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陈道斌
四川广汉人,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七次。
主要作品有《东方家园》、《我们的舰旗高高飘扬》(宋祖英唱)、《记住乡愁》(廖昌永、徐晶晶)、《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张妮唱)、《醉了千古爱》(方琼唱)、《请到长城来滑雪》——北京冬奥会获奖歌曲(陶喆、鹿晗唱)、《走在小康路上》——年央视春晚歌曲(张也唱)、《吉祥如意》(凤凰传奇唱)、《天下英雄》——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片头曲韩磊唱)、《梦的天空》——第12届全运会主题歌(孙楠唱)等。
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奖、全军文艺会演创作一等奖、香港CASH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冠军、上海亚洲音乐家创作大奖等重要奖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春晚中演唱。参与和担任歌舞诗《英雄核潜艇》、交响音画《神圣》、交响合唱《使命》等数十台大型晚会的策划、文学撰稿。
“爱上一座城,只因一碗面。爱在相遇的瞬间,一缕清香,心底蔓延,给我家的温暖。”这首中江恋歌《一碗面一座城》讲述的是有千年历史的中江挂面的故事,其词作者陈道斌是从广汉走出去的地道德阳人,歌曲描述的是银丝般的中江挂面,更是他记忆深处家乡的味道,以及萦绕在心头的浓浓乡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道斌带着一身才气南下广州,虽然错过了广州乐坛的黄金时代,但在时代潮流中,几经风雨,他的梦想终在笔尖开花,以专业词作家的身份与很多乐坛大咖一起站上中国乐坛的耀眼舞台。时代的机遇成就了他,而乡愁始终萦绕在心头,蔓延于笔下。
南下广州寻梦
一身才气遇上时代潮流10月31日,金庸先生去世的第二天,陈道斌作词的《江湖》出炉,以缅怀这位华语文坛传奇,最终这首词更名为《武侠小说》,并经谱曲演唱出来。如今,当面对类似的境况,陈道斌总能很快创作出作品,甚至很多时候一气呵成,他说南下闯荡的这20多年的经历,给了他创作的勇气和灵感。
年出生在广汉小汉镇地道农民家庭的陈道斌,他的成长和很多农家子弟一样,没有太多传奇和“意外”。直到年,四川举办第一届国际电视节征集会歌时,年仅19岁的他以一首信手写就的《友谊彩虹》脱颖而出,他的“出道”由此开始,看起来很是偶然。
“当时我在家乡农村务农,一边四处打工一边坚持业余创作。”然而,创作之路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平顺、光鲜,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未有太大起色和突破。年4月,思忖再三,他最终选择离开四川,南下广州寻求创作上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的广州。
在去广州之前,陈道斌连成都都没去过,“从西南农村,突然到了广州这个当时最现代时尚的都市,眼前的一切都很陌生,但充满生气。”忙碌,是广州留给他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他也很纳闷为啥别人咋那么忙呢?“不像当时在老家时,身边的朋友都很悠闲。”他在广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广告公司写文案,每天不是坐办公室,而是要为写的广告产品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然后撰写文案,他很快也忙碌起来。
上世纪90年代的广州。
彼时,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是”南漂“一族的主要阵地之一,不少人在这里寻求发展机遇,一步一步靠近梦想。作为“南漂”大军中一员的陈道斌,现实很快给他的梦想泼了一盆冷水,当他到达时,广州乐坛的黄金时代已过,中国乐坛的重心也早在他前去的前一年,悄悄移往了北京。在大家都在北漂的时候,他却选择“南漂”,窘境可想而知。接下来半年是在家中度过的苦日子,“打工收入拿来吃饭都不够,还得靠妻子从四川寄钱来接济生活。”回忆去那段日子,仍能从他的口气里感受到当时的困境。
从草根到词作家
阳光照进笔尖的梦想在思念中煎熬着,最终他把这种思念写成给妻子的一首词——《我走后的成都天空还在下雨吗》,这首歌词最先发表在《成都晚报》上,后经人谱曲并先后由著名歌手孙浩、著名歌唱家郁钧剑等人演唱,唱出了许多远在他乡四川人的心声,这也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转折。
廖昌永演唱陈道斌创作的歌曲《记住乡愁》。
年,经同为四川老乡的著名词作家、《我爱你中国》的创作人瞿琮老师介绍,他进入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开始创作工作。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单一创作歌词的业余作者,在部队的培养下,成长为一名文学撰稿,舞台晚会策划方案,以及舞台剧本编剧的多面手,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军文艺会演创作大奖等,他的努力与才华得到部队的认可,社会的承认。陈道斌最终在年被广州军区特招入伍,正式成为一名军旅创作员,从草根创作者跻身正规军序列,开始走上专业创作道路。
陈道斌。
进入军队文艺团体后,陈道斌的作品源源不断呈现出来,经常与国内著名作曲家合作,如赵季平、徐沛东、印青、张千一、孟卫东、孟庆云、平远、舒楠、何沐阳、赵麟、王喆、杨一博等,这些作品并被国内著名歌唱家演唱,像宋祖英、张也、廖昌永、吕继宏、韩磊、孙楠、凤凰传奇、王宝强、黑鸭子组合……可以说几乎国内著名作曲家、歌唱家都与他有过很好的合作。他也以词作家的身份站上中国乐坛耀眼的舞台。名气起来了,他从未忘记当初对他帮助、指导的老师们如:家乡著名作家姜诗、军队著名词作家瞿琮、王晓岭等。每每谈及他们的教诲,陈道斌总是心存感恩之情。寻梦的经历给予了他很多创作灵感,在一些作品中依然可追寻到他当年的生活痕迹,比如年为王宝强写的那首《出门靠朋友》,“其实那就是在写彷徨时的自己。”
从未远离的乡愁
心底最牵挂的是故土时至今日,再提起当年南下的选择,他说“走时满载乡愁”,对故土的牵挂,是他多年来从未放下过的情绪。
思乡,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集中爆发。当从电视上得知德阳是重灾区后,“那种难过一下就出来了,震惊、着急、难过,种种情绪夹杂在一起。”而这种情绪,让他几乎情绪失控。他立即向团长申请回家,当然未被批准,”其实去请假之前,我就晓得肯定不得批准。”几个小时后,他接到了父母打来的电话报平安,内心依然没法平静,“必须做点什么”的想法像草一样疯长。
陈道斌创作的抗震救灾歌曲《心心相连》。
当天晚上,他用自己的方式给父老乡亲表达了自己的牵挂和祝福——他与广州音乐人花道创作了第一首抗震歌曲《你还好吗?》。时隔不久,他和广州音乐人王厚明创作的第一首抗震MV《心心相连》最早出现在全国各大电视媒体,“但我还是想回家看看。”
震后第四天,总政歌舞团选派全国的文艺家组成采访团赶赴灾区,他终于“心想事成”成为成员之一,“我感到自己肩上责任很重。”为期一周的灾区行,陈道斌随采访团走遍了汶川、北川、什邡、绵竹、都江堰等重灾区,所见的一幕幕,他说刻骨铭心。灾区亲历再次触发他的内心,作品源源不断地发回军区,尤其是在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废墟边写下的《天堂的花朵》,他感触最大。后来,他还把这次地震灾区行录制的所有作品制作成专辑,送给灾区群众。
陈道斌创作的海军德阳舰舰歌《迎着朝阳起航》
有关乡愁题材的作品,他几乎从未间断过创作,他作词的《记住乡愁》还入选中宣部主办的“中国梦”歌曲展播,德阳舰舰歌《迎着朝阳起航》歌词也是他所作。“我出生在广汉市小汉镇红马村,这片土地对我的养育之恩,时刻告诉我,我来自哪里?”有关广汉的题材很多,比如三星堆题材《向往三星堆》《神奇的三星堆》,以及歌颂松林桃花的《桃花满天红》,赞美西高油菜花的《又见油菜花开》,关于“保保节”的《拉一份吉祥回家》,为德阳创作的宣传歌曲《大德如阳》,最近以三星堆“青铜面具”为创作灵感的《面具》,关于广汉的歌曲《爱上一座城》也刚完成演唱录制。
沐浴改革的春风
讴歌时代的美好”我很幸运能够生活成长在这个美好的年代,在改革春风的感召和鼓舞下,我怀揣着青春的理想与激情,去了南方,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受惠者,陈道斌说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改革时代背景下家国日新月异和欣欣向荣,也亲历了军旅文艺事业发展的历程。
年4月,陈道斌接受本报专访。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时代的潮流中成就了自己,“就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最受益的是平台。”陈道斌说,在广州这个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每个人只要一技之长,都能够找到自己施展的平台。他坦言,在广州流行音乐圈,只要有好的作品,就会有好的歌手来演唱、推广,“这是当时我在老家不可能实现的事。”他说自己在音乐文学创作方面的,除了自身努力,很大一部分还是得益于那个改革的年代可以不拘一格地录取人才,”所以,我一直心存感恩之心,感恩改革开放这个年代,感恩人民军队对我的培养,感恩在我成长路上关心我的老师和朋友。”
作为文艺工作者,陈道斌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时代的美好岁月,”为新时代而创作是我的光荣使命,为强军兴军而创作就是我作为新时代文艺战士的神圣职责。”作为游子,他说家乡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心灵停泊的港湾,不管离开多久,走得多远,每一次回望,都会让人热泪盈眶,正如他最近这首献给家乡广汉的《爱上一座城》歌中所唱:“爱上一座城,你是我生命唯一的归程,树高千尺落叶终要归根“。
本报记者陈兰
编辑廖克益
责编徐兴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