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生,70后都江堰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
老子骑青牛而来
张天师开门
走进了大千的
留白里
墨生的诗
雪晴贡嘎山
风撩大地的白衫
向深色的苍穹
哺乳
青城山的雾
老子骑青牛而来
张天师开门
走进了大千的
留白里
灵岩寺的秋
沙弥在打盹
风来扫落叶
乱了满山的
琴弦
山坳里的云
赵公山的男人在树下洗衣
摇晃着木盆
泡沫向四周溅起
灌县老院
很久没有诗意就像这场秋雨
潮湿着逐渐斑驳的墙皮
日子一天天盲目
地丁草、冬桑叶、竹叶青
轮换着品掇
就象一首百老汇里传出的
矫情的歌
而这个长着甜眯眯花的院子
门窗紧锁窗棂锈蚀
故事里
那个扎着辫子的男人住过
拿着柴刀的土匪来过
端着尿桶的优雅女人骂过
而现在只有
一个小孩从门口跑过
就象糊着年画的老窗
传出的新闻联播
紫砂壶上的鱼静静地趴着
不知它的心是否还摆动
建设新房的声音和着阳光
象掺了假的迷药
荼毒我半生的这场秋雨
在一只蟾蜍仰望的鼻息里
在一树韵香的桂花里
渐渐零落
蓝色大风预警
起于爱琴海上的黑帆
黄沙掀动紧裹的头巾
五千年前的马桶深思
木马城空时钟已停摆
子弹吹发可断
一辆吉普翻越
墓穴深深,一灯如豆
摇曳着恒河微澜
守护者,喜马拉雅坚挺着
胸膛横濶。羌笛吹破了一涧残水
波荡着屋顶的海洋
魔兽踏蹄奔行,一夜嘶吼
树叶沙沙,一阵阵呻吟
天气预报如处方,练丹师的折扇轻摇
云雾荡开
乾坤朗朗
鹿头
作为结婚礼物
我不知道是哪位猎人将你的头
割了下来
擦了血迹挖了眼球然后风干
带到这个干涸的城市
挂在墙上供我欣赏
开始两个年头我灵敏的
还能闻见你脖后散发的血腥
还能想象你在草原上奔跑的形象
单纯而执着头戴发簪
象要撞我个满怀
此后的十年、二十年
我在你面前浇水养花、饲鱼逗鸟
谈论着渺茫的生命话题
却忘了你的存在
忘了你曾是一位母亲还是孩子
忘了你呆滞的眼光是用玻璃弹珠
替代而成
而你直视下的肉身世界仍在继续
有的杀人放火有的吃斋念佛
人世间的玄机难以参透
当灯光熄灭生灵缄默
你的亡灵依旧在草地凝望着远空
般若寺
在寻祖的山路上
先祖用圈过鸡的篱笆隔开我
和其它出家人一样
他剃光了头闭目沉思
高高在上就住在农家
仰望时我觉得
我的确与他长得很像
有时又觉得身旁那个虔诚的香客
与他长得也像
甚至那些手捧长香正在上山的人
与我在书上看的不一样
先祖手中没拈花脸上也没微笑
他的会心只在低眉顺目的神情中
传与不传与你的神喻
不在于磕了多少个头
伸长手塞了多少个随缘柜
不在于吃了多少顿三碗饭
或在手臂系上开光的红带
当我抖落身上的香尘
茫然离开时
那在门角烤着将熄的碳火
打着盹的老尼
正隐藏着天机
慵懒风
不远处
玉女峰正躺在赵公山怀中
身披一件白色的薄纱
天色氤氲
且吹来一阵慵懒的风
在青城
从石阶上望去
天空是块淡墨远迤的画布
湿漉漉的山峦隐现其中
磬声提着泉水叮咚而过
在一处山凹处
山体是由贝壳、鱼骨、树叶
堆积而成
我选择在这里
高高隆起身体
伸长四肢
坐化成一盏雨亭
等路过的道人在我的双臂上
题一幅对联
山路原无雨
空翠湿人衣
水墨留白的蜀山诗意
——浅评墨生诗歌
辛夷(四川)
作为诗歌表达的一种,短诗相对而言比较难,能够用极少的寥寥数语表达出诗歌与诗意是件挺困难的事。既不同于古诗词的起、承、转、合,又不具现代诗通常的长度,更像雕刻艺术中的微雕,须于咫尺见方中容纳天地,通观四海,见星见象。
风撩大地的白衫
向深色的苍穹
哺乳
《雪晴贡嘎山》
用虔诚的视觉仰视而上,用上帝的视觉俯视而下,短短三句,涌动出屹立天地的深情,仿佛是来自眼波的微笑,笃定,不亵,力拔千钧,意象宏阔,诗意婉约。强烈的视觉震撼,节制的语言震撼,从几个字的句,再到两个字的句迎面袭来,像阳光直射到眼睑,让人睁不开眼睑,确又是温暖的、幸福的、崇敬的、向往的,竟好像不小心偷偷看见了大地母亲的骄傲“风撩大地的白衫/向深色的苍穹/哺乳”最后“哺乳”二字,最见真章,如王国维先生言,此二字最“出境”,已经不仅是诗意,而是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自然中最纯净的美,大地母亲的美,大地与苍穹相互对视的美,美到眼眸也跟着温柔起来。
风撩大地的白衫
向深色的苍穹
哺乳
《雪晴贡嘎山》
起笔,停顿,泅染,点墨,留白,山水写意般的文字勾勒,让诗歌的线条简洁、写意、余韵缭绕,如雾里看花,花非花,雾非雾,淡看人间,多少清欢滋味。青城山与灵岩山皆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常年树木葱茏,青城山四季云雾缭绕,山水清音如一幅天然的中国水墨画卷,大千先生就曾常年在山上写生作画,所作之大千山水画,神韵雅致,承国风之雅“老子骑青牛而来/张天师开门/走进了大千的/留白里”眼前仿佛是更加灵动立体的仙山幻境,拂尘一挥,天地安静,心灵沉净得像山腰的月城湖;灵岩山上之灵岩寺,秋日里,银杏叶翩翩飞,树干挺拔如琴弦,只待秋天弹之,有心人听之“沙弥在打盹/风来扫落叶/乱了满山的/琴弦”空灵的诗意,参禅的乐土,灵魂的道场。
老子骑青牛而来
张天师开门
走进了大千的
留白里
《青城山的雾》
沙弥在打盹
风来扫落叶
乱了满山的
琴弦
《灵岩寺的秋》
把天府之国的闲适与安逸融化为文字,字里行间自带盖碗茶的属性,不张扬,落笔行云流水,像日常生活里自然生长而出的诗歌,那么自然,流畅,如一汪山泉水,汩汩而出的诗情,叮叮咚咚的画意“赵公山的男人在树下洗衣/摇晃着木盆/泡沫向四周溅起”简单,不浮躁,藏情不露,藏才不露,只露出平淡里的闲适,完全是这方闲适的水土才能养出的闲适之才情,大道至简,深藏着生活里的哲与学,甚而把平淡复制的光阴过成诗“很久没有诗意就象这场秋雨/潮湿着逐渐斑驳的墙皮/日子一天天盲目/地丁草、冬桑叶、竹叶青/轮换着品掇”,这就是蜀地的诗人,再平凡的日子,他也能给品味、拾掇出神仙般逍遥的诗意来。
山坳里的云
赵公山的男人在树下洗衣
摇晃着木盆
泡沫向四周溅起
灌县老院
很久没有诗意就像这场秋雨
潮湿着逐渐斑驳的墙皮
日子一天天盲目
地丁草、冬桑叶、竹叶青
轮换着品掇
四川,自古即称曰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道法自然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让这个地方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自古寺庙兴盛,仅都江堰市就有香火鼎盛的寺庙无数座,般若寺是小城东北方向的一座。无论是参禅还是修道,皆需要灵性,亦或说道缘、佛分,诗人用简单的笔落,在纸上修出禅意的灵与悟。难度在于需要在似语非语、若明若暗间体味佛的真意,转化为自身生活的哲学,毫不造作,入境出境,自然而然,这就很不俗。
当我抖落身上的香尘
茫然离开时
那在门角烤着将熄的碳火
打着盹的老尼
正隐藏着天机
《般若寺》
四川诗人、文艺批评家秦风说“语言是工具,诗是形式,思想才是内核,是审美层次与生命维度”。一首诗,一个诗人,他的诗能不能打动读者,关键就在于其反映出的“审美层次与生命维度”,就像王国维所推崇的“忧生”、“忧世”。不管是从生命的个人体验还是普遍体验,人活着总会遇到痛苦,怎么样消解这些一个个内在痛苦?转而获得热爱生活的能量?我相信这就是文学这种艺术应该完成的事业,揭露痛苦,化解痛苦,是其最应该坚持走下去的道路。这首《鹿头》颇有忧世之感,借用鹿头的眼睛,表达出对世界、对生活的忧心不已“你的亡灵依旧在草地凝望着远空”,那种深远,缥缈,把自己的灵魂置于空茫的世界,痛着,爱着,忧心着,苍凉着。
而你直视下的肉身世界仍在继续
有的杀人放火有的吃斋念佛
人世间的玄机难以参透
当灯光熄灭生灵缄默
你的亡灵依旧在草地凝望着远空
《鹿头》
我一直认为一方水土会决定一位作家的写作气质,墨生的诗歌就自带了蜀地山水特有的气质,留白,飘逸,灵动,变换,暗含“道”之哲理与山水间云雾缭绕的诗意。作为四川老乡,而且生活在同一座小城,墨生给我的印象是沉默寡言,平素言辞极少,却未料想,他的诗歌这么让人惊艳。
帕斯说:“每个诗人都是传统之河上的一个波纹,语言的一个瞬间。”如果引伸而出的话,则可以理解为每一个地方的诗人会汇聚成那个地方的水域,墨生的诗歌,就是四川诗歌的一个波纹,一个写意、留白的波纹。
图/古堰行舟
辛夷,本名李春苹,写诗也写评,四川省成都市作协会员,广元市作协会员,《秦风诗简》主编。作品散见于《中诗网》《四川文学》《成都晚报》《四川农村日报》《青年作家》《剑门关》等。
(点击可查看)
秦风
孙银川柏桦谭宁君黎阳徐甲子Angel.XJ胡佳禧(添加中)
顾问:秦风
主编:辛夷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