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档案民国时期老成都的霸王花

在民国时期的成都,犹如一个巨大的舞台,舞台上上演了很多波谲云诡的事件,也过往了很多不同凡响的风云人物。这些事件和人物,折射出成都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形态和世俗语境……

上世纪30年代,成都有一支由39名年轻女子组成的“四川省会警察局女子警察队”。她们活跃于成都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影院公园,成为民国成都街头一道风景。

年11月,省政府回复省会警察局招收女警的指令

年10月29日,当时成都的《新新新闻》以“上海女警察动态”为题,报道了上海市警察局36名女警。一个月后,四川省会警察局警察训练所贴出了招收女警的布告:“省警局现招女警30名,要求(1)高小毕业或同等程度,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之未婚者。(2)身高在四尺五寸(1.5米)以上者……”。消息传出,省城成都的女孩子们奔走相告、争相前往。其中有很多是中学生,报名人数数百,大出官方预料。经初步审查,最终50名品学兼优的女子被录取。年1月,这50名18至25岁的女子被编入省会警察局警察训练所第五期,开始为期六个月的学习。所学“学科科目”包括国民党“党义”、警察实务等;“术科项目”包括射击、体操、国术、骑自行车、摩托车等技能。7月30日,在省警局警训所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所长周极滢为培训合格的41名女警颁发了《修业证书》,并分别予以任命。她们幸运地成为成都历史上第一批女子警察。

四川省女子警察队首任警长刘芙仙

根据省会警察局《暂定女警使用办法》规定,39名女警被分派至司法、卫生、特务和济良迷失等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平时她们各司其职,特殊情况下由省警局统一抽调服务,配合完成一些短期和临时性工作。如年11月,8名女警参加了由“四川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组织的全市浴室、饭店、旅馆、茶社、理发室、公寓的清洁卫生大检查。工作还是挺繁琐,那么民国成都女警队待遇怎么样呢?

根据年《四川省警局女警预算》规定,女警在原有任命的基础上,较同等男警职级提高一等。具体是二等警长月薪20元,三等警长16元,预备警长14元,一等警士12元。据《抗日战争时期成都市民生活消费水平研究》,年,成都各业工人的平均工资为13.41元,普通四口之家每月约需12元可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由此可见,这些年轻女警的薪水略高于同期工人阶层的平均收入。

射击训练(年)

上世纪30年代,全国女警出现人数逐年减少的趋势。年7月18日成都的女警仅余18人,同年11月28日为14人,到年4月,女警队仅剩下12人。这期间有案可查离开女警队的有12人,其中借假期私逃者7人,请婚假、长假不归3人,违纪开除2人。是什么原因造成成都乃至全国女警发展虎头蛇尾、先热后冷的局面呢?

一是社会原因,传统思想认为妇女应该深居简出、相夫教子,避免在社会上抛头露面。民国时期女子婚龄大多不超过20岁,而女警年龄限制在18至25岁且未婚者。女警们长期被集中在省警局集体宿舍内严加管束,失去了年轻女孩子许多生活上的自由选择。

二是经济原因。抗战爆发后的年,成都零售物价指数较年上涨22%,年上涨89%,年更上涨了%。年,成都市四口之家的月平均消费为26元,而到年底,这个数字已经上涨到元了。此时女警的薪水增加却远远低于物价的涨幅,她们要维持个人生计已是捉襟见肘。

三是发展空间受限。民国时期警务人员分警官、警长、警士三个等级。女警多为警士,警长很少,鲜有晋升至警官者。

民国时成都的警察所

虽然民国成都女子警察的发展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经历了起伏,但是女警的创办,显然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创办女警,巧妙地将国家机器的强制、刚性职能与女性的温婉、柔和元素相结合,开创更加人性化的执法方式的同时,也倡导了男女平等、女性独立的时代精神。

参考资料: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

图片摘自:华西都市报、成都档案馆

编辑:徐弋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duwanbaosheji.com/cdwbls/7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