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有数据·做顾问·聚产业”,探索“1+3+N”产业管理服务体系,践行用数字信息技术平台赋能社区(产业)招商运营服务。
教育改变命运,我们改变教育!与邦洪一起学习、一起奋斗!李邦洪,联系-
4月8日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盛典在成都举行成都市西村大院荣获公共空间奖!三联人文城市奖是由《三联生活周刊》年首次发起主办的建筑/城市评奖,旨在寻找和发现、并激发公众参与,来推动一场关于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的讨论。
当日还发布了三联人文城市奖《成都宣言》,旨在寻找、发现并形成城市价值观共识。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盛典
为何花落成都
以人为尺度的理想城市
4月7-8日,来自人文、建筑、传媒领域的重量级嘉宾聚首成都,探讨美好的城市生活和城市体验应该如何实现,何为真正以人为尺度的理想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是什么模样?专家们认为,以“人本逻辑”谋城的成都,是讨论这一话题的理想之地。
成都这座城市,近年来在各种维度的城市评比榜单上名列前茅。
从“像成都人那样生活”到让市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从“优雅时尚”的文化魅力,到公园城市涵养的生活美学;从城市人文景观到雪山人文景观……
一切标签的背后,都诉说着成都的独特属性。
“成都就是美好城市的样板”
这两年,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主席、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到成都的次数越来越多,相比过去,他感到这里最大的变化是有了真正自我主体意识,要坚持把舒适、休闲发扬光大,“我们要文化自信,这个就是真正有力量的自信”。
李鸿谷说,《三联生活周刊》几年前在做成都专题报道的时候,就提出过成都创造力源泉的问题。成都是一个强调生活的城市,也是少有的非常松弛的城市,在保持着相对的从容优雅下,依然具备创造活力。
举办“人文城市”奖项评选,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成都,他认为,成都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美好城市的一个样板。
在终审评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眼中,成都是美好的、人性化的,他认为评选人文城市的目标,是让城市营造的诸多结构,足以配得上人性最基本的多样、复杂、琐细、与深邃。“成都是很好的例子,洋溢在这座城市中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不光是几大人文设施建造,还有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供大家选择,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发现体现城市之美的开拓性案例
此次三联人文城市奖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推崇那些具有场所感的杰出日常建筑空间,同时通过评奖,提升场所精神的开拓性城市案例。
具有场所感的日常建筑空间,成都有太多案例。
如太古里,在塑造新的商业核心的过程中,借用多元化的历史人文场域,注入了国际化、宽画幅的艺术人文视野;
如市井小巷,无论是茶座中的龙门阵、苍蝇小馆门前的矮小桌椅、还是热火朝天的火锅局,成都的街巷中总透着生活之趣与市井之味;
如金牛区荷花池片区,这个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见证了城市的时尚变迁,公园城市之美和日常生活之美在这里被发现和被看见……
市民生活是成都真正的底色,是成都独特的时尚积淀所在,也是创作者的灵感源泉。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bbfz/1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