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丨成都打造多条特色慢行交通线天府三街

《成都高新区慢行交通系统(含绿道)规划》

正式出炉啦!

根据《规划》,成都高新区将建设多公里自行车交通网和多公里步行交通网,打造含多彩慢行大道与绿道慢行线在内的多条特色慢行线。

据《规划》的实施策略和建设要求,慢行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和打造将成为成都高新区慢行交通系统的一大亮点。作为慢行交通系统示范段的天府三街,一条“彩虹”自行车道已悄然亮相,惊艳全城。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小街区街巷、绿道等构成,方便联通地铁、公交站点、公园绿地、文化场所等区域,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规划》,

成都高新区将形成“两网多线多核”

慢行交通结构体系。

“两网”

自行车交通网

由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区域主通道、组团主通道和自行车一般道组成,总长超过公里。

步行交通网

规划实施总长超公里,其中包含步行专用道,小学、幼儿园出入口所在道路的通学优先道,临特色地区道路的步行特色道以及步行一般道。

建设进展:

建设示范段确定为天府三街,其所在的大源片区为建设示范片区,都将在今年底基本完成建设。

“多线”

即多条特色慢行线,包含多彩慢行大道与绿道慢行线。

其中包括成都高新区范围内多彩慢行大道(二环、三环、人民南路-天府大道)、路侧绿带内形成的都市绿道、公园绿地内部的公园绿道、依托河流水系绿带建设的滨水绿道以及郊野绿道。

在天府三街,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的彩色标线,顺着非机动车道向远方延伸,犹如一条彩色的丝带。

高新南区

自行车道设计为红、蓝、绿三色车道标线。

高新西区

自行车道设计为粉红、浅黄、淡绿的“小清新”三色车道。

除了自行车logo让车道功能更加醒目之外,慢行交通系统还会在高新区地标建筑或景点等周边附近标出提示,方便大家更快找到目的地。

“多核”

依托交通枢纽、金融中心、创新创造区域、大学及老城等区域设置慢行核,包括西区的科大双创慢行核以及南区的活力神仙树慢行核、便捷南站(火车南站)慢行核、国际金融(金融城)慢行核、中和场镇慢行核等多个慢行核,以点带面提升慢行空间品质。

绿道规划

高新南区将呈现东、西两环的水系绿地链

慢行交通系统则将结合东、西两环的规划,在现有绿道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改建和新建,形成慢行交通系统示范环。

西环:

肖家河-栏杆堰慢行环,全长8.2公里,预计在明年完工。

东环:

月牙湖吉泰路-锦江沿线慢行环,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将于今年实现贯通。

60余个立体过街设施

要实现路线畅通,打通节点、减少慢行交通绕行距离是关键。

高新区整体规划了60余个立体过街设施,主要覆盖:

穿越铁路、高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的过街节点,大学、医院、大型公共设施、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临城市主干道的出入口,以及滨河两岸,都将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设置天桥、地下通道等立体过街设施。

共享单车停车点无缝对接地铁站

规划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将与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距离控制在50米以内;

将对近公里的自行车道进行断面优化,并在自行车主通道实施机非物理隔离;在双向六车道的道路交叉口,将改造增设上百个“安全岛”,实现行人二次过街。

沿线融合生态景观+WI-FI

为了让市民在骑行或漫步城市时适时休憩,《规划》也对配套设施进行了专门研究和设计。慢行交通系统沿线将融合生态景观、城市环境,设置三级驿站共33个。

同时,慢行交通系统还将结合小游园、微绿地的建设,配套相应的智慧设施,包括重要区域Wi-Fi覆盖、智能引导系统等配套设施。

来源:综合成都晚报、成都高新

爱吃火锅,更爱喝茶,不爱没有阳光的天空;爱摆龙门阵,爱打望,不爱没有田园的水泥森林。爱这座城,她发展最快;恋这座城,她生活最慢。爱熊猫,也爱表达;爱互动,更爱分享。我是小微,在成都,爱成都!

”在下面留言,和小微八卦小微

赞赏

长按







































白殿风早期图片
怎样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9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