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文苑》将不定期推出各区县兄弟作协诗人们的诗作,旨在借集中展示各区县兄弟作协诗人们的诗作,互动交流,一同在诗路上前行。
本期展示:潼南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陈默、蒋芸徽、谢子清、唐毓、彭勇、王谢冬、魏国英、周冬梅、何智杰、彭树强、陶斯印、唐静波、润叶、杨莙(组稿:杨莙)
陈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见于《星星》《散文诗》《中国校园文学》《少年文艺》《华夏诗报》《黄河诗报》等,有诗集《让时间慢下来》等。
陈默的诗
水在走动
水在云的心跳里走动
水在泥土暗藏的淳香里走动
水在叶子的呼吸里走动
水在阳光侧身的时候走动
水在我们忧郁的眼睛里走动
水在深不可测的疼痛和爱里走动
水在高处和低处走动
水在今天和明天走动
水在此一时和彼一时走动
水走着走着
我们就停了下来
纸上
纸上的时间,若明若暗
像琴瑟经历抑扬顿挫
像诗句经历起承转合
像河流经历奔跑、跌落和停顿
像灵魂经历蒙昧、彷徨、觉悟和涅槃
纸上的地点,若隐若现
或陷入甲骨的伤痕,不能自拔
或粘满夕阳的碎屑,任西风捡拾
或散落为陶,道道裂纹遮住了满城春色
或躲进烟雨,雕梁画栋层层驳落
纸上的人物,若浓若淡
有美人倾国倾城,在河边浣纱
有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听楚歌萧瑟
有书生愁肠百结,对影成三人
有帝王视民如草芥,江山频频易主
纸上的事件,若有若无
一些线索剪不断,理还乱
一些情节看似偶然,亦是必然
一些场景暗藏阴谋,却无人点破
一些墨迹,先暗淡,后消失
蒋芸徽,潼南人,重庆市作协会员。著有诗集《云的眼睛》《虚构一场雨》《天机》。
蒋芸徽的诗
我在一朵梨花里漂洗自己
1
梨花从惊蛰
的浅梦里涌出来,汇集成海洋,
把花岩村围成
一座岛屿
所有至纯的梨花
都在岛屿的周围放肆地绽放,任意地白
像花岩村冬天童话里
长出的雪花
2
梨花的香气
从古典的音乐里决绝地走出来
再次活出自己的味道
征服花蕊,一只蜜蜂
故意悬停在空中
翕动薄翼,做出诱惑的姿势
仿佛延迟对她的爱
趁着阳光,我把脸
贴在一瓣梨花上
就像贴在早春的农闲里
就像贴在父亲的手心里,温暖
而惬意
3
我在一朵梨花里
醒来。带着洁白的善念
为满山的梨树祈福
这里奔跑的色彩
一切悦耳动听的声音,都从
我雪花一样的身体里飘过
我不着色,也不住相
我在一朵梨花里,漂洗
自己,放飞自己
找回最好的我
我把空间留给梨花,留给
属于我的那朵
4
那朵梨花
像极了我隔壁的小美
小小的年纪
有一个小小的梦,秘密就
藏在心中
她用花瓣收集
雨露,阳光,月色
据说,是她
把这里的丘陵
都植上‘矮株蜜梨’
花岩镇的蜜梨
很甜,甜得腻人,甜得危险
甜得只剩下了甜
谢子清,男,80后,笔名知卿、紫青,在《诗刊》《文艺报》《杂文选刊》《新民晚报》《重庆晚报》等发表文章若干,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谢子清的诗
春天的缺口
不管城市有多大
始终无法打开一道缺口
让春天破门而入
那些落户多年的桃花樱花
不管如何相互较劲
复制的只是春天的一方面
偶尔有一片草地
虽然颜色是应景的
但多少显得有些拘谨
只有走出城去
哪怕三四里也好
油菜花盛开得旁若无人
金黄无须涂脂抹粉
招蜂引蝶是水到渠成的事
借二两春风就能磨一把剪刀
轻易剪开燕子冰封已久的翅膀
剪开柳树沿河铺陈的心结
加上雷声报幕雨点开场
每一块新翻开的土地
都种着一个沉甸甸的季节
春光
风推开房门
在塘坝镇天印村
这个天降巨石形似印章的地方
亩枳壳迅速返青
约等于亩春光集结待命
每一寸都粒粒可数
土地再次接纳成长
一片又一片嫩叶呼之欲出
更可况还有青菜头
已然完成季节缝隙中的旅行
顺道打包一丝鸟鸣
便由菜刀认领回家
阳光软磨硬缠
稻种一天天失去平静
对一张来自“惊蛰”的船票
望眼欲穿
周文权,笔名唐毓,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重庆新诗学会会员,出版诗集《那些绽放的芳菲》。
唐毓的诗
我爱着未来的事物
一直在身边。比如
几朵散落的雪花,也足够
擦亮我的惆怅与远方
每一颗草木都是人间的精灵
时刻生长着我的喜怒哀乐
我乐意是枝丫上的一滴露珠
在深秋打开霜华
将鲜亮还给苍茫的山岗
让鸟鸣声响彻高远的天空
当我的原野草长莺飞
春夏秋冬将与光阴一起
赐予我那么多的晴空和云彩
我端坐时光的路口,看向
奔跑的背影,一路风尘
行走在岁月的小巷
我知道,我会因昨夜的
一场大雪,蹲守在小巷的角落
那挂满冰花的落叶松
就是我在人间最后的雕像
但我必须得把腰身
挺得更直,让路过的人留下
赞美和怀念的词语
这些虚拟的风景,鲜亮的挤满
来时的路,然后高高挂起
即使没有人在意,也不曾经意回头
尽管我的目光,也偶尔投向星辰
日子,却如雪花从半空中
纷纷散落。一边在远方,一边在
背影尘封的往事里。我无数次
转身逃离,就耗尽了所有的精血
仅余一条小巷的距离
彭勇,笔名阿勇,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生命的履痕》。
彭勇的诗
栀子花
羞红的桃花早已出嫁
早恋的油菜花也已儿女成群
她这才情窦初开
坐在初夏的晨光里
静静地怀春
所有昏睡的灵魂
都难以抵挡这酝酿已久的幽香
连早起的鸟儿
也为她唱起了赞美诗
一滴晶莹的露珠儿
在她洁白的花瓣上抒情
她不再犹豫,不再矜持
走出季节的闺房
来到大街,素面朝天
向着雄性的夏天走去
阳台
对面阳台,玫瑰花开了
我家阳台,三角梅也随之绽放
花的妩媚,花的笑靥
让粗砺的日子变得柔软起来
一日三餐,仿佛都咀嚼着生活的芬芳
两个阳台,相互眺望
把春天的画卷悄悄收藏
两个阳台,彼此都敞开心扉
把真挚的的问候送给了对方
两个阳台
像两个盛满幸福的花瓶
被城市高高举在空中
天上路过的云朵
也忍不住,向下张望
王谢冬,重庆市作协会员,潼南新诗学会会长。
王谢冬的诗
柔弱的蔷薇
你是柔弱的林妹妹
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角落的一面墙,就是你的舞台
蜜蜂和蝴蝶,是你的观众
你的青春,美丽又短暂
芬芳又寂寞
雨夜,生命之花一瓣一瓣悄悄陨落
清晨,空空的枝头
仍挂着你晶莹的泪珠
温柔又狂野的月季
春天的一声鸟鸣
唤醒了沉睡的美人们
她们穿上五颜六色的裙子
从绿叶中站起来
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人间
这些温柔又狂野的女子
她们一手献出芬芳,一手握着尖刀
始终与尘寰,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一场浪漫的花事,被她们
从春天,演绎到秋天
魏国英,网名红硕叹息、玉央,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潼南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著诗集《岸》。
魏国英的诗
那些光亮的事
那些光亮,有着隐密而强大的内核
小火苗闪动,两座城合而为一
老池和米心,彼此捧出真心
像分了又合的兄弟,像心房的左右室
共同奔涌着,如涪江一样浓情的血
像间种时,柠檬与青菜相偎相依
采撷光亮的人,善于打捞鸟语花香
一体化画卷上,“心池神往”
只等东风,点染出万紫千红的诗意
会议精神
阳光和颜悦色,打开栅栏和门栓
晨曦中,米心和老池握紧了对方的手
在方圆百余平方公里的会场上
瓜果蔬菜争先恐后,从四面八方赶来
三星电站,坐在拦河的位置
花椒和桃李,占据着向阳的坡地
花园乐的沃柑,不小心说漏嘴
便满室清甜,惟有西北风
有些调皮捣蛋,将大头菜的裙裾
卷出波痕,响起嫩绿的水鸣
涪江是召集人,也是领路人
她的讲话自西向东,滔滔不绝
把合作共赢,发展繁荣的声音
传向远方,以及远方的远方
周冬梅,女,年1月生,供职于潼南区妇联。作品散见《星星》《诗潮》《诗林》《诗歌月刊》《中国诗歌》《芒种》《岁月》《延河》《安徽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文学港》《时代文学》《重庆文学》《四川日报》《重庆日报.农村版》《重庆散文》《重庆晚报》《增城日报》《邵阳晚报》《天中晚报》等刊物。
周冬梅的诗
我的贫困户老赵
我的扶贫对象叫赵全中
家住花岩镇石庙村
这个中年的名词
词性、词根什么都好
只是喝酒后
身体里每个细胞
都变成了动词
年那个冬天
帮他申请D级危房改造
一颗受伤的心
终于有了一个坚硬的壳包裹
年那个春天
村村通公路修到了他脚边边
他也去镇上办事
就是脚蹬油门
一溜烟的事
他也跟着春风得意起来
年
帮他打了口水井
他说,石庙村的月亮好圆
石庙村的水好甜
像酒,像他没得到过的爱情
年
用动词平整了他家的院坝
也平了他多年陡峭的心事
我仅仅是其中一颗小小的铺路石
年
他开始讨厌我这个扶贫干部了
他说,他不想再当贫困户
当了贫困户
没有一个女人为他升起一缕生活的炊烟
他的愤怒并非没有出处
你想
在花岩镇这个因花盛名的地方
居然没有一朵
愿意插在他这堆牛粪上
是有点气人
面对千古难题
我沉默了
他有的孤独我有
他没有的爱我也没有
我不知道对于爱情扶贫
需要几克阳光,几个月老做药引
我承认,我是一个庸医
甚至,我也是一个病人
每逢春节
他这只候鸟都会飞回来
我曾用两瓶世俗的白酒
兑换过他内心的痛苦
不胜酒力的我
一杯白月光
一杯阳春白雪
明显不够
年
张罗着给他粉刷一下墙壁
想把他灰色的心情刷白一点
他说不用麻烦政府了
他已经享受很多阳光了
他现在除了挣酒钱
还存了一些娶老婆的钱了
说完
我们的心情也明媚了起来
这段时间频繁地去走访
他家门前柠檬又黄了
像坠落凡间的月亮和星星
我相信,有一颗终将属于他的爱情
何智杰,诗歌爱好者,重庆潼南区作协副秘书长,重庆市作协会员。诗歌多次获奖。著有长篇小说《青瓶儿》等。
何智杰的诗
遇见梦
雨,被树叶上的光亮,碎成一夜的
孤独
这些痛苦的呐喊被一个转身
拉出来,一鞭一鞭抽打
谁能看见那一片一片的
滴血
时光跳得很远,很远,满山的
桃花,把蝴蝶,打扮成仙子
秋千的乐曲,让片片花瓣惊落,飘飞
像极了,叮咚飞泻的岁月
一场雨,把梦打碎
只有在碎片里,找寻,或者回忆
那些光秃秃的,而且模糊的
影子
与油菜花书
多想站成你的模样,临近自然
与纷乱的红尘分道扬镳
然后如你,编织金光灿灿的花海
用浩荡的芳香占领三月
每年也举办一次盛大的节日
吸引人们的目光、梦想和欢乐
多想拥有你一样的灵魂,恬淡而高洁
滤尽世间多少波澜,拥抱田野
在暖阳下尽情舒展、或放荡身姿
在黒夜里、或月光中静静肃立
让禅意的清澈光芒
洗涤尘世的喧嚣、迷惘和苦痛
多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用自己微小的能量
赋予生机、希望和美
给人间编织浩瀚无垠的辉煌
彭树强,笔名蓝色长空,重庆市潼南区作协会员,有零星作品发表纸刊。
彭树强的诗
我在峡谷中秒拍
我在焦点上种植惊心动魄的一秒
我在浪花的前方或中间
我在峡谷的山脚或山顶
我在乌江画廊的静谧山水中
听画舫造访滚动的涛声和波浪
我下蹲着仰望,乌江的绿水青山峭壁
我按下相机按扭的一秒,怦然心动
那看是人为制造的波澜壮阔里
也有一条河流的闪烁其词,像一个人
愿用他的一生,交出所有的美丽山水
人间仙境,乌江画廊
乌江画廊的水是平静的
不湍不急,不泻不涌
却有波澜在深处,壮阔流远
乌江画廊的楼亭,在水一方
被水相中,被水深爱
我想一个静中生动的名词
像一个梦的抵达,拾阶而上
这是我的诗意
也是你画版上
心思细腻处,最想描绘勾勒的一笔
人间仙境,乌江画廊
我有一个下午的
思绪。为它沸腾
为它,想取走最美的一抹夕阳
最明丽的一泓月光
合和我内心的
不完整的那半个词
重构我灵魂的新月
乌江画廊的山是你跋涉的险
也是我逶迤游笔行走的
陡峭的峰,悬挂的石壁
处处留白,供我呼吸
我在船头船尾取景,拍照
一刹那,穿过一个又一个峡谷
乌江画廊的一山一水
打动我无数登攀的眼神
牵动我可望而不可及的
双脚。无法逾越的两岸
无论凝视或抬望
画廊里的乌江,眼波里的乌江
低处是你,高处是你
谷峰突突,如静默的鹰立
谷口弯弯,是另一番江天
在乌江画廊,看一幅天然的画卷
天然的乌江水,碧玉的乌江水
像碧玉美人自手心
扯出一条瓢飘的玉带
不负愿景
也不负情深
就缠绕进了我的心头
我已成为山光水色的
俘虏。一个词
只为这一厢情
一首诗,只为你
翡翠的绿,所拥有
那婉约而静处深流的乌江水
让我矮在原地,又让我
小成一个点
听它。蔓延山谷而去,江天壮阔
陶斯印,笔名陶叶,92年生,重庆梁平人,中学教师,潼南区新诗学会副秘书长,诗歌、评论见《文艺报》《银河系》《全国牡丹诗词大赛作品选》《“中国梦”散文、诗歌作品集》。
陶斯印的诗
山上城
沉湎于虚构,虚构急流、险滩、逆流而上的船
把自己虚构成一个赤身的纤夫
把纤绳嵌进肩膀上的凹痕
我接过生活的重担,近乎匍匐着前行
虚构吼一段川江号子,吼勒骨的痛
吼蔑视急流险滩的豪言
吼有一沾就醉的酒,一想最醉的女人
那一座城是真实的,它一直屹立并且生长
我虚构我在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回到山上的城
放下肩上的纤绳,挺直了弯曲的身体
脚下陡直的石阶,铺满了绚烂的晚霞
送流水
——涪江印象
代表了所有悄然而逝的事物
不舍昼夜,无声且决绝
已知无法挽留,亦知留恋徒然
送君东去,与水同行,大江在侧
送到风起时就止步
几片摇曳的落叶替我驾舟远行、孤筏重洋
替我看够山的蜿蜒、水的波澜
佛陀静坐江边,大佛寺的几声晚钟
抚慰了一群红嘴鸥的迁徙之苦
同样在迁徙的,还有江水
从雪山到江河,江河到汪洋,汪洋又到雪山
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融化、流淌、升华与凝结
一种周而复始的亘古不变的,轮回
唐静波,重庆潼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市杂文学会会员。辗转教育、文化、农业、发改系统二十余年,一路笔耕前行,作品散见于《长江诗歌》《重庆文学》《文艺报》等刊物。出版诗集《西窗外的风铃》。
唐静波的诗
涪江夕照
走进秋日的傍晚
涪江是俊朗多情的新郎
豆娘伴芦花起舞
蜻蜓为江柳梳妆
扁舟写意成一幅墨画
留白——
是川江号子的铿锵
披着绚丽的霞光
夕阳是今夜待嫁的新娘
大江摇曳了红烛
长空壁挂着金纱帷帐
雁行拨动了川剧高腔
二胡伴渔歌唱晚悠扬
沉睡起伏的芦苇荡
残枝梳理着恬淡的阳光
草径慢悠悠地长进眼帘
碧水婉转流向明丽的远方
啊!美丽的涪江
你就像奶奶一样温婉慈祥
遇见黑山谷
风起了
我是黑山谷的顽石
伴着绿意
诗意在山里和心间荡漾
十里峡谷泛起了涟漪
山谷仿佛深邃的眼眶
推一推眼镜
把坚挺的石拱桥
架上了山溪的鼻梁
神龙峡草木青翠,
画屏里 篱笆 老墙
布谷鸟 音调暧昧
山谷中 语短情长
半河卵石写满离散
诠释着妥协 不说感伤
白花花的水柔软如心
泅渡自由
不惧流浪
走进鱼跳峡,走出野猪峡,
拐进猴跳峡
花木随浮桥绵延溪谷
在曲折中展开新的畅想
一场烟雨悄悄与我相遇
那是黑山谷醉人的芬芳
谭丽琴,笔名润叶,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润叶书友会创始人。著有诗歌散文集2部,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网、《重庆晚报》《成都晚报》《作家视野》《潼南日报》,部分诗歌收录于各种选本。
润叶的诗
回到一朵菜花的心中
一朵花开了
其它也会争相站出来继续朗照人间
想说是,人在潼南,你就没有必要
打着马儿赶往远方去了
还是这花田,有流水桃花,离红尘近
你可以在这油菜花田搭一座花房
你可以娶菜花为妻
可以养一群菜花一样的儿女
也可以像这油菜深处的诗人们
抱一本书,幽居于崇龛里
说菜花一样的话,写菜花一样的言语
做菜花们做的事情
遇见潼南的三月
琼江边的时日,充满不受干扰的淡定
只有鸟鸣和花开的声音
能让清晨干干净净醒来
一滴清晨的鸟鸣于世间已经足够
更何况还有油菜花和琼江面洒落的黄金
我坚信一朵菜花就是一个太阳
替我攒够信仰,勇敢地活
水流深处的老水车
已旧得不识人间的风情
只听得,竹筒倒出的水
砸在青石板上溅起幽幽的噼啪声
拧出清清浅浅的酒窝
我们荡漾在四百亩黄金的涛声里
我们只是默默地念叨
菜花开了
杨莙,潼南人,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星火》《绿风》《青年作家》等。
杨莙的诗
辛格尔哨所旁的沙枣树
他说,辛格尔哨所旁的沙枣树
在罗布泊荒原里
已经站了一百七十多年
罗布泊见证了它的成长
它见证了蘑菇云一朵朵地怒放
他说,辛格尔哨所旁的沙枣树
苍褐的树干早已矗立成一柄步枪
在盛产风沙与烈日的戈壁滩
它的树冠就像一把穿着军装的大伞
撑开,就没有去想过收回
我至今没有忘记
他对我说起那棵沙枣树的样子
就像我至今记得
那棵沙枣树的样子
不过,到底是沙枣树像穿上了军装
还是他像一棵穿着军装的沙枣树
我至今都没有弄清楚
妈妈到深圳去了
妈妈到深圳去了
去帮姐姐照顾孩子
姐姐该高兴了,这以后
在任何一幢楼厦
在任意一条街道
管你人潮如何汹涌
管你灯火如何喧哗
她都可以听到最地道的乡音
妈妈到深圳去了
这一去就是三年
花白的发。唠叨。各种慢性病
从来没有停歇过的身影
以及不管多晚回家
也会为我亮着的那盏灯
都将在我的面前消失三年
她只给我留下一片明月光
照耀我举头的姿势
和辗转反侧的梦
妈妈,我将键盘啪嗒地敲打:
你本领超强,你法力无边
你连手指也不用点上一点
就把我土生土长的地方
变成了异乡
1
》》》相关链接:
1.璧山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2.云阳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3.合川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4.九龙坡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5.城口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6.酉阳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7.秀山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8.开州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9.永川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0.梁平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1.大足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2.涪陵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3.沙坪坝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4.江津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5.丰都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6.南岸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7.江北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8.渝北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19.奉节作协诗人诗歌小辑
约稿编辑:泥文
总编:张强
副总编:泥文
栏目主编:
常克(评论)余璟(散文)
阿雅(诗歌)陈邦友(诗词)
游睿(小说)苏治银(小说)
邮箱:
qq.