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6-17日,“年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农民技能培训——大信镇?华盛绿能粮油综合专业培训班”在即墨大信镇华盛绿能农民田间学校顺利举办,来自大信镇张范社区、抬头社区、长直社区、信成社区等社区的位农民学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理论培训与实践实训。
▲大信镇?华盛绿能粮油综合专业培训班——理论培训现场
大信镇?华盛绿能粮油综合专业培训班由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即墨区农广校主办,由大信镇人民政府提供支持,由华盛绿能(即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下属华盛绿能农民田间学校承办,位农民学员来自即墨区大信镇张范社区、抬头社区、长直社区、信成社区等社区。
▲大信镇农民学员参训情况
根据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农民技能培训要求,结合大信镇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华盛绿能农民田间学校7月16日全天组织粮油综合专业技能理论培训,培训内容为花生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旨在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培养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即墨区农广校李纲老师介绍培训要求
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农广校李纲老师介绍了培训要求,培训班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既能通过理论课程学到技术知识,又能通过实践观摩了解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把握好培训质量和效果,真正服务好农民学员,并做好防疫和安全工作。
▲华盛绿能农民田间学校在培训期间做好服务工作7月16日上午,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崔凤高主任为大信镇农民学员传授了《花生良种良法配套高效生产技术》理论结合实际培训课程。
▲崔凤高主任传授《花生良种良法配套高效生产技术》7月16日中午,大信镇百余位农民技术培训学员品尝了健康美味的盒饭午餐。▲大信镇农民技能培训学员品尝盒饭午餐
7月16日下午,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站董铮主任针对大信镇学员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董铮主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7月17日全天,大信镇农民技能培训学员前往莱阳市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践实训。
▲大信镇农民学员有序乘车前往莱阳实践实训莱阳市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莱阳与海阳交界的万第镇南于格庄村,致力于生态农业发展,目前种植规模亩。
▲莱阳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场实践
学员们通过实践实训,了解了合作社的创办故事、销售模式和创新发展情况,大家感到通过这种“走出去”的实践,既开阔了眼界,又收获了新思想。
▲莱阳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践实训莱阳市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孙俊丽,是一位八零后创业者,年从青岛农业大学毕业,辞职回对象老家山东烟台莱阳万第镇南于格庄村开荒种地,年创办烟台如果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莱阳市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如果丽合作社负责人孙俊丽介绍创新经验合作社先后发展了桃子、种植基地余亩,地瓜芋头等余亩,建设了冬棚式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普通等生态产品,并与莱阳梨种植大户合作熬制莱阳梨膏和制作梨膏棒棒糖以及地瓜干苹果干等。以如果丽品牌,产品全部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实现了优质优价。
▲如果丽合作社介绍技术经验随着合作社业务不断扩大,也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先后被《中华儿女》杂志、山东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齐鲁一点、齐鲁晚报、烟台电视台、《烟台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年合作社理事长先后受邀到青各大院校进行专题演讲,并与多个学院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如果丽合作社负责人孙俊丽分享创业体会
如果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走“互联网+生态农业+农旅一体化”路子,积极筹建集观光采摘、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园,目前园区已见雏形,三座温室蔬菜大棚依次排列,还布局了花卉大棚、水库垂钓区等。生态示范园正通过走“互联网+生态农业+农旅一体化”道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参与扶贫,租赁扶贫大棚同时流转村民土地,以分红形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学员们通过走出去开阔眼界
学员们通过实践实训,了解了合作社的创办故事、销售模式和创新发展情况,大家感到通过这种“走出去”的实践,既开阔了眼界,又收获了新思想。
▲华盛绿能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
华盛绿能农民田间学校建成于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农业创客大学,致力于农民、返乡农民工、农业合作社、种植能手、农业大学生、复转退军人、都市白领等创业群体培训,自年至今,已完成科技部人才中心投融资集训营青岛即墨专场、山西专场、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创业培训、陕西澄城电商扶贫培训、即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即墨农民技术培训、寿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百余场培训,总计培训数千人次,先后获得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秀示范实训基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称号。
农是根
民是本
根本在教育
有教育就有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