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者从成都市气象台获悉,此前发布的霾黄色预警信号继续生效中,今天白天天空状况也不会有大的变化,这场雾霾已经持续了四天了。
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噩耗,更刺激的是,根据空气质量预报,包括成都在内的省内大部分城市污染态势还将持续3天......
下图是四川21个市州这三天的空气质量预报表
预计:17-18日,盆地西部和盆地南部局部城市为中度至重度污染,盆地西部和南部大部城市为轻度至中度污染,盆地其余城市为良至轻度污染,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为优或良;
19日,盆地西部和盆地南部部分城市为中度至重度污染,盆地西部局部和南部部分城市为轻度至中度污染,盆地其余城市为良至轻度污染,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为优或良。
前两天的文章里我们已经说过,四川作为盆地地形,总体风速小,静风频率高、冬季雾日较多,常年存在逆温层,为全国两大静风区之一,不利于大气污染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而且由于湿度的增加还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二次颗粒物。
加上成都市人口稠密、机动车保有量大、产业集聚,污染物排放集中,排放量大,则为大气污染防治增加了难度。(想了解更多请猛戳→→成都遭遇“十面霾伏”你知道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讲道理的说,目前成都雾霾的情况就是这么具体,但成都有关部门的抗霾行动,大家其实也不该忽视。
全城“抗霾”成都相关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
1
除重点市政工地外所有工地停工3天
14日晚上10点半,市城管委就部署了“五查一冲洗”(查四大工地、查渣土运输、查露天烧烤、查焚烧垃圾、查综合防尘和城市大冲洗)专项行动,做到全域、全面、全力开展治尘、采取一切治尘措施,减少污染。15日早上,市扬尘办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成都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域内,除重点市政工地外的所有工地停工3天。
2
无人机航拍巡查发现扬尘问题8处
15日零时,成都市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应急预案。当天,锦江区、青羊区等12区(市)县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巡查工地个,对个违规工地进行查处;检查运渣车辆,查处违规运渣车96辆;查处露天烧烤处、露天焚烧2处;出动洒水车车次,冲洗万平方米,检查工业企业55家。
成都市环保局督查组分3组共12人,对高新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进行督促检查,发现扬尘问题3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份;无人机组分3组共12人,对成华区、金牛区、郫县进行了无人机航拍巡查,发现扬尘问题8处、露天焚烧火点1处。全市环保系统派出执法人员人次,检查涉气企业家,对5起环境问题督促整改,立案查处1家。
3
连续两晚飞机升空“求雨”
为了给灰蒙蒙的天空“洗个澡”,成都派上了飞机。15日、16日,连续两天晚上,一架飞机从广汉起飞,在大成都上空播撒碘化银烟条进行人工增雨。飞机飞了两个多小时,绕着大成都足足两圈,燃烧了24根碘化银烟条。几乎在同一时候,位于西部沿山一带的12台碘化银发生器也开始作业。16日晚,这架装有碘化银的飞机再次起飞“求雨”。
16日一早,还有些湿漉漉的地面,证明雨水曾悄悄来过。这一天,成都虽然还未彻底摆脱“霾伏”,但相比前一日,空气质量还是有所好转。
4
污染加重将启动二级及以上预案
16日,成都市环保局召开了关于大气雾霾应急处置电视电话会,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预测未来的空气污染会呈现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将即时启动二级及以上预案,届时将采取工业企业减产限排、工地停工、扩大尾号限行区域等措施。
5
水泥厂停了一条生产线
16日下午3点半,成都市经信委巡查小组到达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三条水泥生产线中的一条已在早上关停。
该公司环保工安室副主任黄莉莉介绍,公司各工序环节均配置有收尘装备,除尘效率达到99.9%,粉尘排放浓度全部达标。公司三套窑均配套装设烟气排放在线监控系统,数据直接传送至成都市环保局信息中心平台。
对于雾霾来说,它最大的“天敌”就是冷空气了。据四川省气象台预计,冷空气会在21日后降临。
在冷空气到来前,做好防护最重要。11月15日,成都街头就出现一大波“口罩侠”,甚至还有人用上了防毒面具。
不过小编想提醒大家一句:雾霾天戴口罩别超两小时。
佩戴口罩前要先洗手,将口罩罩于口鼻部位后进行深吸气,如发现口罩周边均紧吸在面部,则基本佩戴密合性良好,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配合转头、低头、抬头等常用动作,反之则需要重新进行调节,如反复调试后仍存在漏气,说明不适合此面型的口罩。
对于成人来说,建议每次连续佩戴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当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大于微克/立方米,可通过减少户外活动保护自己。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城市快报等)
人民网四川频道生活常识做菜时葱姜蒜椒别乱放风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