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中挖ldquo新闻rdquo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来源丨传媒评论(ID:cmpl)作者丨翁浩浩在全国新闻界的翘首以盼中,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浙江日报年5月31日头版头条刊发的报道《丽水发布全国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1.6亿元!这个村的绿水青山“有价”》荣获文字消息类二等奖。纵观本届中国新闻奖68件一等奖作品和件二等奖作品,文字消息仅有9件,实属不易。余字篇幅、3位署名作者的背后,是浙报集团和我所在的浙报全媒体政治新闻部领导高度重视、提前策划、全程指导,全媒体编辑中心要闻编辑部、数字编辑部、丽水分社等兄弟部门单位积极支持、高效联动,从确定选题,到采写编辑,再到全媒体呈现,全链条按照“冲奖”标准运作,最终如愿以偿。报道的“主角”是浙南丽水遂昌一个山村,“舞台”聚焦乡间地头。这印证了一个质朴的道理:深入基层,贴近一线,始终是好新闻的“源头活水”。与此同时,报道获奖也充分说明,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仍然是优质内容,好的内容、真正的新闻永远是刚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对新闻中的要素再完善、再挖掘、再提升,打造有意义有意思的新闻精品。1要素再挖掘,用权威性提“鲜”年5月中旬,我们从丽水有关方面得知新闻线索:遂昌县大柘镇大田村正在进行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并形成核算报告。在当时,这是个新事物。此前,丽水市全面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建设,GEP核算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新闻讲究时效性,要求时间“新”,内容“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于浙江。十多年来,浙江是忠实践行者,也是真正受益者。而大田村GEP核算,是对这一重要理念的全新实践,是折射其所蕴含真理光芒的那一粒“水滴”,新闻性不言而喻。为进一步提升内容“新鲜度”,我们迫切想知道:这会不会是全国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于是,我们联系了省级和丽水市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都表示,这是浙江首次进行村级GEP核算,应该是全国首创。此时问题又来了:这个全国第一怎么确认?当时,我们上网进行了海量搜索,发现国内一些地方也在探索GEP核算,不过以区、县一级为主,还没有细化到一个村。几方印证,答案似乎已经清晰。但我们认为,“全国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出炉”是整篇报道的核心要素,如果只是用“据了解”“记者了解到”之类的话表述,既不严谨也缺分量。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场”“舆论场”,党报更要彰显权威性、影响力的优势,不断增强新闻产品的传播力和公信力。权威性哪里来?我们必须找对关键人。经多方联系,我们采访到了国内GEP核算权威机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并确认这是全国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这样的新闻可遇不可求!我们的精神为之大振。振奋之余便是好奇:大田村是怎样一个村?为什么选择大田村?村级GEP怎么算?……为了弄清这一连串问题,我们特地邀请核算团队负责人到大田村实地接受采访,以增强采访效果和代入感。大田村距离遂昌县城大约23公里,拥有省级信用村、省级林业观光园区、省级旅游特色村等多项“头衔”。走进这个多人口的村庄,我们发现这里山丘、森林、溪流等生态资源丰富而且种类齐全。俗话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大田村有祖传的“两山”:金山和寻梦山。为了保护好这两座山,50多年前,大田村就制定了严格的“禁山民约”——村民如果上山偷砍树木、杂柴及拾干柴枝,要受罚给全村每户人家送一斤猪肉。要知道,50多年前,一头猪相当于村民一年的收入!正是这样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让大田村的优质生态资源代代相传,最终顺利通过多轮筛选、评估,成为当时丽水全市余个行政村中的“幸运儿”。因此可以说,吃到村级GEP核算的“头口水”,大田村足足“准备”了半个多世纪。新闻报道何尝不是如此!我暗下决心:必须做好从采访到写作等各方面的十足准备,呈现“新鲜可读”的精品。2细节再丰富,做深内容抓“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逐渐多元,广大受众在拥有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分析思考与比较能力——不只追求新闻事件的表象,更加重视新闻报道的“内核”。在人们印象中,深度报道往往动辄数千字。但实际上,有“浓缩的新闻”之称的消息报道,也可以写出深度,即不仅告知公众“发生了什么”,还要阐明“为什么会这样”“今后会怎样”。我们的整个采写过程,可以形象地比作一个“V”字。首先是“钻”下去,全面掌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并对新闻事件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形成一定程度的认识。“探底”后再慢慢“走”出来,把深入的思考、专业的认知用鲜明的观点、浅显的表达展现出来。大田村的GEP核算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专业团队负责。团队负责人告诉我们,相对市、县级,村级GEP核算精确度要求高,基础数据调取难度大。把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功能量转化为真金白银的价值量,是GEP核算最神奇的地方,也是非常“烧脑”的一环。交谈中,核算团队负责人时不时会“冒”出关于GEP核算的专有名词。我们一边要和他对得上话,一边得“翻译”成新闻语言,即在准确和通俗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也就是做到“专业看问题,直白讲道理”。找到最佳平衡点,首先是改变话语体系。我们用得最多的一招,是让对方举例说明。如核算团队运用卫星遥感和地面验证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集纳数据,团队负责人用举例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把整个大田村划分成2米见方的网格,依次用卫星遥感成像,再像拼图一样拼接成整村的卫星图,明确村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分布情况。根据新鲜出炉的GEP核算报告,年大田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方面价值构成。这些价值都是怎么来的?我们也让核算团队负责人一一举例。以最“务虚”的气候调节价值量为例,我们得知,核算团队巧妙运用了成本替代法,根据大田村生态系统的植被、水面蒸发蒸腾量,先计算出其起到的降温效果,再计算达到同样降温效果的空调耗电费用。这样,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正是在一次次举例中,我们不仅把枯燥的概念逐一厘清、消化,还丰富了生动的细节,为深入浅出的表达增添了底气和“资本”。其次,是转变写作视角。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都要时时想想读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fz/12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