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史陆游最爱的成都长啥样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88.html

都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陆游将这里视作他的第二故乡

一生写给成都的许多的“情书”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陆游这位诗人

与成都的一段不解之缘……

失意潦倒仍忧国

笔下成都千万般

关于陆游

陆游(年—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南宋一代诗坛领袖,今存诗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壮年入川,人蜀九年间曾两任蜀州(今成都崇州)通判,在成都前后生活了六年。这段岁月虽然不长,但却迎来了陆游诗词创作的高峰,他那充满战斗气息及忧国忧民情怀的诗风,正是从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陆游在成都初期,满怀爱国激情,写下了著名的《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金错刀行》

然而由于报国无门,一生抱负不得施展,于是写下被誉为一生"压卷"之作的《长歌行》。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长歌行》

他遍游成都及附近州县,对成都的风土美景赞叹不已,在游山玩水中排遣报国无路的苦闷。

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烟柳不遮楼角断,风花时傍马头飞。

芼羹笋似稽山美,斫脍鱼如笠泽肥。

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

——《成都书事》

摄影:成都发布-成都晚报孙琳

陆游还尤爱成都的海棠、梅花。

他为成都的海棠写过三十余首诗,被称为"海棠颠"。

《成都行》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

燕脂褪尽见玉肤,绿鬟半脱娇不梳。

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草密复疏。

墨君秀润瘦不枯,风枝雨叶笔笔殊。

月浸罗,清夜徂,满身花影醉索扶。

东来此欢堕空虚,坐悲新霜点鬓须。

易求合浦千斛珠,难觅锦江双鲤鱼。

《海棠歌》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他还登高望远,徘徊古寺,凭吊杜甫草堂遗址,怀念蜀相诸葛亮…...终于,他被人诬称"不拘礼法"、"恃酒颓放"而免职。于是陆游移居成都西南五里的浣花村,开始了他"最繁华地作闲人"的生活,直至离蜀东归。

陆游在成都期间留诗余首

晚年回忆成都生活

还写下了许多关于成都古迹、民俗的见闻

省油灯

俗语“不是省油的灯”,源于唐代邛州陶窑生产的邛陶省油灯。

陆游客寓四川时,耳闻目睹亲身体验,在所写的《斋居纪事》书中对邛陶省油灯,专门作了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唐·夹瓷省油灯

他在《老学庵笔记》中,对省油灯也有专门的文字记载:

“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邵公济牧汉嘉时,数以遗中朝士大夫。按文安亦尝为玉津令,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

从陆游的文字记载来看,在四川晚上夜读不用铜盏灯,而用有夹层的邛陶省油灯盏。夹层中可注凉水,形成一个构造简单而十分有效的冷却水套,可以起到降低燃烧的温度,减少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可省油达一半。

陆游还指出,省油灯之所以能省油,是由于该灯采取“注水于盏唇窍中”的办法,克服了“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的毛病,因称省油几半”。

凤凰山

成都北门的凤凰山因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凤凰山树木成荫,水映山色,道观兴盛,地处南北主要通道川陕大道旁,是古时官民人等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堪称成都的前门园林。

凤凰山在五代及两宋时称为学射山,玉垒作云北山起,彩虹为峰倾半天,秀丽的风景使人们游凤凰山成为一个习俗,一个节日。

那时候陆游经常到学射山游玩,留下了很多诗句。他随范成大游学射山写道:

北出升仙路少东,据鞍自笑老从戎。

百年身世酣歌里,千古功名感慨中。

天远仅分山仿佛,雾收初见日曈曨。

横空我欲江湖去,谁借泠然御寇风。

——《三月一日府宴学射山》

遇到一位道人他写道:“出门恣幽讨,老仙有遗躅。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

锦里

陆游是杜甫的头号粉丝,为了追上偶像的步伐,来到了偶像居住了很久的城市——成都。

这里也几乎成了陆游的第二故乡,闲暇时陆游去到锦里,在锦里,他穿过幽深小巷,走过古朴水榭,又去林间茶座泡一壶茶慢饮,走进戏楼观变脸川剧、看皮影神韵,掏耳朵、吹糖人……最后在他的笔下,写下了锦里的不胜繁华。

宦途元不羡飞腾,锦里豪华压五陵。

红袖引行游玉局,华灯围坐醉金绳。

阶前汗血洮河马,架上霜毛海国鹰。

世事转头谁料得,一官南去冷如冰。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

青羊宫

陆游78岁时到四川参加抗金救国的军事工作。闲暇时,他四处游历,写下了许多歌颂成都秀丽风光的诗篇。青羊宫就是其中一处。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

——陆游《梅花》

在这首诗中,陆游提到了梅花从青羊宫绵延至浣花溪的盛景,可见青羊宫当时已是旅游胜地。目前,成都以青羊为名的街巷有十几条之多。

光严禅院

位于四川崇州街子镇凤栖山的光严禅院,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宋孝宗乾道九年(),光严禅院被更名为翠围寺。

▲光严禅院

时任蜀州(今崇州市)通判的诗人陆游,到此游玩,留下了《翠围寺》一诗。

晓入翠围寺,拥门千万峰。

山空鸟自鸣,林茂鹿相从。

袅袅风中过,昏昏云外钟。

将归兴未尽,清啸倚长松。

——《翠围寺》

正月灯市

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蜀地偏安一隅,政治经济环境较安定,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大发展,成都商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开始出现按月令集中贸易特定商品的市场,十二个不同的月份对应十二个不同的“月市”,这一定期市场在两宋时期发展完善。

来到蜀地的陆游经历了成都正月上元节放灯的习俗,灯会之盛,可从陆游的诗中看到。

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士女拥千重。

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信马随车纷醉侠,卖薪买酒到耕农。

今年自笑真衰矣,但觉凭鞍睡思浓。

——《丁酉上元》

▲南宋画家朱玉的孤品《灯戏图》

从陆游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窥见南宋时期蜀地的众多风貌。这些诗文除了文学价值外,也成为今天我们了解和研究那个时代,成都城市面貌、人文古迹、市井风情乃至生态物种的珍贵资料。

陆游和成都的故事还远不止这些

陆游眼中的成都

有多美、多好耍……

你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最后,再来安利一下小布的小伙伴

成都方志办

作为一个“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存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nr/11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