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庖丁解news(ID:paodingjienews)作者丨苏碧滢年,一个叫董卿的小姑娘来到浙江电视台工作。当时不到20岁的她遇上了同样处于起步阶段的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前身为浙江有线电视台娱乐台),开启了自己的电视生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董卿(左三)曾在该频道工作。年8月,董卿现身央视慢综艺《你好生活》,与同事畅聊自己的从业生涯。而她的老东家浙江广电集团影视娱乐频道却没能撑到当年的8月。在早年接受北京卫视采访时,她还很得意在老东家身兼编导、撰稿、主持的《人世风情》曾获得全国大奖。▲董卿在《BTV秀场》专访中提及自己早年间在浙江台工作和浙江广电集团影视娱乐频道的命运一样,年又有几十家纸媒、广电媒体“不屈”地彻底离开公众视野。纵观它们“去世”的原因,订阅量低、机构浮肿、内容质量下滑……某些媒体甚至因为长期拖欠员工工资,闹得人仰马翻,一地鸡毛,“走得也不安详”。不论传统媒体消亡光彩与否,他们存在过的印记无法磨灭。就让小编带大家穿越时光机,看看这些曾经的读者和观众们有什么告别的话语,也许其中的某一句可以戳中你的心脏。
纸媒: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百色早报社”微博于年1月1日凌晨0:08分发布文案“#一张照片告别#欢迎,再会!”并配下图。图中,早报的小记者们笑得灿烂。然而这条微博没有收获一个点赞和评论。做小记者也许是许多“80”“90”后的集体记忆。在年一些纸媒倒闭之后,网友们开始回忆自己的“记者生涯”。小编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给家乡的纸媒供稿,爷爷拿到出版物之后把我所在的“豆腐块”剪裁下来,压在家里茶几的夹缝处。如今泛黄的报纸还在,爷爷已经离我而去了。相信和我一样,许多人都有着和父辈一起阅读纸媒的经历。▲吉安晚报读者▲自贡晚报读者▲生活日报读者还有一些人怀念纸媒引领的时代落幕。▲生活日报“读者”▲《集邮报》读者无论如何,该走还是要走。无奈的是,许多悼念纸媒的人“哭得很惨”,却也承认很久不再看纸媒了。广电: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相比纸媒从好久之前就渐渐消失给大家带来的淡淡忧伤,广电频道的消逝往往让受众难以接受,因为“他们仍在观看”。许多网友倔强地固守自己的阵地,不相信陪伴的离去。▲原东方电影频道观众▲原东方电影频道观众▲原上海艺术人文频道观众▲原上海艺术人文频道观众有些观众甚至恨不得化身电视台领导,“亲自”提出频道整改的建议。有人怀念曾经的“高雅艺术”,有人拥抱现在的“高新技术”。▲网友给上海频道整合提建议▲针对湖南广电时尚频道停播,有网友这样说▲面对浙江广电整合,有网友表示欢迎不管我们如何看待身边媒体的消亡,逝去已然产生。希望随着传媒时代的发展,那些珍贵的瞬间不仅会为我们所收藏,更能成为前车之鉴引领媒体人们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回忆尚存,媒体人永远在路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完-近期热点文◆8天之内,2家媒体,因编审错误公开道歉!◆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3个县级台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看看花落谁家◆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评职称非常实用!聊聊填报职称评审材料那些事◆见习记者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不放过小线索,让这名记者拿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广告法禁用词案例集锦◆《成都晚报》死亡,媒体应该汲取哪些教训?◆她5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次特别奖,1次长江韬奋奖,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