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治疗 http://m.39.net/pf/a_6670966.html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段来自一篇博士论文“致谢”部分的文字,最近几天在多个网络平台走红。而这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的论文作者,正是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
↑黄国平
黄国平是四川南充市仪陇县人。
在论文“致谢”部分,黄国平讲述了自己过去经历的苦痛记忆,母亲离家,高中之前抓黄鳝、周末钓鱼等是主要经济来源,但却难以避免父亲偷卖了黄鳝去换肉和酒……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出生贫困家庭的少年的种种不易。这个当年一直盼着走出大山的少年,“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4月18日晚,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熟悉黄国平的伯父、村民以及他当年的老师、同学等人,他们还原了一个更为真实的黄国平:他的人生确实不易,他写下的这些文字也都属实。
这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少年,靠着知识一步一步改变命运的故事……
↑黄国平的“致谢”
同村村民
老鼠打了洞,泥巴落在他床上
就算读完博士回家穿着依旧朴素
在网上流传甚广的这段“致谢”文字中,黄国平写道: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
黄国平出生于四川南充仪陇县炬光乡的一个村子里,“贫穷”,似乎笼罩着黄国平的整个童年。
一位村民告诉成都商报,黄国平一家当年算是村里最贫穷的那个家庭,“种庄稼,都没得钱买肥料,种出来的庄稼也没得啥子收成。”
“他们家,当年是真的穷。”76岁的黄世俊(音),是黄国平的亲伯父。黄世俊说,黄国平的母亲身体有病,家里家外帮不上什么忙,其父当年会在当地干些下力气的体力活儿挣钱,但是爱好喝酒。黄国平出生后,家里用麦糊糊喂养都担心麦糊糊放多了,自己家里虽然经济条件也不好,但好在孩子已经大了,便经常会多留一碗饭给黄国平吃。
黄世俊说,侄儿黄国平是年出生的,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其母亲便离开了家。黄国平上高中后,父亲才外出打工。黄世俊说:“这是他第一次外出打工,当时出去了还给我打电话说到时候寄钱回来,给买肥料的钱。但出去没好久,就出车祸去世了。”
母亲早年离家出走,父亲去世的同年,婆婆也因病去世。黄世俊说,黄国平上面还有一个哥哥,虽然成家了,但是经济条件也不好。
“他(黄国平)当时从学校放假回来,我去他屋里一看,老鼠在土墙上打了一个洞,泥巴都落到他床上。看到这里,我眼泪水都包不住了,我当时就喊他在我们家里住。”黄世俊说,一连串的家庭变故之后,自己作为黄国平的亲伯父,不用外人说,自己也要承担起照顾黄国平的责任。
黄世俊说,前些年,侄儿当时已经读完博士回来,穿着依旧很朴素。走在外面被人看到了,有人私下嘀咕说“还说那个娃儿是读了博士回来的哦,没想到穿成那样(很朴素)”。
黄世俊对这些言论却不以为然,他觉得侄儿这样很好,说明侄儿没有忘本,他觉得侄儿给整个家族争了光。但他仍不忘叮嘱侄儿,平时不用经常给自己打电话,工作很重要。
同村村民
他小学就是耀眼的“学霸”
因为成绩好,会帮老师批改作业
在“致谢”中,黄国平写道: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直到现在,村里人在教育孩子读书时,有时都会提到黄国平这个名字拿出来举例。黄世俊说,黄国平学习成绩从小一直很好,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壁,在黄国平的人生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好老师,好心人,也才有了侄儿的今天。
黄仲与黄国平同一个村子,他比黄国平要年长几岁,两人当年一同在炬光学校读书。“我比他高几届,虽然不同龄,但对他还是比较熟悉。”黄仲说,黄国平当年还在学校上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开设了“微机课”(计算机课),教“微机课”的老师正是黄国平在“致谢”中提到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
“他很聪明,邱老师对他也好,他那个时候在计算机方面就学得比较好。我比他高几届,都没得他熟悉,他还经常帮助老师打印试卷这些,因为成绩好,平时还会帮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黄仲说,在学校里,黄国平属于比较耀眼的“学霸”级人物。
黄国平在“致谢”中还写道:“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
对于这些往事,村民们证实确实是这样,黄国平的父亲喜欢喝酒,卖掉黄国平夹的黄鳝去买酒并不是什么秘密。
黄仲说,这些年,黄国平外出读书之后,也就很少回来,回来了会在其伯父家居住,“他后来去北京读了博士,听说现在在腾讯上班。”
↑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走红一度占据热搜榜第二
高中老师
他的刻苦可以用拼命来形容
不爱说话,学习中遇到问题首先自己解决
据介绍,初中毕业后,黄国平成为仪陇中学级1班的一名学生。
黄国平当年在仪陇中学读高中时的班主任饶彬记得,到学校报到那天,黄国平是由一位初中老师带着来报到的。
“他初中老师当时就给我们讲了他家里的情况,我们给学校汇报了,学校免去了他的所有费用。学校食堂老板姓胡(黄国平‘致谢’中写到的‘胡叔叔’)在知道他的情况后,一直资助他上学的生活费这些,我有时候也给他拿几百块钱作为零花钱。”在饶彬的印象里,即便每个月放一次月假,黄国平为了节约车费,也很少回家,有时是到“胡叔叔”家过周末,有时候他也会把黄国平叫到家里过周末改善伙食。
饶彬向成都商报回忆,从黄国平上高一开始,就表现出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平时除了帮助维护班上的计算机,还帮学校老师一起维护学校的计算机。整个高中三年,黄国平学习一直很刻苦,最后考上了省内一所本科师范学校,在老师看来,农村出来的孩子能考上一个师范学校也不错,但黄国平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之后前往绵阳南山中学复读,1年后考上西南大学。即便现在,黄国平和饶彬仍经常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1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