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成都,银河王朝大酒店,一台史无前例的绿色盛宴开启,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究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来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领导,全省各市州的有机产品示范区政府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广西、重庆、贵州等省市区的有机生态组织会长,总计多人齐聚一堂,为中国绿色有机事业谋篇布局:探索让自然健康和人类健康共赢的兼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为全国第一家命名绿色有机的独立法人社团组织,它的使命就像它的行业性质一样,即致力于绿色有机规律研究,让互害不再,互利可期。
自律精神助力诚信建设“诚信是最大的智慧!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关于市场经济最为有用的经典警句。左拉干脆直说:失信等于失败!”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究会首席战略专家徐业先在大会上说道:“中国企业不诚信的代价开始几乎为零。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不诚信的成本越来越高,可以好不夸张的说,诚信成本很快成为中国制造的第一成本。对于最需要诚信的中介行业和服务业来讲,花重金树立诚信更是成本中的成本。”
由于我国的诚信体系缺失太多,国家软实力受到的挑战将是严峻的。特别是在绿色文明时代,如果不对不诚信行为加以遏制,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将手无王牌可打。这就是中国企业不怕硬,只怕软的原因。这个软就是以诚信为核心价值的企业品牌。
“诚信弱则品牌弱,品牌弱则企业弱,企业弱则经济弱,经济弱则国不强。这就是诚信的蝴蝶效应。”省绿研会专家委主席、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刘方健在会上作主旨发言的时候如是强调:“不诚信,毋宁死,亦必死!”
天不吝赐,地不拒载,人不相欺,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妙境。人向自然索取生命的依靠,也应该用爱和行动反哺自然的恩赐。人类的身体健康得益于自然的身体健康,所以说害自然等于害人类,反自然等于反人类。绿色有机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都健康,人与自然相安乐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本次大会中,全国绿色有机组织集群共同签署的《中国绿色有机发展宣言》的核心共识。
在企业如何报团发展方面,省绿研会战略委员会为全省绿色有机企业设定了《大雁远航模式》。即在绿色有机集群同仁圈,所有会员,特别是企业会员,共同发展进步,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一个也不落。
“我们深信,一切伟大的事业,都兴于诚,起于信,大成于自律!”省绿研会当选会长黄琮富在大会工作报告中解读《四川省绿色有机自律公约》的时候,特别要求公约签署人遵守党纪国法,遵守党中央绿色发展方针政策,遵守中国绿色有机标准乃至国际绿色有机标准。
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竞跃代表业务主管单位发言时非常强调社团运作的规范性,尤其强调社团必须自律。社团的生命就是自律。如果没有自律,社团甚至没有存在的合理性。他为此嘱咐绿研会:“社团是公民社会的特质之一,是公民终生学习的最好的学校,是公民学会自律的最好场所。对企业家来讲,自律精神是企业诚信的基础,是企业品牌的奠基石。没有自律,诚信体系是残缺的,市场经济是不可想象的!”
赢在品牌,兴于诚信,始于自律。
打造终结互害模式利器“古代饥荒之年,常发生易子而食惨剧,化学农业兴起的今天,每天上演着易毒而食悲剧——相互交换有毒食物而食。有些稍微有种植规模的菜农,在园区单独为自己备用一块净土,不打农药,留自家食用。其它地块则滥施农药,把有毒蔬果销往市场。这就是小聪明,最终害人害己!”徐业先深有感触的指出:“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个孤立的个体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个人求自保的孤局改变不了互害这个大局。也就是说,食品安全无孤岛可依,你不可能在没有诚信的社会中于吃穿住行问题上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你害他也必害己。绿色文明社会是一个共赢的社会,反过来也有可能是一个同败的社会,所以刚才谈到的那个菜农,他的小聪明是害别人,大愚蠢其实是害自己。损人不利己,就是互害模式下的最终结局!”
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究会的成立,旨在打破当前互害模式这个大局,彻底根除互害模式下的惯性影响,任务繁重而艰巨。“对于有些伟大的事业,有些时候感到一个组织的力量都是渺小的,个人更是无力无助。但是,事情一定要有人去做,这是出乎人类的善良,出乎觉醒者的良知,出乎有为者的自律。这是做人做事的态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收功甚微而为之,对于建立互利社会的伟业来讲,是悲壮之举!”省绿研会常务秘书长林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绿色润心,人本自然。回归互利社会指日可待!”
绿研会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去改变社会的整体面貌,这是不现实的,也不是该会的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但是在绿色有机领域,我们要为绿色有机经济诚信体系建设布局开局,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绿色有机产业可持续发展谋局破局,让四川这个绿色有机资源第一大省变为中国绿色有机经济第一强省。,这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绿研会副秘书长兼总策划、四川省绿量有机产品认证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魏荣掷地有声地说:“绿色有机事业一定是从信心开始,如果连起码的信心信念都没有,就很难去谈什么理想,更不可能期待有什么惊世之举。”
绿研会最初由两百个会员组成,今年计划发展一千家企业会员,最终会员数将稳定在个,简称“工程”。是绿色企业谐音,也是一个具体的会员企业数目。绿研会将抓住这个关键少数,全面绿化大农业大健康这个多数。“让产业整体做强变绿,是我会的绿色梦!”负责绿研会整体营销的副秘书长解祥秋解读绿色有机产业终端计划:“我们将通过打造全球绿色有机产品第一连锁品牌,倒逼企业做诚信,让诚实成为企业的生产习惯,让良知成为产品的核心价值之一,让诚信者成为最大赢家,让失信者走投无路。逆转互害,回归互利的绿色有机产业传统,是绿色有机机构集群旗下妙乐康绿色有机连锁商超的整体布局之一。”
绿色有机连锁商超以重点打造线上销售平台为主,以线下体验店为关键点。在谈到地面店整合优势的时候,绿研会副秘书长王小玲代表绿研会和犍为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时候着重强调,数目众多、覆盖面广的绿色有机地面连锁店,将为会员企业的产品出路,为战略合作者的产品营销提供坚强保障。地面店假一赔百的承诺,就是诚信的决心,就是自律的壮举。对于绿色有机连锁商超来讲,正如刘方健所说的:不诚信毋宁死!
此次大会的四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绿色有机宣言》、《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究会自律公约》、《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工作条例》、《四川省绿色有机产品标准》课题委员会起草的《四川省绿色有机产品技术规程(草案)》。宣言是集体抱团发展的誓词,自律公约是建设诚信体系的具体条款,条例是绿色有机事业的中枢智库,标准是绿色有机组织的诚信第一软实力。
“有绿量才有力量!绿量就是正能量。我们调集一切绿量,对互害行为进行彻底根除。”绿研会驻会副会长潘乾云在谈到绿量这次词的时候强调:“未来市场中最大的变数就是绿量。我会首席战略专家徐业先不止一次明确指出,绿量是人类文明继暴力、财富、知识之后的第四种推动力,未来经济一定会因绿量而重新构建,市场也会因绿量而大洗牌。这是人类文明重大事件,也是当今市场最大机遇。未来产业格局竞争中,绿量将成为核心价值,企业家如果忽略绿量的影响力,他在未来竞争中会失去一切影响力和优势。”
绿量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量,是指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拥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和。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量。互害模式是一种害人不利己的不可持续模式,那么互利模式就是一种绿量模式。所以说,绿量是根除互害模式的利器。
研究绿量规律,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绿研会的重大使命之一。
三把钥匙解局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农业连续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角,表明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绿研会研究的就是三农问题,其任务就是破解三农问题。绿研会是在绿色有机机构集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党和政府在三农问题上排忧解难的服务实体,其功能就是架起政府联系绿色有机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桥梁,整合民间绿色有机资源和绿量,推动四川省绿色有机事业健康发展。它是按现代NGO机制和市场化运行的非政府组织,在科学决策指导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产品溯源系统、产品认证系统、传媒宣传系统和企业群团系统的支持指导下,促进会与全体会员和会员单位协同努力,网聚社会各界力量,合力推进“四川省绿色有机发展计划”,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绿色强省的远大目标。绿研会将不遗余力地推动行业诚信自律,规范绿色有机产品市场,逐步在绿色有机企业中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为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品牌含绿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使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和最优化。绿研会独创“门槛+维权+服务”民间组织运行模式,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NGO运营模式有效地解决我国NGO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中国NGO运营的方向。绿研会立足于振兴四川绿色经济、催生大批绿色有机品牌企业、促进四川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资源优势,充当四川绿色经济的开路先锋。
还地球以本色,绿研会是绿色文明永远的助力器!
当前困扰三农大局的三个问题是:农企品牌弱,产业融资难,市场销售不畅。在绿色有机机构集群上拔地而起的绿研会便着手这三个问题寻找答案。举全会之力为会员企业在品牌建设、项目融资、产品销路上做文章。
首先,标准先行,质量为魂。在为会员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工作上,绿研会首先抓标准化建设,这是第一要务。绿研会在酝酿成立之初,就同时启动了《四川省绿色有机产品标准》课题筹备工作,组建了标准课题筹备委员会,收集了国内国际大量标准资料,初步形成了《四川省绿色有机产品技术规程(草案)》、《四川绿色有机事业杰出人物标准和评选章程》、《四川十强绿色有机产品示范县标准和评选章程》、《四川百佳绿色有机专合组织标准和评选章程》、《四川百佳绿色有机家庭农场标准和评选章程》、《四川百强绿色有机企业标准和评选章程》、《四川百佳绿色有机之村标准和评选章程》。计划今年通过政府标准主管部门验收。绿研会的标准化战略是,通过制定标准,升格标准,让大批绿色有机企业投入到绿标建设中来,成为绿色有机行业标准参与单位,通过标准巧实力打造,培育出大批标杆企业,培育绿量十足的绿色有机企业品牌,全面绿化四川省经济结构。
第二,认证为基。大会上绿研会力邀西南五省市区绿色有机生态商协会与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权威机构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四川省提升经济质量水平,为绿色有机企业提供国家权威认证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绿研会的主发起单位之一的四川省绿量有机产品认证有限公司,也将从咨询策划上助力绿色有机认证。绿色有机认证是绿色有机企业投入最少,见效最大的一项投资管理成本。例如一个大力士,再怎么有气力,也不能自己举起自己,必须借助它力和支点才能垂直位移。可以说,绿色有机认证就是绿色有机企业提升企业公信力的一个支点。市场反复证明:没有标准,就没有话语权;没有认证,就没有公信力。
第三,媒体宣传是品牌提升的关键。“产品质量好不是最后的好。真正的好是让消费者能买到尝到好产品!”绿研会负责宣传工作的副秘书长陈晓一语中的的肯定:“绿研会的重要服务事项就是通过自办媒介和借助媒介两种形式,积极为企业铸造品牌提供媒介精准服务,要让消费者通过媒介迅速发现好产品。”
绿研会现在可资利用的媒体就是CCTV-IP大众生活频道绿色有机栏、cctvlsyj.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ys/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