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赏
朗诵者说
王勇
说起爱好朗诵,时间可有点长了,屈指算一下,整整60年了。
记得那是上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我们戴着红领巾,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中心校的庆祝“六一”活动。舞台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开着了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花,舞台的背景是一片杨树林,树上还有喜鹊窝,喜鹊飞落往来,一个天然的大舞台,很美很美的。我们班的节目是老师写的一首《我的理想》的长诗,有的字还没学过也不认识,是老师现教的。老师让我和一小女生在前排领诵,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很高兴、很幸福的。“……去克拉玛依油田,登上那高高的井塔,摘下一片云霞;去鹤岗煤矿当一名矿工,头戴的矿灯闪闪发光;去北大荒垦区当一名拖拉机手,开着“东方红”犁出万顷良田……”。这是我们朗诵的《我的理想》诗中的几句,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次我发挥的极好,老师说我不怯场,嗓子洪亮还说要教我学朗诵,在班里表扬了好几次。那阵子,自己美的有点找不着北了。也许是那次表现突出,老师让我当语文科代表,早自习领着大家读课文,一直读到小学毕业,就这样,读文章、读诗歌,一点一点的上道了,一点一点的上瘾了。
上中学,又当上语文科代表,算是连任,不过,又多了个角色,动物科代表,那时动物和生物是分科的。上语文课阅读基本都是我的活,特别是读动物课课文,生字多、还拗口,虽然有些难,但对提高阅读水平很有帮助。后来在安达三中,幸好遇到一位从清华大学毕业教我们物理课的李福新老师,他曾多次辅导、指导过我,他教我朗诵时怎么抑扬顿挫,怎么理解作品、怎么以情带声。初中时读的最多、影响最大的文章,当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老三篇”。那时,几乎是天天读,背的滚瓜烂熟,“老三篇”都融化到血液里了。老师说我读“老三篇”是带着情感的。应该说,我爱好朗诵是从上小学入门,上初中时打下的基础,也算是练的童子功吧。
初中毕业后下乡、参加工作、在部队当兵、中学教书、进机关。几十年坎坎坷坷、奔奔波波,无论是失意,还是得意,许多东西都放弃了,唯独朗诵一直陪伴着我,敲打着我,激励着我。
“气势如虹,回荡山间,深深撼动在场的所有人……”。这是当年5月12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头版头条,报道四川、成都一次纪念抗震救灾重大活动,我在活动现场喊的大庆晚报副总编、著名诗人红雪的抗震诗歌《站起来》里的文字。当时在活动现场一位四川省的主要领导,双手握着我的手,连声说了六个字“震撼、震撼、震撼”!记者们围着我,问《站起来》的创作背景,问诗的作者,问我喊这首诗的感受……。5月11日、12日,成都电视台《成视新闻》多次播出了我喊《站起来》的同期声画面。成都日报在新闻版、特别报道中全文刋发了《站起来》,並刊登了我喊这首诗的压题图片。年11月份,我带着《站起来》参加在北京解放军军乐厅一个全国性的、规模很大的演出。我满怀深情的朗诵《站起来》,已经演完节目的四川省艺术团,没有走要听我朗诵,朗诵结束后,我走下舞台,他们围着我,拉着我的手,我们都流泪了。年年底,参加了由四川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央外宣办指导、家主流网站、各大媒体、几家银行支持的“我与地震灾区”和“难忘的记忆”,全国大奖赛,在作品中荣获银奖,中央外宣办还颁发了证书和奖金。我朗诵的《站起来》这首诗,先后获得省级大赛金奖、银奖。大庆晚报不吝版面,用一整版《感动的不仅仅是一座城》进行了报道。
是这首《站起来》给了我自信,也给了我荣誉,算是我的“成名”作吧!
还有一首《战友啊,战友!你的名字是泪珠一串》是大作家、诗人任红举的作品,是我朗诵最多的,也是获大奖的一首诗。这首诗非常感人,抗美援朝一个大事件,作者在诗里用泪珠和金达莱、茉莉花、玉兰花穿起来,既凄美又震撼。“……这泪珠,是你被冰雪裹圆的热血啊,这泪珠,是我为你燃过的蜡烛,她的残迹点点斑斑,……这泪珠,是你最后回望祖国时的挥手瞬间”,“这泪珠,是流着的遗憾,你没有对父母说完哪,……这泪珠、是我从祖国带来的茉莉花瓣,这泪珠,是我在你的遗像前流下的最后的心酸……”。每每朗诵到这一段,总是会被感染,眼睛里总是蓄满泪水。有的朋友问我,你朗诵为什么那么感人,震撼,其实道理很简单,用真心、动真情。
近来年,多次参加各种活动、各类演出、出任评委。我从不拒绝舞台,每一次都是历练、提高、学习的机会。特别是这几年,接的“活”多,哈夏音乐会、北大荒冰雪节、绥化市、安达市、肇东市、林甸县、兰西县、青冈、台湾、厦门、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师范学院、大庆歌剧院、农村乡镇登台朗诵或当评委,小范围的活动就更多了,获奖证书有十多本了。
近年来,我朗诵的诗歌,大都是大喜大悲、大开大合、大事件题材的作品,也有委婉、凄美的作品。几首保留的诗歌作品,有《中国梦》《百年相思》《站起来》《老会战》《猛士》《战友啊,战友!你的名字是泪珠一串》《人生来不及发出请帖》等。本土诗人、作家,李云迪、庞壮国、红雪、姜荣吉、潘永翔、张永波、王国良、陈岩、王云、王茹、吕天琳、曹立光、孙悦平、青林弘扬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歌颂祖国,歌颂大庆,散发油香的诗作尤为偏爱。还有自己创作的,有点忧患意识的拙作。对红雪的《站起来》,被诵友孙悦平“霸下”的,庞壮国的《关东十二月》更是情有独钟!
朗诵也是一门艺术,一首好的朗诵作品,好的朗诵照样受到观众的欢迎,效果甚至超过歌舞类节目,这方面,我深有体会。自己多次参加以歌舞类节目为主的演出,朗诵时,观众反响极为强烈。在一所大学朗诵,观众鼓了四次掌,每次演出,朗诵到动情处、高潮点,台下观众都是一片叫好声!
几年来,大庆的诵读、朗诵群体迅速壮大,大庆市正式注册的朗诵、演讲、口才协会就有六家,自己也有个衔,是诗文朗诵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这些协会,线上线下会员、微友有几千人。每年组织、开展的活动也比较多,特别是市作家协会、大庆晚报举办的大型主题诗会,无论是策划、规模、影响、专业程度,都堪称大手笔。
对于朗诵,我理解有“三活”,技巧活、力气活、情感活。技巧活,朗诵的气息运用、表情动作、情感拿捏、转承启合,情感活,朗诵时要下力气,要用情、要用心、用脑、用体力、我每次朗诵下来都出一身热汗,情感活,吃透作品、理解作品、逻辑重音、高潮点、用情点,都要准确把握。
大庆一位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在主持一次大活动时,称我是“大庆朗诵艺术家”,当时羞的我脸通红,一不小心,怎么就成了家了,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更是期待。自己充其量是个朗诵爱好者,一个执着、热爱朗诵的人,一个能让别人落泪、能让自己落泪,用心、用血、用情、用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用善良、用大爱朗诵的人。
大庆的朗诵者爱好者多,这是一种文化现像,其实,多数都是诵读者,线上不露面的多,能拿到台面,特别是能上大台面朗诵的人不是很多。朗诵和朗读是有区别的,朗诵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表演形式,朗读本身是一种念读。二者选材不同,朗读选读相对广泛,诗歌、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朗诵的选材往往局限于文学作品。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朗诵表达生动、优美、富于变化,朗读更趋于自然化、本色化。
朗诵从孩提时代到杖围之年,陪我走过60年,朗诵成了我不离不弃的挚友。有生之年,自己还准备办两件事,一是开一场专场朗诵会,二是朗诵进校园。这两件事,正在运作,但愿这两个夙愿能够实现!
作者简介
王勇(歌兄弟),男,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汉族。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北大荒演艺联盟副理事长,北大荒知青志願者协会大庆分会会长,北大荒演艺联盟大庆分团团长,大庆诗文朗诵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曾在解报军军乐厅、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北大荒冰雪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台湾、香港地区,大庆、大庆油田等演出及文化交流中朗诵。
曾随全国14家代表团,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参加纪念活动,朗诵著名诗人红雪抗震诗歌《站起来》,被四川、成都各大媒体重点报道。
曾获中央外宣办全国大奖赛银奖,多次在全国、省市演讲口才、朗诵大赛中获金、银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bbfz/1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