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王宇以前很少看报纸,但他坦言,订了晚报后,每天闲暇时翻一翻,感觉还真的不一样,“不过还是希望在排版上可以文字少些,有时感觉太紧凑了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徐俊家住川建社区,不知不觉他已经订了8年的成都晚报看到记者上门回访读者对晚报办报的建议和意见,徐俊说,“亲眼见证了晚报的几次改版,我个人觉得有亮点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他告诉记者,平时他很关注成都本地新闻,希望这方面的内容更多一点,“还有就是国际国内、娱乐方面的新闻再丰富一点”
读者王士英,订阅晚报5年
丰富国际国内方面的新闻:“我十分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动态,譬如前段时间一直密切关注的‘马航370’事件”
读者唐欣辉,订阅晚报将近20年
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各成都晚报登报种麻烦,很方便:“2006年,晚报发行部就给我们读者发过‘成都晚报读者服务中心’的会员卡!”当时我们家的电视机坏了,拨打了会员卡上的读者服务热线后,很快就有两位维修家电的小伙子上门来帮我们把电视修好了,不仅服务态度热情,收费也很便宜等晚报服务平台启动,我们一定会支持!”
是否能规范管理:部分读者对晚报公共服务平台很感兴趣,但也有一些担忧譬如,“如果要便民,公共服务平台能做到规范”
建议刊登的消息更为及时:“晚报刊登的有些信息不够及时,比如之前关于退休人员工资上涨的相关资讯就没有及时刊登”
晚报忠实读者有话说
便民能否落到实处:部分读者觉得有一个服务平台可以专门解决老百姓的政务需求和日常生活需求很好,方便解决生活中成都晚报电子版下载的麻烦事儿,但希望平台服务能落在实处,切切实实解决问题
读者冉云华,订阅晚报近20年
“我订晚报是朋友推荐订的,感觉还不错”王宇说,当今信息化时代,年轻人看新闻基本都在网上随意就看了,手机信息量也不少”当记者向王宇介绍晚报便民服务平台时,他感觉还不错,以后有需要的时候一定会尝试咨询和打电话
“成都晚报还是下午出报的时候我就订了,我是晚报的老读者了”冉阿姨表示,希望晚报开设一个老年人专版,她很关心养生、保健类的内容,“旅游版的内容我也很喜欢,可以看各种旅游资讯,了解哪些地方比较好耍,有空可以约着几个朋友一起去旅游晚报新闻热线如果升级成便民服务平台,我很支持”
闵阿姨说,她退休前是个裁缝,所以现在眼睛“老花”成都晚报电子版在线得有点厉害不过,她每天还是要坚持读报,老人说和晚报已经有了感情,让她现在不订晚报都舍不得知道晚报要打造“成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闵阿姨很高兴,“以前做裁缝的时候,都是我给别人服务,现在有什么麻烦我都可以给你们打电话了”
报纸主导建立便民服务平台,值得信赖:很多读者知道晚报要建立一个公共服务便民平台,表示支持,“虽然社区附近也有便民服务点,但很多不规范,晚报具有公信力,服务平台值得信赖”
曾女士在小区开了间小小的理发室,补贴生活的同时,也方便了邻里对于便民服务平台,她建议一定要切切实实解决大家的实际困难,“能有这种服务老百姓的平台,我觉得不错”
叶阿姨说,“时政新闻我都不是很喜欢看,我反而喜欢看晚报上成都晚报官网那些‘渣渣新闻’,再就是关于我们老年人生活福利的内容”叶阿姨还告诉记者,平时她也很喜欢看体育新闻,尤其是排球和乒乓球方面的新闻而谈到晚报要主导建立一个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叶阿姨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以后生活中的麻烦事、小状况都可以解决了找出纸笔,叶阿姨立即记下了平台号码,她希望以后这个平台可以更方便她的生活
期许
读者王艳霞,从创刊至今一直订晚报
读者李向媛,订阅晚报9年
排版清晰:“晚报的版面很清爽,打开报纸就一目了然,方便阅读,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固定阅读习惯”
赶到洪奶奶家,已经是将近午饭时间洪奶奶是一位将近90岁高龄的晚报老读者,尽管满头白发,但洪奶奶对晚报的那份感情却不曾褪色洪奶奶告诉记者,她是山西人,成都晚报在线阅读来成都40多年了,而看晚报都有将近30年的时间,“成都晚报也是我到现在唯一订过的一份报纸”
回顾
王阿姨绝对是成都晚报的“铁杆粉丝”,从晚报创刊至今一直订阅王阿姨说:“我们年纪大了,很多信息都源于看报,希望你们可以多关注民生问题,反映我们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说到晚报新闻热线时,王阿姨说两年前打过,但当时占线没打进去知道晚报新闻热线要提档升级为便民服务平台,王阿姨笑着说,“这个可以,下次再占线,我一定多打两遍”
读者曾永群,订阅晚报10余年
时政新闻凸出:“现在退休了,我们比较关心晚报上全面及时的国家、地方政策报道”
成都晚报记者 郭怡 涂文全 林丽平 梁毅
读者闵光炳,订阅晚报10余年
民生新闻满满“正能量”:“晚报报道了很成都晚报广告代理多好人好事,我们很支持”
老读者“谈”平台:
读者王宇,订阅晚报2年
唐大哥今年50岁,从97年就开始订阅晚报唐大哥说之所以喜欢看晚报,一是因为晚报关于国家政策方面的新闻做得很好,二是各种信息很全唐大哥开了一个小商店,每天开了门做生意以前他都要把晚报先取了,看了以后再打扫卫生,做生意“我们订的晚报三月底要到期的时候,我还在想订晚报的人咋个还不来哦!”唐大哥说看晚报已经形成习惯了,看不到心里都感觉空荡荡的
“我们家订晚报已经有5年咯,家里的人都很喜欢看”王女士告诉记者,看报几年来,总体觉得晚报的新闻不错了解到晚报新闻热线要升级成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王女士立刻问记者,“那电话换了没有喃?我手机里面还存了你们的电话”得知热成都晚报广告价格线电话还是,王女士又向记者详细了解了“成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所能提供的日常服务
74岁的刘大爷精神矍铄,身体很好从中国西南电子器材公司退休后,业余爱好是在家做木匠活儿家里的书柜、衣柜,都是刘大爷亲手打造因为早年当过兵,刘大爷看晚报特别关注国家政策方针走向,以及军旅建设、军事题材的新闻刘大爷闲时也喜欢收集晚报“晚报应该多宣传好人好事,宣传正能量,但坏人坏事也应该曝光,‘抓两头,带中间’,多给小人物一些机会,为民众疾呼”回访中,刘大爷还特别提到每天给他家送报的锦江1站的发行投递员曾昌杰,“他服务很好,每天都准时投递,风雨无阻”
老读者“读”晚报:
在回访的100名老读者中,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其中40岁至60岁的读成都晚报广告价格者居多,大家都喜欢阅读本地新闻和国际新闻,尤其是健康养生方面的报道20岁至40岁的读者占少部分,大家则比较喜爱体育、娱乐新闻回访过程中,不少读者为晚报改版和我们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成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2014年4月开始,我们选出了100名成都晚报老读者进行上门或电话回访,一方面了解读者对晚报的需求,另一方面征集读者们对成都晚报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建立“成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收集第一手资料
李阿姨的家在北门成都汽车配件总厂汽配公寓的老家属区李阿姨和老伴赵大爷平时比较关注晚报上的民生类新闻,其次就是关于养生、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内容当记者向李阿姨介绍晚报便民服务平台时,李阿姨提到一段有意思的插成都晚报广告报价曲—“2006年,你们晚报发行部就给我们读者发过‘成都晚报读者服务中心’的会员卡!”我们现在还保存着当年那张读者服务卡
读者洪琳,订阅晚报近30年
希望加强本地新闻报道:“我很关注成都本地新闻,对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比较感兴趣,我反而喜欢看那些‘渣渣新闻’”
读者徐俊,订阅晚报8年
读者叶方贤,订阅晚报10多年
资讯丰富:“我们老年人不懂电脑,习惯了通过阅报这种方式获取信息,晚报丰富的资讯让我们‘人在家中坐,能知天下事’”
喜欢实用的生活资讯:“希望晚报生活服务方面的内容能稍微多些,最好能发布一些商场打折、促销的优惠信息”
建议多点健康养生、好耍的报道:“作为老年人,我们很关心健康养生和旅游方面的内容”
在此,感谢所有支持和成都晚报电子版关注晚报的读者,更感谢配您对成都晚报提出的宝贵意见同时也欢迎您与我们常联系,多提供新闻线索,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给晚报“成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来电话,您的支持是我们做好这张报纸、做好这个便民平台最大的动力
观望
多一些深度报道:“晚报的内容很丰富,但希望能够更深入”
读者刘兴林,订阅晚报13年
支持
“我妈每天都要花一上午的时间来看晚报”洪奶奶的大儿媳冯女士告诉记者,洪奶奶看报几乎是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边看报,有时甚至还会读出声来,“有意思的地方、有用的信息,她还要摘抄下来”说着,冯女士带记者来到客厅靠窗的一张小方桌前,看着桌上的一叠晚报和一本手抄簿,记者知道这便是洪奶奶的“读报专座”当被问及对晚成都晚报广告电话报哪些板块比较有兴趣时,洪奶奶边整理手头的报纸说,“我喜欢看一些实际有用的新闻和消息,尤其是健康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晚报一直做得很好”
点赞
白斑病这种疾病会伤及患者的生命吗白癜风中医得病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