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成都日报》头版、红星新闻等媒体以
“村落变景区村民当股东
这个村游得巴适住得安逸”
为题报道了
位于天府新区万安街道的
韩婆岭村
《成都日报》头版
核心阅读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近年来,韩婆岭村用一个又一个生态变化,诠释着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华丽蜕变。正因如此,国庆假期,韩婆岭村成为新晋田园生活打卡地,吸引着市民避开拥堵,来到这里感受公园城市建设下的美丽新村生活。韩婆岭探索出“村党总支+合作联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成立天府新区第一个注册登记的集体经济组织——韩婆岭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同时,韩婆岭村采取“自持固定资产+入驻企业基础设施配套费+小区居民物业管理费”的方式做大集体经济,实现了乡村治理可持续发展与村民年增收1万元以上。
村落变景区村民当股东
这个村游得巴适住得安逸
“曾经沧海难为水,韩婆岭变得可真美!”在天府新区万安街道韩婆岭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确实,如果没有见过这里曾经的样子,谁也不会把这里和贫困村联系在一起。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近年来,韩婆岭村用一个又一个生态变化,诠释着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华丽蜕变。正因如此,国庆假期,韩婆岭村成为新晋田园生活打卡地,吸引着市民避开拥堵,来到这里感受公园城市建设下的美丽新村生活。
住进新居不影响种瓜种菜
韩婆岭村,曾经因为特殊的地势与时代的变化,变得渐渐荒芜,成为远近闻名的困难村。随着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工作不断推进,如今的韩婆岭村一改往日的旧貌,文创旅游、智慧康养等7大定位在这里逐渐呈现,雅居乐旅游环线也初具雏形,当地居民成功实现了从散居到聚居,生活区域也实现了从涉农社区向城乡融合社区的蜕变。
“刚搬到这里时,面对着崭新的楼房与焕然一新的生活面貌,我们还有点不适应。但是发现小区当中的一大片菜地后,我们又重拾生活的乐趣。”据当地居民介绍,居民们在这里可以租下几分小小的田地,亲手种下茄子、辣椒、丝瓜等农作物,累了就在小田垄上和一起搬过来的同村乡亲拉会儿家常,欣赏荷塘中的荷花,或者看着夕阳落下,呼吸美丽乡村的空气。
资源变成资产农民当起股东
改变的不仅是环境。“致富能人带动,全体村民参与,农民变股东。”从搬进小区开始,这三句话就已深深印刻在了韩婆岭村村民的心中。
记者了解到,此前,农业种植收入不佳的问题一直影响着韩婆岭村村民的生活。为了改善生活,许多青壮年选择远赴外地打工,而土地也渐渐荒芜起来。
不破则不立,针对这种情况,韩婆岭村不断寻找改变的路径,终于探索出“村党总支+合作联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成立天府新区第一个注册登记的集体经济组织——韩婆岭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我们通过合作社将村民闲置的土地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实施全域土地整理。”据韩婆岭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集约集体建设用地亩,并与农用地捆绑经营,引导村民通过入股、租赁、托管等方式,促进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同时,韩婆岭村采取“自持固定资产+入驻企业基础设施配套费+小区居民物业管理费”的方式做大集体经济,实现了乡村治理可持续发展与村民年增收1万元以上。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杨旭斌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