚报社任第一副总编辑,年又调回成都日报社任副总编辑至今。前言

在高考的十字路口上,我因了冥冥中的缘分来到成大中文系。从此,新的生活画卷便在成大展开.虽然当时,成大刚刚挂牌成立,但它让经过文革后的我们,有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能系统地学习知识,并在一些优秀老师的指点下很好地学习和成长。在这里,同学们都开始了人生新的篇章。

野人怀土小草恋山

毕业后,常常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在那里,我遇到了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师,像白敦仁,钟树梁教授等。特别是谢宇衡教授,我至今难忘。谢老是个学识渊博、讲原则、很有风骨和操守的老知识分子,早在抗战中就参加了抗战文协,颇受人尊敬。当然,谢老也是一个真正秉承“师道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宗旨的老师,他不是我的任课老师,但他为我解答了很多知识上的疑惑。记得在念大学的时候,我喜欢戏曲小说,他就把他的老师中山大学的董每勘教授,同学汪玢玲教授等著作及学生介绍给我;后来我从事新闻工作,谢老又把他的同学人民日报的老诗人徐放,时任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的总编辑刘黑伽介绍给我,这几位原东北大学内迁四川三台时的学生,都是在抗战流亡时就参加革命的文化界老前辈,对四川感情很深。他们都在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给予了我许多帮助。

年高考后我曾被重庆某大学外语师资班调档,后来我主动请求调剂到成都大学中文系,当时,成大刚刚挂牌成立。到成都大学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我喜欢文学,对外语殊无兴趣;另外成都大学是成都市新成立的一所地方大学,不会被统分,这在当时还是有点诱惑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家庭等因素,最后选择了在成都大学中文系就读。成都大学是年10月在黉门街挂牌的,学校成立之初,我们在十六中借读,年,学校搬到八中(原火车北站荷花池校区)。当时,学校不大,但五脏俱全,而且师资力量也雄厚。当年跟同学们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光至今记忆犹新,毕业之后一些同学之间依然保持着联系,定期小聚。我们都算是共和国的同代人,有共同的语言和经历,相约一起,慢慢变老,甚至小鬼(孩子)长大了,我们都去参加他们的婚礼,有些现在已经当爷爷奶奶了,我们都还相互朝贺、打趣。

鲁迅先生曾说“野人怀土,小草恋山”,现在听到母校的名字,心里倍感亲切。经过十年文革,成都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回想起来,很感谢在成大遇到了在知识上和做人上给予指导的好老师,也怀念那一段“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学时光。

爱上一行至死不渝

毕业后,经过一番抉择,我开始进入传媒行业。年《成都日报》改名为《成都晚报》,我在副刊部担任编辑,副刊部的《锦水》闻名全国。虽然当时《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办得很出色,但《成都晚报》在全国晚报界属“四小旦”,也是很有影响的。那时候我们的副刊部也很强大,《锦水》是报社王牌刊目,当时恰逢思想解放运动,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出学术性专版,比如说金瓶梅研究、水浒研究、三国研究等,吸引了全国许多一流专家共同参与,这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在全国的名气也很大。我还记得一位同事当年提出“南方丝绸之路”的观点,现在早已成为全国学界共识。这可以看做我们在文化上的贡献吧。在《锦水》工作期间,我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同时也借助这个平台,与全国先进的文化和文化人有了接触,以后很多人还成为我的老师和朋友,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人在年轻时都有梦想,但很多事情,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比如说,过去办副刊《锦水》可以偏重在文史、学术艺术方面。到新晚报就要打市场,现在回日报管采编,它定位是新型城市党报,就要求更多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4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