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家风故事藏着爱意与凝聚力往往温情满满,令人动容
成都市纪委监委机关、市直机关工委、市妇女联合会在全市联合组织开展了“家风的力量——传家风育未来报家国”家风故事征文活动。成华区3篇作品获得市级奖项。
我们和孩子一起长大巨红琳
成都市成华区一缕阳光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人
中学一级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四川省优秀巾帼志愿者
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四川省家长学校总校讲师
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
成华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指导专家
年第八届成华榜样
24年前,一对双胞胎兄弟诞生,作为妈妈,我激动之余,立志要把孩子培养成才。用了很多书本上介绍的教育方法,可是孩子上小学后,不仅没有表现优异,还给我们制造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出现了例如作业拖沓、厌学、情绪紧张焦虑等行为和情绪问题,成了大家心目中的“问题学生”。1焦虑的妈妈,在学习中寻找出路我的父亲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这让我骄傲,也给我压力,在成长经历中,我一直期待能成为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学生,可是命运的捉弄,让我一次又一次体会到挫败和失落。高考的失利,让自己在痛苦中挣扎了很多年,都无法释然。当自己没有能力超越父亲,考上名牌大学,自打孩子一出生后,不自觉就背负了家族的期望,似乎只有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才能替我完成某种家族的使命。我自然而然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两个孩子身上。谁知到小学二年级,两个孩子都出现做作业慢,写字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连作业都完不成……这些麻烦让我焦虑不已,没想到付出那么多努力,孩子还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在这样的重压下,最委屈的是孩子。儿子才上小学,小小年纪却遭遇了母亲强烈的控制和焦躁不安的投射,似乎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都无法让妈妈开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失控了,面临的是满满地挫败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
因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对丈夫也充满了抱怨,教育理念的不同,是我们争吵不断,那个阶段,我们的家,就像是一个火药桶,每个人都过得紧张压抑,却都无能为力。
正在这万般无奈的时候,我刚好在《成都晚报》上看到一则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招生通知,带着很多的困惑,我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学习,走上了自我修行和成长的路。在开始学习心理学后,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过高的期待,让我对他们的爱变成了伤害,一味地严格管理,跟在孩子后面催促是无效的,甚至起反作用,孩子对上学产生厌烦情绪。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家庭气氛的污染源,意识到自己心中的焦虑才是问题的根源。我决定放手,不再把自己心中的压力转嫁给孩子,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不再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ls/1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